他和朱德是拜把兄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非得兵戎相见,血染干戈?
原標題:金蘭之交夢一場,兵戎相向最傷情——朱德與金漢鼎
朱老總一生結交無數英雄人物,但若論同他感情最深的當屬金漢鼎。
金漢鼎簡介:
金漢鼎,雲南江川人氏,1909年7月憑藉優秀成績被雲南講武堂錄取,在在那裡他結識了朱德,二人一見如故,興趣相投,義結金蘭。
在校期間,二人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後又在護國運動中,隨蔡鍔出兵四川。進入四川後,由於金的作戰英勇,深得蔡鍔賞識,任他連長,兩月後又升任營長。
1917年的法戰爭中,金為代理滇軍總司令,後於1922年1月舉行就職儀式,就任滇軍總司令。2月28日,代理雲南省省長。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出兵北伐,攻克南昌。1927年,所部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金漢鼎任軍長兼贛北警備司令,駐守九江。
抗戰期間,金漢鼎任軍事委員會軍風紀巡察團主任委員,負責三、四戰區軍紀工作。
解放後,金返回昆明,陳賡和宋任窮曾到家中看望金漢鼎。金漢鼎參加北上參觀團,參加國慶觀禮。同年11月,朱德致電西南軍政委員會,特邀金漢鼎上京,朱德多次會見。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聘任金漢鼎為國務院參事,並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民革成員。1967年,金漢鼎在北京因病逝世。
朱金二人:真正的兄弟
金漢鼎是個「瘌痢頭」,當時大家都不喜歡他,但朱德與他義結金蘭。當時金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家境卻很困苦,於是朱德便把一些獎學金給金漢鼎以貼補家用。這份真摯友情令金極為感動並銘記於心。後來朱德赴歐洲學習,金漢鼎傾囊相助。在護法、護國戰爭中,這對拜把兄弟並肩作戰,相互接應,二人以驍勇善戰馳名川滇,被譽為滇軍「四大金剛」的前兩位。當時在四川敘府一帶流傳有「黃拒蓋,廖毛瑟,朱金支隊惹不得」的民謠。後來,朱德決意赴歐洲留學,這對患難兄弟才分手。
北伐開始後,金漢鼎赴贛投靠滇軍老同學朱培德,任獨立十六師師長。獨立十六師後擴編為第九軍,轄三個師。這時,朱德因領導瀘順起義失敗,被楊森禮送出境,也來到南昌,擔任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金漢鼎再次相聚。南昌起義前,朱德趕到九江,想動員老友追隨革命,但金漢鼎正要上廬山參加汪精衛、張發奎召開的分共會議,拒絕了朱德的建議,一對生死與共的戰友從此成為對手。不過,後來南昌起義部隊南下經過金部防區時,朱德給金漢鼎寫了一封信,金漢鼎得知是朱德指揮的部隊,不為蔣介石的威逼利誘所動,沒有對起義部隊發動進攻,使起義部隊得以安全轉移。
1928年,蔣介石派金漢鼎任湘、贛兩省「剿匪」副總指揮,從此,金漢鼎多次與朱德指揮的紅軍對陣。對老朋友的部隊,金漢鼎採取「明打暗助」,對蔣介石敷衍塞責(當然也不排除「保存實力」的因素)。終因「剿共」不力,被蔣介石降為旅長。不久,又被解除了握有兵權的旅長職務,調任中央軍事參議院高級參議員。
金漢鼎從在雲南講武堂與朱德義結金蘭之日起,「一生恪守這個『義』字,沒有做過一件傷害朋友的事」,尤其是當朱德身陷困境之日,從不為功名利祿所引誘,並盡自己所能,慷慨給予幫助。
後來,金漢鼎因難以忍受蔣介石的刻意排擠,主動要求去雲南協助龍雲。新中國成立後,朱德不忘舊情,邀金漢鼎進京相會,一起回顧青年時代情同手足的戎馬生涯,同時也批評了他追隨蔣介石「剿共」的錯誤。不久,金漢鼎被任命為政務院參事、北京市政協委員,平靜地度過了後半生。






※此人身為盜賊頭子,卻有俠義精神,和譚嗣同是拜把兄弟
※他是張作霖拜把兄弟,多次為張作霖出生入死,他究竟是誰
※張作霖拜把兄弟,被囚禁遭遇「軟刑罰」,一般人受不了,很是噁心
※東北王:張作霖有幾個拜把兄弟?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他是伍雲召的拜把兄弟 救了十八路反王性命自己卻被壓死
※拜把兄弟死於非命,杜月笙神情恍惚,差點自殺!
※張作霖一生一共有多少拜把兄弟,他們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
※好給力!官員小妾私通僕人,拜把兄弟果斷出手,一招致命
※他是周總理的拜把兄弟,赴美搞學問,創作了以周總理為原型的小說
※東晉劉毅、劉裕曾是「拜把兄弟」 為爭權反目成仇
※秦時明月三對親如手足的拜把兄弟,不輸於現在鬼谷縱橫的形影不離
※張子強拜把兄弟開賓士S級喝茶,當年張子強賽車每次都輸給他
※震驚!蔣介石拜把兄弟留在南京救死扶傷
※蔣介石拜把兄弟在南京救死扶傷 親身經歷並記錄日軍屠城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