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也是冤大頭:他打敗了日本的傾國進攻卻被評價為又懶又貪

皇帝也是冤大頭:他打敗了日本的傾國進攻卻被評價為又懶又貪

文/紅楓未名


清朝雖然結束了上百年,但由於他是最近的封建王朝,因此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還是最深的,其中一個影響,就是我們對明朝的印象。很多傳統史書上對明朝的印象,今天不斷的在新的研究前被推翻,比如對明朝皇帝的看法。今天就和傳統時代有很大不同。


今天要講的是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這位皇帝呢,黨政時間最長,45年,處在明朝的鼎盛時期,他的任上,發生了不少大事,比如張居正的改革,和三次大型戰爭,但後世,卻有人說,明朝的滅亡,開始於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皇帝也是冤大頭:他打敗了日本的傾國進攻卻被評價為又懶又貪


遠的就不說了,咱們說近的。


金庸小說可以說家喻戶曉,但其實金庸在寫《碧血劍》時,也在書後附錄了一本《袁崇煥評傳》,影響甚遠,裡面批評要為明朝滅亡負責的第一個皇帝,就是萬曆。


皇帝也是冤大頭:他打敗了日本的傾國進攻卻被評價為又懶又貪

他批評了什麼呢?


一,批評萬曆皇帝「不可思議的貪婪」


還說他這性格是出於母系的遺傳。他母親是一個小農的女兒。


比如他說:「神宗所加的稅不收入國庫,而是收入自己的「內帑」。他加緊徵收商稅,那是本來有的,除了書籍與農具免稅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稅百分之三。他另外又發明了一種「礦稅」......天下騷動,激起了數不盡的民變......單在萬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內,就搜括了礦稅商稅二百萬兩。這還是繳入皇帝內庫的數目,太監和隨從吞沒的錢財,又比這數字大得多。據當時吏部尚書李戴的估計,繳入內庫的只十分之一、太監剋扣的是十分之二、隨從瓜分的是十分之三、流氓棍徒乘機向良民勒索的是十分之四。」


二,批評萬曆皇帝「不可思議的懶惰」

萬曆四十二年,首輔葉向高奏稱:六部尚書中,現在只剩下一部有尚書了,全國的巡撫、巡按御史、各府州縣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神宗除了專心搜括之外,對其他政務始終是絕對的置之度外。萬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鳳羽中的奏章中說:皇上不見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大多數讀者看到這裡,不禁會冷笑一聲「這樣的皇帝,真是奇葩!」


可歷史真是這樣嗎?確實,大多數文人士大夫對萬曆皇帝的主流看法就是如此,又懶又貪,而他們的意見又影響了後世史學的意見,所以金庸這麼寫並非個體現象,很多傳統史學家都這麼看。


但現代歷史學家,講的是客觀和全面看待歷史,不光要看當時文人官員說的話,還得看平民百姓的的,不同時代的說法,還有當時外國人的評價等等, 最重要的,還有數據和證據。


第一個問題,萬曆時代真的是在皇帝的搜刮下民不聊生么?

還好我們有當時親身經歷者留下的證言,萬曆之後幾十年的清朝,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中,不少當時的人留下的詩文和作品裡,不約而同的懷念那個據說很糟糕的萬曆年間。


比如他們說:


「神宗在位多豐歲,斗粟文錢物不貴。門少催科人晝眠,四十八載人如醉」


「憶昔神宗靜穆年,四十八載唯高眠。風雨耕甿歌帝力,邊廷遠近絕烽煙。」

「餘生曾作太平民,及見神宗全盛治。城內連雲百萬家,臨流爭僦笙歌次。」


以上都是不同文人在清初時寫的詩文,他們在「康乾盛世"里居然懷念「暗無天日的明朝萬曆」。這說明了什麼?


皇帝也是冤大頭:他打敗了日本的傾國進攻卻被評價為又懶又貪


事實是怎麼回事呢。


明朝是個嚴重依賴農業稅的國家,開國之初,經濟不發達,於是商稅定得很低,而我們知道,在現代農業技術發展之前,田地畝產是很難提高的,這樣就造成一個現象,明朝財政的彈性很小。


平時還好過,但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災害,或者戰爭,國家光靠農業稅收,錢是不夠用的。


而明朝萬曆年間,發生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事件。在朝鮮,寧夏,西南的播州,明朝軍隊展開了三場戰爭,耗資千萬。



皇帝也是冤大頭:他打敗了日本的傾國進攻卻被評價為又懶又貪


這時候怎麼辦,皇帝不差餓兵啊,這個籌餉的責任,就落到士大夫和皇帝肩膀上了。


可這個時代的士大夫文官們,已經不是傳統里的「耕讀傳家」那麼單純了。


文官們十年寒窗讀出來需要很大的費用,背後都是一個個大家族,這些家族都參與了當時蓬勃發展的工商業,其中有些僱傭了大量的工人,沒錯,這就是我們歷史教科書里講述的「明朝資本主義萌芽」。



明朝傳統是對這些工商礦業收很低的稅,當然萬曆想到在這方面加稅,於是這些利益集團不滿了。


朝廷的士大夫文官們,不管個人品行如何,他們必然要站在自己的家族和親友角度說話,為他們少交稅而吶喊,反對任何加稅增加負擔的政策。


他們會讓皇帝自己節約宮廷開支,裁剪用度,從牙縫裡摳出銀子來應付財政壓力,或者在農業稅上提高徵收力度(反正他們有很多方法避稅),在底層農民那裡榨取更多的銅錢。


於是他們發動民變,搞罷工,罷市,直接圍攻皇帝派下來的太監稅官,然後事後把這些打死太監的人稱為英雄,而當地文官們往往縱容默許......總之現代社會上很常見的示威遊行,圍攻議會等舉動,在明朝早已經發生!


另外,金庸說這些錢收起來,沒有進國家財政而是進了皇帝的私人腰包「內帑」,這確實是真的,但這筆錢真的就是給皇帝用於私人用途嗎?


其實萬曆收上來歸到內帑的這些私房錢,最後相當部分還是撥給了國庫,諸如重修三大殿,當三大征軍費,以及賑災。這延續下來幾乎都成了朝臣的習慣,國庫不夠了,就是請旨找皇帝要錢。到最後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在崇禎的內帑都沒搜出幾萬,倒是在群臣府里刮出7000萬兩白銀。


萬曆三大征也是萬曆皇帝不斷挨著罵從工商業發展里加稅收來的上千萬兩白銀支持下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礦稅和商稅,明朝可能在萬曆時代就已經亡國了,證據就是,在崇禎年間,這些稅收確實如同東林黨要求的取消了,東林黨一片歡呼,把崇禎皇帝一度捧為聖人,然後18年後,明朝滅亡,然後東林黨來個態度大轉彎,又說是崇禎性格急躁造成的明朝滅亡。


第二,至於金庸指責的 說萬曆皇帝懶,幾十年不上班的問題,則更好解釋,


「怠政」事實上是萬曆不上朝而不是不工作,但是他認為該辦的事情還是照辦。「萬曆三大征」,全部在他不上朝(怠政)之後開打,還全部打贏了。並不是所有的奏章他都不批,很多言官的奏章他認為是打嘴巴官司,批不批都沒什麼用,於是乾脆不理。甚至很多次言官罵得太惡毒,他也忍了,因為他知道,只要他一回嘴,馬上過來的是十倍的奏章,這群言官,就是靠嘴巴吃飯的。


至於由於萬曆不批准,天下的知縣地方官缺員嚴重,也是誇大其次,因為明朝的官員任免是相當體制化,並不是皇帝說了算,除了高級官員需要經大臣推薦皇帝任用以外,


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廷推或皇帝特旨任命,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尚書會同三品以上官廷推,外官則總督、巡撫廷推。


也就是說,任命下級的地方官,根本不需要皇帝參與,把官位空缺的責任推到皇帝身上,根本就是胡說。


其實明亡於萬曆,這種說法流傳,也不能完全靠金庸,因為金庸所根據的,主要是那部和他自己家族聯繫很深的《明史》,而明史反映的,則和教科書一樣反映的主要是清朝官方的態度!


比如嘉慶皇帝也說過類似的話。


「明之亡,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


因此作者最後得出結論,對明朝萬曆,乃至明朝的污衊抹黑,最主要的來自


1,文官利益集團。


2,清朝官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才出虎穴又入狼窩,從女沙皇手中逃回中國的20萬蒙古難民
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她親手葬送了大明最後60年國運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女妖傾國傾城,出賣身體便被打死,幕後老大要挖心吃人卻沒事
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古代的妃子也不過如此了吧?
他被後世罵作好色誤國 其實他也不甘束手就擒 想過傾國一戰
她是漢武帝的愛妃,擁有傾國之貌,為何最終卻被滅族
4個版本的甄宓,大家覺得誰最傾國傾城?我覺得史上最美的還是她
她是傾國傾城的皇后,給皇上戴綠帽子還能全身而退,後自殺而亡
傾國絕色,一代明君竟要納他為男寵,而他心中除了仇恨還是仇恨
瘦絕不是美的標準,有的胖也會讓你覺得傾國傾城
她是三國里的傾國美婦,卻遭趙雲拒絕,最後孤獨終老
不施粉黛就可以傾城傾國,虢國夫人的風騷也是沒誰了
盤點那些傾國傾城明星們的黑歷史,真的很嚇人!
一傾城再傾國,翡翠美起來就沒其他寶石的什麼事兒了!
來自阿富汗的長腿美汪,說它「傾國傾城」,一點兒也不過分!
這些平時只會自己傾國傾城,卻不會給孩子打扮的明星媽媽們
她貴為皇后傾國傾城,卻被兒子強娶為妻,最後被兒子羞辱致死
她被譽為初唐四傑先聲,傾國傾城,得不到帝王寵幸,竟懸樑自盡
沒生孩子之前,我也是傾國傾城的好不好
不良帥采陰補陽要是遇到傾國傾城,被榨乾的會是誰呢
這三大美女是女媧娘娘的弟子,簡直令人意想不到,個個都是傾國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