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最後一刻的變化,竟是導致凍產協議破滅的主因!

這最後一刻的變化,竟是導致凍產協議破滅的主因!

雖然此前召開的多哈會議最終未達成凍產協議,但實際上,在上周日多哈會議召開之前,產油國原本對達成協議充滿信心。最終導致凍產協議流產的原因,是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最後一刻的要求。多國石油部長認為,Naimi也是迫不得已,改變主意的另有其人!


委內瑞拉石油部長Eulogio Del Pino近日指出,多哈會議上的沙特代表根本沒有任何權力,即便是Naimi,他也沒有權力改變任何事情。沙特的態度是,我們制定了新的文件,要麼你們認同,要麼我們就不同意凍產協議。


事實上,這完全是一個政治決定。阿曼、伊拉克,所有人都很失望,一位部長稱,這是其參加過的最糟糕的會議。

路透指出,Naimi可能也是最後一刻才知道自己國家的計劃有變,要不然擔任石油部長20年且已經81歲高齡的他,根本沒有前去多哈的必要。


一位知情人士稱:這或許是最後一刻的決定,否則Naimi就不會來了。Naimi原本是帶著簽署協議的想法飛往多哈,在他抵達後,卻又收到了新的指示讓他不要這樣做。


這最後一刻的變化,竟是導致凍產協議破滅的主因!


沙特最後一刻要求伊朗必須也參與凍產的決定,讓很多國家大感意外。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稱,沙特、卡達、委內瑞拉和俄羅斯本來已在周六就協議草案達成共識,但是「一些國家」在周日會議開始前改變了立場,導致會議出現激烈爭論。

而Novak指的明顯就是沙特,其表示,原本以為過來參會的國家,就是抱著同意協議的立場而來的,而不是來討論沒有參會國家參與的必要性。


之所以在會議上作了大量的爭論,主要是因為某些OPEC國家臨時改變了立場。另外,厄瓜多的石油部長Pastor在會議正式開始前也表示,關於伊朗的原油產出問題,沙特、俄羅斯和海灣國家進行了非常高級別的會談,達成共識基本沒問題,但是在具體措辭上有一些分歧。


沙特到底誰說了算?


自年僅31歲的沙特副王儲Salman去年掌管石油大權以來,外界公認沙特石油政策最終都出自他手。此外,他還負責沙特國防及經濟改革事務。


Mohammed在多哈會議前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除非包括伊朗在內的主要產油國均同意凍產,沙特才會凍產。

其指出,如果主要產油國不凍產,沙特也不會凍產。沙特如不凍產,將會利用一切機會賣出石油。如果價格上漲至60美元至70美元每桶,將極大推進石油增產。


除了Mohammed之外,沙特王子、副石油部長Abdulaziz以及沙特阿美董事長Khalid al-Falih,也都在不同程度的向外界傳達了沙特的石油政策。


路透指出,過去數十年沙特石油政策一直是由一名官員向外傳遞,如今有權力表態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沒有讓外界獲得更加明確的信息,反而導致了更多的困擾。


這最後一刻的變化,竟是導致凍產協議破滅的主因!


產油國達成的協議幾乎從未被遵守

從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來看,產油國達成的協議幾乎從未被嚴格遵守,通常都是協議中寫明產量限制,背地裡仍偷偷增產。可是這一次,各國都表現的非常直白。伊朗拒絕參加凍產會議,沙特在會前臨時要求修改草案,與會者對公報措辭進行了5個小時的激烈爭論,最終的結果是,認為各方都需要時間進一步磋商。


一年前,很多消費國還在談低油價對於經濟的刺激作用,而如今,就連日本這樣的純進口國,也開始呼籲油價保持合理水平。


產油國的日子更不好過。原本被石油養得富得流油,而今即使出口量未減,賺的美元也少了一大半。為此,卡達、阿聯酋、委內瑞拉等多個OPEC成員國多次呼籲聯合減產,深陷制裁中的俄羅斯也在去年轉變了態度。


今年2月,始終執行產量政策的沙特也坐不住了。在當月中旬,該國與俄羅斯、卡達和委內瑞拉四國石油部長召開閉門會議,宣布要努力將原油產量凍結在1月份的水平。

伊朗「阻礙」油價復甦?


雖然只是凍產,但該提議仍然得到了市場的熱烈回應,油價一度沖高。之前呼籲減產的各國紛紛表示,凍產協議有望為油價復甦鋪平道路。但是伊朗卻似乎一直「阻礙」著油價復甦。今年年初,伊朗在被制裁十多年後「重獲自由」,卻趕上了低迷的油價。凍產的消息傳出後,伊朗曾多次表示,在該國日產量恢復到400萬桶以前,絕不會加入凍產協議。


伊朗的表態與沙特完全衝突。在提議聯合凍產的同時,沙特就表示,只有包括伊朗在內的其他產油國都參與,沙特才會同意凍產。然而這之後的兩個月里,沙特的態度逐漸出現了變化,讓即使伊朗不參加,協議也有望達成,成為了可能。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不光凍產協議未能達成,沙特還可能會迅速增產。不過市場此前仍然認為,這次會議至少能達成一個「君子協定」,就算各國不能嚴格遵守,也會為下一步談判進行鋪墊。但事實依舊是無情的,各國連這點面子也不要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袋貴金屬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產油國鬧翻了:凍產協議破滅,只因都想從這裡「分杯羹」
凍產會議沙特「出爾反爾」,損害投資者竟是為了這?
寧願得罪美俄也不鬆口凍產:伊朗為何關鍵時刻「任性妄為」?
靠凍產提振油價已是空談,美國大選才是重頭戲
石油太多,普京凍產之心依舊不死,奧巴馬心急如焚!
沙特與普京反目成仇 一場美好的凍產變成了增產
敘利亞停火,加拿大失火,6月凍產協議會不會火
俄羅斯表示有條件重新加入原油凍產談判
OPEC凍產 颶風雙重利好原油,價格中期內將繼續走高
一張全國「凍產」地圖
伊拉克欲在5月份再開凍產會議?
世界首例:9歲冷凍卵巢,15年後解凍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