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談了51年的戀愛,一生不婚容忍多次背叛,無兒無女晚年相依
「才子佳人奇戀」系列之二
她才貌雙全,被眾多優秀男人紛紛追捧。
他睿智博學,相貌醜陋卻迷倒一眾美女。
這對才子佳人不可救藥地相愛,卻又約定此生只做情侶不做夫妻。
為了給對方自由,他們多次容忍對方背叛,事後卻都能坦誠諒解。
他們甚至曾有共同的情人——因為她愛男人,也愛過女人。
這場奇戀談了整整51年,直到他「違約」先她而去。
這對「神經俠侶」,就是20世紀赫赫有名的存在主義雙星——西蒙娜·德·波伏娃與讓·保羅·薩特。
晚年相依相伴的波伏瓦和薩特
這個少女冷靜得可怕
波伏瓦出生在巴黎,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則是個傳統的女性。
還在很小的時候,波伏瓦就開始思考,試圖明白許多事情的來由。
她問媽媽嬰兒是怎麼來的,女人為什麼要有月經。媽媽不知如何回答,她就帶著妹妹向成年的表姐討教。
19歲時,她就發出獨立宣言:「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她曾迷戀上自己的表哥雅克,然而她發現他們並非同類。他總是不思進取,滿足於奢靡的物質生活,而她「需要行動,需要燃燒,需要實現自我」。
於是,她決絕地斬斷情絲。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前一秒纏綿,後一秒轉身,這簡直冷靜得可怕。
她的情感世界,還有一點異於常人——在與雅格戀愛的同時,她與女同學扎扎親密無間,甚至超出了正常的友誼。隨著扎扎因意外離世,這段同性戀情才不得不終止。
幼年時的波伏瓦
一句口頭的契約開始一生奇戀
在高等師範學院讀書期間,同學埃爾博對她展開追求。
埃爾博善良溫柔,對波伏瓦一往情深,親切地叫她「小海狸」,因為她和這種小動物一樣,總是有許多建設性的想法。
然而,埃爾博對她的最大意義,是將她引向了她的真命天子——保羅·薩特。
他們三人經常在一起歡聚。薩特個頭矮小,相貌甚至有點醜陋,因為童年的一場疾病,他還落下了斜視的毛病,看書時必須把書頁湊近鼻尖。
然而,薩特帶著天才的光芒。他4歲就能讀書,10歲就開始寫作,思想深邃成熟。他才思敏捷,能言善辯,嗓音富有磁性,是學生中耀眼的明星。
在人們眼中,薩特的才華掩蓋了他相貌的醜陋
他與波伏瓦有許多共同語言,當他們熱火朝天地談話時,埃爾博根本無從插嘴。
波伏瓦這樣描述她初見薩特的心情:「我好像被閃電擊中,『一見鍾情』這個詞突然有了羅曼蒂克的意義。」
同樣地,薩特也迷上了波伏瓦:「我認為她很美……不可思議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慧,又有女人的敏感。」
他們找到了靈魂的伴侶,情感不斷升溫,學習共同進步。
波伏瓦考上了索本大學,薩特也同時通過考試,埃爾博卻名落孫山,黯然離開巴黎。他特意寫信給薩特,凄然叮囑他照顧好小海狸。
於是在校園裡,開始出現一對奇特的組合:她身材高挑,面容清秀。他矮小丑陋,斜叼著煙斗。可是同學們不會嘲笑,因為他們是旗鼓相當的學霸,比翼雙飛的眷侶,絲毫沒有違和感。
年輕時代的波伏瓦與薩特
1929年,在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中,薩特考取第一,波伏瓦考取第二,成為校園佳話。
按照常人的邏輯,他們一定會締結連理,組成幸福的家庭。然而,他們都非比常人,因此不會有常人的邏輯。
一天晚上電影散場後,二人漫步在夜色中。薩特沉吟許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我們簽訂一個兩年的協議吧。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我們共同消磨快樂而有意義的時光。這是為了我們能夠自由自在地擁有彼此。」
他忐忑不安,她卻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因為他們都珍視自身的獨立和自由,卻又互相深愛。也許只有這種「契約關係」,才是兩全其美的唯一選擇。
假期來臨,波伏瓦隨家人到鄉下度假,他們第一次分離,飽受相思之苦。
年輕時的波伏瓦,容顏秀麗,有著暹羅貓一樣的湛藍雙眸
一天清晨,波伏瓦的表妹帶來個消息:有個年輕人在田野里等她。波伏瓦不顧一切跑出去,撲進了薩特的懷裡,二人在天地作證下,有了第一次肉體接觸。
1931年,薩特被分配到偏遠的勒阿弗爾任教,波伏瓦則要到馬賽的一個中學當老師,兩地隔著20個小時的車程。
二人難分難捨,薩特主動提出結婚,波伏瓦內心期待,卻又果斷拒絕。她既了解自己,也了解薩特,他們都不願囿於婚姻的圍城。這一點,她比薩特還清醒。就這樣,她失去了第一次與心上人結婚的機會。
波伏瓦和薩特共度悠閑時光
此時,一個叫奧爾加的俄羅斯女學生,走進了波伏瓦的生活。
奧爾加美麗性感,燃起了波伏瓦的同性之愛,她們常常出雙入對,甚至住在一起。
後來,薩特與波伏瓦在巴黎相聚,波伏瓦將18歲的奧爾加介紹給了薩特。沒想到,奧爾加一下子被薩特吸引,開始了大膽而熾熱的追求。薩特招架不住,只能束手就擒。為了博得奧爾加的歡心,30歲的他還一反常態,把自己打扮成年輕小夥子。
波伏瓦尊重他們的選擇,於是獨自沉浸在傷感中,兩年時間裡創作出半自傳體小說《不速之客》,書中的人物有他們三人的影子。
為了疏解心情,她到阿爾卑斯山旅行,與英俊的小夥子博斯特成了短暫的情人。
奧爾加的愛如暴風驟雨,疏忽而至又迅速消散。波伏瓦與博斯特的情感,也隨著旅行結束而冷卻。
情感的插曲過後,波伏瓦和薩特又走到了一起,他們甚至把自己的愛情經歷,坦誠地告訴了對方。從此,他們在無限「續約」的契約條款中,又增加了一條:彼此絕對真誠。
他們又開始了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的情侶關係。二人都有各自的住所,但每天都會在咖啡館相約,彼此交流哲學智慧和愛情感受。
1960年兩個人在巴西
他們互相背叛卻又彼此原諒
他們的真誠世所罕見。兩人不僅分享心路歷程,還達到了分享情人的地步。
有人曾揭露,兩人在某個時期,共同擁有至少5個情人!
1938年,波伏瓦與女學生比安卡開始了同性戀情。她坦率地告訴薩特:「她充滿激情,但如脂肪過多的肥鵝肝一樣發膩。」
如同當初奧爾加那樣,比安卡也愛上了薩特,甚至有了肉體關係。不過,她主動結束了這段怪異的三角戀。她意識到這兩個前輩並不是愛她,而是將她當成文學素材來體驗。
她在自傳中指責:「波伏瓦把她班上的姑娘當成肥肉,總是自己先嘗一嘗,然後獻給薩特。」
二戰爆發後,薩特入伍參戰,於1940年被俘。在戰俘營里,他創作出了存在主義哲學專著《存在與虛無》。
此時,波伏瓦也只能依靠創作來排解思念,而正是那些曖昧的女伴,幫她度過了艱難時期。
最後,薩特以眼疾為由逃了出來,與波伏瓦重新團聚。
波伏瓦和薩特經常在咖啡館裡約會,探討哲學問題,交流情感
二人幾次三番彼此背叛,也許都曾是一時興起,但下面幾段「出軌」,他們卻曾刻骨銘心。
1945年,薩特來美國進行學術交流,結識了女記者多洛萊斯。她是少有的奇特女子,熱辣性感,美艷動人,薩特一下子就愛上了她。
波伏瓦感到了危機,她知道他動了真情。她還能做什麼呢?他們已經有約在先,給對方充分的自由。
薩特回來後,她忍不住問了一個世俗的問題:「你最愛誰?是多洛萊絲還是我?」
薩特回答得十分狡猾:「我非常愛多洛萊絲,但我現在是和你在一起啊。」
在朋友面前,薩特則說了實話。一天,加繆問他:「你心心念念的是誰?」薩特脫口而出:「多洛萊絲。」
然而,多洛萊絲提出了一個薩特最不喜歡的建議——結婚。於是,薩特只能忍痛割愛,向她提出分手。一方面,他要遵守與波伏瓦的約定;另一方面,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半咖不確定這是不是性感熱辣的多洛萊絲
巧合的是,兩年後波伏瓦也愛上了一個美國情人。
1947年,她到美國巡迴講座,認識了美國作家。奧爾格林身材高大,才華橫溢,有著薩特不具備的性感。他一下子被卓爾不群的波伏瓦吸引,二人開始了真正的熱戀。
一開始,波伏瓦就坦誠相告自己和薩特的特殊關係,奧爾格林卻並不為意,他相信他的愛會讓她忘掉薩特,全身心屬於自己。
波伏瓦回國後,二人仍然鴻雁傳情。她在回信中稱他是「我鍾愛的丈夫」、「我密西西比河的情人」。
高大英俊的納爾遜·奧爾格林
然而,奧爾格林也犯了忌諱,那就是向波伏瓦求婚。
波伏瓦拒絕了,也失去了第二次結婚的機會。奧爾格林難以理解,一氣之下與前妻復婚。波伏瓦悲傷而無奈——她不能因為愛情,迷失自由,失去自我。
波伏瓦根據這段經歷,創作了小說《名士風流》,獲得法國文學最高獎項龔古爾文學獎。
波伏瓦「密西西比河的情人」納爾遜·奧爾格林
彼此背叛之後,波伏瓦與薩特再次坦誠相處。他們的關係看似飄搖不定,實則固若金湯,也許正是因為不干涉對方的自由,這段感情才得以持久。
這段複雜的四角戀,啟發波伏瓦創作了哲學名著《第二性》。這是有史以來,討論女性的最全面的書籍。
波伏瓦分析道,女人的溫柔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正是女人在性中的被動地位,才導致她們無法真正獨立。
她在書里鼓勵女性擺脫束縛,成為與男人平等的第二性。
《第二性》一出版,引起軒然大波。支持她的女權主義者,認為這是一本女性聖經。而一些傳統人士,則罵她是「淫婦」。
晚年相守的最後時光
時間是平等的,即使天才也不能避免衰老。
波伏瓦白皙的臉上,漸漸生出皺紋,她覺得自己老了。
歲月的風霜,為波伏瓦刻上了優雅的皺紋
此時,27歲的英俊小生朗茲曼,走進了她的生活。那時,她管理著《現代》雜誌,而他是雜誌社的記者。他總是被她獨特的氣質吸引,看她時的目光充滿了痴情。
一天,他約她一起去看電影,表達了自己的愛,波伏瓦感動得流下眼淚。她已是44歲的更年期婦女,曾以為愛情像月經一樣不會再來。
他們一起度過了6年浪漫時光,直到他提出結婚的要求。她則第三次放棄了結婚的機會,他只能孤單離去。
此後,朗茲曼仍無法忘記她,每周兩次來看她,直到她在1986年去世。在她的葬禮上,他淚流滿面,評價她是「女人中最不刻板的一個,有趣,快活。」
老年時的朗茲曼
離開朗茲曼後,波伏瓦更加感嘆時光無情。一直以來,薩特的身邊變換著不同的女人,甚至在51歲時還和19歲女生談戀愛,而波伏瓦卻再也拾不起愛的勇氣。
1963年,波伏瓦的母親罹患癌症,這讓她開始反思:為了所謂的自由,難道真要拋棄親情?她現在無兒無女,沒有真正的丈夫,常年與她相伴的,是哲學的思想和靈魂上的薩特,這些是否能在晚年溫暖她的心?
1971年,薩特突然中風,有時甚至認不出波伏瓦了。這個風流成性的才子,成了病榻上飽受折磨的老人。
波伏瓦做了契約之外的事。她放棄了10年的自由,不離左右地照顧他,直到他於1980年4月15日離開人世。
那天晚上,他突然握住了她的手,留下最後一句話:「我非常愛你,我親愛的海狸。」
葬禮那天,波伏瓦在薩特墓邊,足足呆坐了十分鐘。他們的契約已經延續了51年。如今,他沒有完成他們一生的約定,先她而去。
之後,波伏瓦含淚寫下《永別的儀式》,紀念他們之間驚世駭俗的愛情。
薩特的死讓他們分開了,而波伏瓦的死則讓他們相聚。6年後,78歲的波伏瓦也撒手人寰,與薩特合葬在一起。
晚年的波伏瓦,雖然愛過許多人,但書架上擺放的全是薩特的照片
愛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誼的升華,心靈的吻合。如果說人類的情感能區分等級,那愛情應該屬於最高一級。——莎士比亞

※她戀愛多次始終不婚,是章子怡,高圓圓的偶像,50歲依舊美的肆無忌憚!
※和孫儷一樣,他是不婚主義者,卻在戀愛半年後閃婚
※年近50的她膚白貌美,卻因單身被父母逼婚:讓你變醜的婚姻,寧可不婚!
※不婚還真有理!別拿年齡套路我!到了歲數,男人女人真的要結婚?
※當眾扇林心如的她身家幾億,不婚卻與小16歲乾兒子談「忘年戀」
※中國有個女兒國如隔世仙境,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
※他身家過億,年過半百不婚不育,網傳原因竟是這個!
※年近50膚白貌美,卻因單身被父母逼婚:讓你變醜的婚姻,寧可不婚!
※戀上日本女星,卻成同性戀,62歲不婚的費玉清背後隱情讓人心疼哭了!
※單身有理!遲遲不婚的你,和你爸媽當年早結婚的背後有著一樣的邏輯
※男不婚,女不嫁,男子每天晚上翻牆進相好的家,天亮之前必須離開
※7年不婚也不癢,絕不活在別人意見中的徐靜蕾酷的有點厲害!
※島國年輕人「不婚不戀愛原因」竟然是……
※戀上日本女星,卻被污衊同性戀,62歲不婚的費玉清背後隱情讓人心疼哭!
※2017年,女性「不婚族」都是怎麼想的?她們為什麼不想結婚?
※7年不婚也不痒,绝不活在别人意见中的徐静蕾酷的有点厉害!
※黃家駒未婚妻為其守靈24年不婚,為什麼仍得不到親人原諒?
※震驚你!戀上日本女星,卻成同性戀,62歲不婚的費玉清背後隱情讓人心疼哭了!
※來自舊派家庭,她選擇一生不婚不育,收養20名孤兒,拯救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