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哭泣的歷史:我晝夜以眼淚為食

哭泣的歷史:我晝夜以眼淚為食

文/栗月靜


哭泣的歷史:我晝夜以眼淚為食


哭泣是人類共有的情緒,不論古今,不分中外。哭泣也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對人類而言,哭泣常常發生在情感強烈,言辭難以表達的時刻。

每個人都流淚,但我們對哭泣卻所知甚少。我們對眼淚最主要的了解並非來自醫學和心理學,而是出於難以計數的詩歌、小說、戲劇、繪畫、雕塑和電影對人類哭泣行為的描述與再現。


神話中的眼淚


從古至今,眼淚一直是神話、宗教、詩歌和小說中的主角。對眼淚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的迦南泥板,這些泥板刻錄著一首敘事詩,描述大地之神巴力之死,其中有塊泥板上刻著巴力的妹妹女神安娜特聽到兄弟死後:「淹沒在眼淚中,仿如飲淚如酒。」


據說,安娜特的舉止和古迦南的一種哭笑儀式有關:每年春天降臨後,全族人都步入沙漠,一起開始緩緩呻吟哭泣,由嗚咽、哭泣到哀號,持續數天,達到近乎瘋狂的狀態,最後哭笑不分,大笑狂歡,再演變為格格輕笑,最後恢復常態。

在迦南人的故事中,安娜特的淚水讓巴力復活,展現了眼淚的神奇魔力。在埃及也有類似的故事,女神伊西斯見到兄弟塞利斯的遺體,不禁撫屍大哭,她的眼淚也讓他起死回生。


有些學者認為,神的死象徵著秋日和豐收,而淚水則意味著隨春雨而來的新生。在羅馬神話中黎明女神奧羅拉每天早晨都為早逝的愛子痛哭,女神的眼淚化為露珠滋潤萬物。


希臘、羅馬和希伯來人在喪禮中有以小瓶盛裝眼淚,封緘後與死者同葬的儀式。這一風俗一方面表示埋葬了情感,另一方面也是獻給死者的禮物。


男人哭得多厲害


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人們觀看悲劇時感到悲哀和恐懼。舞台上的演員假裝哭泣,台下的觀眾以真實的眼淚回應。

自從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學生們提出「女人比男人憂鬱兩倍」的觀點後,女人愛哭這個問題似乎終於找到了明確的答案。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古代,英雄們會大聲地表現自己的痛苦。


《伊利亞特》中所有的英雄人物都會哭,他們淚灑戰場,阿喀琉斯為戰死的好友帕特洛克羅斯發出的痛哭聲還在現代人耳邊迴響。尤利斯西在《奧德賽》里試圖克制無法隱藏的淚水。


英勇的中世紀騎士大部分時間不是哭哭啼啼,就是傷心地昏厥過去。羅蘭為好友奧利弗的死痛哭,最後暈倒在馬背上。查理大帝在看到被將領鮮血染紅花朵的戰場時,哭得暈了過去。


只要想像2萬名穿著鎧甲的騎士在馬背上哭泣而至昏厥的景象,就可體會我們對眼淚的想法和800年前有多麼不同。


在啟蒙運動的文學沙龍里,大師們講述那些讓聽眾感動落淚的故事。甚至偉大的哲學家伏爾泰也因悲哀的故事而哭過。

啟蒙運動的先驅狄德羅曾目睹一位男性朋友閱讀小說時的情景:那一刻,他攥緊了書,退縮到一個角落開始閱讀。我靜靜地觀察他,剛開始,他流下了幾滴淚,之後,他暫停,獨自哽咽,突然,他站起來,漫無目的地踱來踱去,大聲地哭出來,好像遭受災難一樣,他以最惡毒的方式詛咒書中的惡人。


舒伯特的樂曲《眼淚禮讚》由德國浪漫派大詩人施萊格爾填詞,歌中唱到:言詞算什麼?一滴清淚就勝過千言萬語。這些浪漫主義的英雄們都是多愁善感,感情泛濫的。


浪漫主義時期的男人們哭得更厲害了,這是一個十分奇怪的時期,肖邦、繆賽、以及夏布多里昂們對於抹眼淚樂此不疲,他們哭哭啼啼的同時,對著這個狂亂的世界大聲喊叫他們的悲情詩學。肺結核奪取了最後一批憂鬱男人的生命,這些人在短暫生命歷程中灑滿了淚水。


1939年,美國職業棒球手,家喻戶曉的棒球明星盧·格里克的告別演說聲淚俱下。「眼淚抒情歌手」強尼·雷伊因為1951年發行的《哭泣》專輯而成為當時最搶手的紅星。

在人類歷史中,無淚並不是衡量男子氣概的標準,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之後,「英雄不流淚」的觀念才大行其道,甚至說,「女人的眼淚使男人的心潮濕得發霉」。與此同時男兒淚也開始受到文化重視。


20世紀60年代,女權主義興起,女性情緒化而男性較理性的說法備受攻擊,被視為社會偏見。另一方面,情緒化的女人更有女人味的觀點也開始流行。


眼淚的枯竭


18世紀,讀者因為盧梭筆下人物的單純,因為他們的純潔,或者因為他們的歡樂而哭。他們留下愉悅的淚、欣喜的淚、溫柔的淚和瘋狂的淚。


有的讀者不能堅持讀完盧梭的小說《新愛洛伊斯》,因為他們哭得太凶,淚水流成了滂沱大雨,流成了溪流和洪水,讓人覺得他們就要崩潰了。


很快,哭泣就從小說傳到戲劇,又從戲劇擴散到日常生活。在大革命之後的法國,哭泣是一種平凡無奇的情緒表現。情人們在閱讀圖書時,淚水滲透了信箋,友人們相擁而哭,旁觀的人因快樂而敞開心扉。


在現在的人看來,這樣的眼淚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被教導不要感情用事。那些不顧社會禁忌在公共汽車或者超市裡嚎啕大哭的人,常常被當作異類。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眼淚如此枯竭的世紀。


17世紀和18世紀的人們流下的是「思考之淚」,美德、哲學、寬容和感恩都可能成為哭的原因。眼淚反映出人的思想,表示沉思、祈禱,有時甚至是一種和上帝交流的方式。


20世紀流下的是反應受阻、頭腦簡單的淚水。只有當我們遇到悲傷時才會哭泣,似乎哭泣只是源於悲哀。


哭泣已失去了它的日常氛圍。人們遠離它,在一般人看來,眼淚代表著任性、女人氣和軟弱。在浪漫主義之後的200年里,我們的內心已經萎縮。


我們很快就會生活在一個沒有感情的社會:我們不再放聲大笑,不會放聲大哭,人們安靜地、科學地、乏味地活著。


在今天的藝術作品中,充盈著嘲諷,但激情之火已然熄滅。人們不會為明顯是現代主義或者後現代主義的小說而哭,比如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人們也不會因為現代和後現代主義風格的電影而哭,比如羅伯·格里耶、布努埃爾。


人們只會因為浪漫主義風格的小說而哭泣。大部分高票房的電影和暢銷小說所採用的思想、象徵、敘述模式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的浪漫主義。


好萊塢的電影就是如此,甚至當我們知道電影極為無聊,極為幼稚、表情誇張做作、劇本粗製濫造的時候,我們就像巴普洛夫的小狗,即使不想哭,但還是身不由己,自然地有所反應。好萊塢的愛情大片,就適合讓普天下好哭族同哭一場。


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問「誰來為眼淚撰寫歷史?」答案是我們每一個人。沒有哭泣就沒有生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逼宣統帝退位始末
達·芬奇的指紋隱藏的秘密
嵇康為何而死?
中國「辛德勒」助2萬猶太人避難上海灘
法國需要麵包時,國王的情婦卻帶來藝術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的眼淚!誰為他去擦拭
清朝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帝:天天吃不飽飯,搶太監手裡的魚食吃!
宮斗鼻祖驪姬:都說我小心眼改變了歷史,其實我做錯了一個選擇?
原來歷史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看完哭暈了!
《甄嬛傳》里的齊妃:歷史上的她曾在這裡流幹了眼淚
日本投降的罕見歷史照片,看了讓人熱血沸騰
一座歷史悠久的宿舍樓,在女孩聽見哭聲後,她消失了
歷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十個瞬間:令人潸然淚下
縱觀歷史清朝之所以被貶低 只有一個原因!
歷史跟他開了一個玩笑:5個哥哥都死了,被迫當皇帝
罕見的歷史照片,讓你彷彿穿越時空
老照片:一些你沒有見過的世界歷史瞬間
扒扒:歷史上以猜忌和殘暴著稱,「15殺」的冷血皇帝!
清朝歷史上最愛哭的皇帝,哭出了江山也哭亡了國家!
這些戲說歷史劇的台詞,都戳中了歷史真相的淚點
再說一遍,別惹我,歷史上惹我的國家全被滅了!
你看到了幾個世界:孩子眼中「歷史的多種可能性」
醉眼看歷史:為何到了宋代,中國的發明會層出不窮
中國歷史上活的最久的黑社會大哥是誰?為何他睡覺時手指夾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