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查了這病的癥狀,發現自己中槍無數,好緊張

查了這病的癥狀,發現自己中槍無數,好緊張

查了這病的癥狀,發現自己中槍無數,好緊張


為什麼沒學過醫的人,看了一些病症的特徵後會發現自己都符合,但是真正的醫生卻不在意?


知乎用戶,生命潦草,我在彎腰

我又想放我自己畫的圖了,雖然不是太準確。


我想問的是,如果你現在發熱了,你覺得最可能是什麼病?


我先不猜你想的答案,免得有的人不好意思承認被我猜到了。

查了這病的癥狀,發現自己中槍無數,好緊張

我這裡沒有畫完,事實上,臨床上總說「內科怕發熱、外科怕腹痛」,有些發熱,到最後患者好轉出院了,或者惡化死亡了,醫生都不知道發熱原因是啥。


發熱是癥狀,就像「流涕、鼻塞、咳嗽、咳痰」等等這些癥狀一樣,人們只能感知癥狀,將癥狀對應到疾病,那是一項屬於醫生的工作,叫診斷


僅就發熱而言,可能對應上百條診斷,所以醫生在接診病人時,需要挖掘更多的信息,比如「20 歲男性,無肝炎結核傷寒病史,無手術史、輸血史、無冶遊史,既往體健,本次發病前 4 天與上感患者有接觸。本次癥狀為發熱、咳嗽、咳痰、乏力,自服某某葯治療,未見明顯緩解,查外周靜脈血白細胞不高,中性粒細胞比例不高,淋巴細胞比例稍高,PCT 正常……」


以上種種種種,最後對應到一個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所以為什麼要做檢查,為什麼有的人「只是感個冒」,也要做檢查。拜託,感冒是感覺不到的,你感覺到的只是癥狀。

上面好像偏題了,所以我們說,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組特徵,包括但不限於:


(1)發熱;


(2)頭痛;


(3)鼻塞、流涕、打噴嚏;


(4)咳嗽、咳痰、咽痛;

(5)乏力、嗜睡;


(6)周身酸痛;


(7)外周靜脈血白細胞總數不高或略低,中性粒細胞比例不高,淋巴細胞比例正常或稍高;


(8)PCT 正常;

(9)發病前 3-7 天可與上感患者有接觸(因為該病原空氣接觸即可傳播,比如在公交車上、教室里等等接觸過都有可能,有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有么有接觸過);


(10)…………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我今天有點打噴嚏,是不是感冒了?


當然有可能。


不過也有可能,我只是嗅到了胡椒粉而已、


所以,一種疾病,往往都有若干組癥狀或特徵,我們符合其中的一種特徵,什麼問題也說明不了,那可能代表著幾百種疾病,也或者只是我們接觸了一個洋蔥或者一根狗毛而產生的現象。


其實醫生才不是你想的那樣,不會把癥狀往自己身上套,很多醫生都有點疑病的,而且他們還會往最嚴重的那個方向去疑,你之所以不認為他們疑病,只是因為:


疑多了,就成老油條了,覺得反正人隨時都可能得各種怪病一命嗚呼,與其擔心明天,還不如把今天過好。


劉小菌


上面的回答已經說得很到位了。


在才開始學習診斷學和內科外科的時候,醫學生們也是學到哪一章就覺得自己得了哪種系統的疾病,畢竟很多疾病的癥狀並不具有特異性,很多常見的癥狀也並沒有特別具體的指向性(所以某種特定疾病在描述癥狀的時候會有很多定語),很容易套在自己身上。比如說乏力,前一天晚上沒睡好,會覺得睏倦乏力,這應該算是生理變化,正常人都會這樣的;惡性腫瘤病人因為慢性消耗也會覺得乏力,這是病理變化。因此「乏力」既可以是正常反應,也可以是異常信號,這樣的癥狀就不具有特異性,因此也特別容易讓人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判斷錯誤。


再舉個例子,腹痛——在我學醫之前,覺得肚子疼就是腸胃炎嘛,拉幾次肚子,吃得清淡一點,過兩天就好了。在學醫之後發現,腹痛還可以是膽管炎,可以是闌尾炎,可以是胰腺炎,可以是腸梗阻——這些都是消化系統疾病,可以理解。不僅如此,腹痛還可以是宮外孕,可以是腸系膜血栓栓塞性疾病,可以是腹主動脈夾層撕裂,甚至可以是心梗,這些都是其他系統的疾病,而且都是會死人的!出於對自己生命的愛惜,在那段時間每次腹痛都想把相關的指標都查一遍,特別害怕自己是罕見病急危重病,所以特別容易把各種急危重病的臨床癥狀往自己身上套,並且選擇性忽視那些並不符合的癥狀——生病哪有按教科書生的,有幾條癥狀不符合也很正常啊——當時抱著這樣的心態,真的是覺得自己得了好多病。


為什麼到醫生的階段反而淡然了呢?


首先是學會了鑒別診斷,知道了具有某個特定癥狀的疾病之間的區別,同時也知道了這些疾病的典型癥狀,再結合基本的輔助檢查就可以基本明確診斷思路了。比如手術後患者說自己沒力氣,我首先會考慮電解質有沒有紊亂,血鉀血鈣異常可能會有這個表現,並且高鉀和低鉀都可能致死——抽一管血,看了看發現電解質沒問題,那可以先鬆口氣,基本可以再觀察一下,畢竟大多數手術後的患者都會因為麻醉、體力下降、甚至心理因素導致自己覺得沒力氣。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抽了一管血,也沒給什麼處理,看起來似乎並不在意,其實我已經在患者看不到的時候排除了最危險的情況。


另外,有了一定臨床經驗之後,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知道出現哪些癥狀需要立即處理,哪些癥狀可以繼續觀察。比如說,雖然平時我會時不時會腿疼(運動過量會肌肉酸痛,有時候莫名其妙地會有肌肉痙攣),但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一般休息一下就好了。但是腫瘤術後的患者腿疼,就要當心下肢深靜脈血栓了,患者和我的很大區別在於,他是有這個疾病的高危因素的(理論上來說,高危因素越多,越有可能罹患這種疾病)——腫瘤本身造成的血液高凝狀態、長期卧床、大手術、年齡較大等等,因此我會更傾向於考慮下肢深靜脈血栓,而這個病也是可能致命的,我需要立即處理。不同的人,不同的基本情況,危險因素就會不一樣,患某種特定疾病的概率也會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同樣的癥狀,我的處理方式也會有差別。


最後,患者關注的往往是自己的強烈的負面感受,比如說術後疼痛,疼痛越劇烈,患者越覺得自己情況緊急,越容易覺得醫生怎麼還不關注我怎麼還不處理。但醫學有時候就是反直覺的。目前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在找到病因之前,不主張鎮痛治療,因為疼痛是人體傳遞出的一種信號,不適當的鎮痛可能會掩蓋病情,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另外,其實對於術後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我們特別害怕他們用了鎮痛泵之後完全不痛,特別舒服——這可能提示了鎮痛過量,鑒於鎮痛泵中主要成分是嗎啡、芬太尼之類的強鎮痛葯,鎮痛過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比如說呼吸抑制,這也是會致死的。因此我們認為比較滿意的術後鎮痛效果不是一點都不痛,而是有一點點痛但不影響正常活動(比如說咳嗽、翻身等等),這樣的觀點是絕大多數患者不知道的,因此容易產生誤解。


其實,即使是現在,我在遇到不太了解的疾病的時候,依然會有那麼幾秒,覺得自己是不是患有這種疾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2100 年的地球上人類動物都面臨滅絕,上海將海水淹沒,真的嗎?
因为基因突变,全人类的祖宗出现了
對抗蚊子的戰役中,這項新技術強大得讓人擔心
三個極簡規則,看懂動物,也看懂人類
您可能感興趣

她發現有人緊盯洗澡中的自己 羞憤之下竟然這麼做了
情侶無意發現數不清的大油罐,走近之後他們驚呆了!
他們散步發現有個洞穴,結果竟發現令人心碎的一幕!
最近的車就是開不快,檢查後竟然發現驚人的秘密!
突然發現尿液變成了這種顏色,你需要做的,就是趕緊去看醫生!
經歷了這麼多,發現做很多事離開了它,都會失敗!
一場大火把他的房子毀了,可是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同居了,才發現她是那樣子的。
發現一條病得厲害的狗,有人提醒這不是狗不要亂碰
女子發現這些狗有些與眾不同,了解真相後流下了眼淚
一覺醒來發現媳婦這樣看著我,這姿勢,差點嚇尿了!
餓昏頭的灰熊突然發現一隻鹿,下一秒發生了嚇人的事
發現一直疼愛的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你會怎麼做?
其實你有沒有發現,狗狗早已成為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男子發現自家二哈不會狼嚎,沒想到之後發生的這幕令他一陣無語!
他發現了這顆奇怪的蛋在草叢裡亂動,後來發現這根本不是蛋!
救援人員在廢墟中發現了一隻狗,然而仔細觀察發現並不止有一隻狗
同樣是發現了一窩蛋,最後的結果讓人震驚!
發現狗狗和自己越長越像,於是他們拍了一組照片,帥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