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父母必知的10個應急小措施

父母必知的10個應急小措施

生活中,孩子也許經常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手被刺扎了,腿上被蚊子叮起了包,不小心被樹葉劃傷了手……知道了下面的這些應急的小竅門,你就不會看著孩子難受,束手無策了。


1)被刺扎了怎麼做:俄亥俄州Akron兒童醫院的醫學博士Ellen Kempf說:「如果孩子皮膚表面扎了刺,可以用膠帶沾住小刺,然後把刺拽出來。」如果刺比較大,或者扎進皮膚較深,最好用鑷子把刺拔出來。


為什麼要這麼做:刺會沾到膠帶上,這樣拔刺不但快而且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什麼情況下需要醫生:如果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最好聯繫醫生:你沒辦法把刺取出來,扎刺的地方發紅、有感染的傾向,或者孩子感到非常痛等。


2)蟄傷怎麼做:馬上用信用卡邊或比較鈍的刀颳去動物的蟄刺,然後用肥皂水仔細清洗,最後拿一塊冰敷在傷口上。


為什麼要這麼做:用刮的辦法而不是用手指拔去動物的蟄刺可以避免動物毒液進入孩子的皮膚,敷冰可以防止浮腫及疼痛。


什麼情況下需要醫生:如果孩子出現過敏反應、呼吸困難、嘴和脖子周圍開始腫脹,或者在傷口周圍出現皮疹時應該馬上去醫院。

3)堵塞的鼻孔怎麼做:在溫水中溶解小半勺食鹽,然後將溶解後的液體裝在小的噴霧器內,在每個鼻孔噴兩下,然後讓孩子用紙巾擤鼻涕。(假如孩子太小,還不懂得怎樣擤鼻涕,可以用吸鼻器替孩子吸出鼻子內的臟物。)


為什麼要這麼做:鹽水可以軟化濃稠的鼻涕,使之容易被擤出或吸出,同時有助於補充鼻粘膜的水分。


什麼情況下需要醫生:如果懷疑孩子的癥狀為耳朵或鼻竇感染就需要去醫院了,其癥狀為發燒、持續不斷的咳嗽、耳朵疼、或者鼻孔出現黃色或綠色的分泌物。…嬰兒用滴鼻凈危險係數高。


4)吃藥怎麼做:讓孩子坐在嬰兒椅上,或讓孩子坐在另一個大人的腿上,然後給孩子喝點冰水或含點冰塊,之後馬上將藥水噴在孩子的嘴內側,也就是臉頰和齒齦之間。


為什麼要這麼做:冰水會暫時麻痹孩子的舌頭和臉頰,從而減少對味覺的敏感度,也就不會把藥水往外吐了。(假如醫生允許給孩子吃冰一點的葯,那麼葯的苦澀味道也會有所減弱。)

什麼情況下需要醫生:如果孩子對藥物非常抵抗,無法咽下藥,或者幾次都把葯吐出來了,這時就需要去醫院了。…小兒服藥時宜注意些什麼?


5)牙痛怎麼做:把毛巾摺疊成一個小三角形,其中一角浸入水中,然後放到冰箱里,在冷凍後,讓孩子抓著毛巾乾燥的一邊,咬住冷凍好的另一邊。


為什麼要這麼做:毛巾的纖維質地可以讓孩子疼痛的牙齦感覺舒服一些,同時冰冷的感覺也可以舒緩疼痛,並有助於緩解腫脹及發炎的癥狀。


什麼情況下需要醫生:孩子看上去疼得非常厲害,或者冰毛巾根本不能緩解他的疼痛,這時就需要看醫生了。


6)被蚊蟲叮咬後怎麼做:用液體止汗露或固體的止汗葯在發癢的包上輕輕地滾動摩擦,如果過了5分鐘還癢的話就再重複擦一遍。

為什麼要這麼做:聖路易醫藥大學醫學博士Kenneth Haller解釋說:「止汗露所含的鋁鹽可以讓身體重新吸收被咬的包中的液體,包消腫了,也就不再癢了。」…夏日讓蚊蟲遠離寶寶


什麼時候需要醫生:如果被咬處產生過敏的跡象,比如出現紅色的斑痕或越來越痛,又或者孩子出現流感的癥狀(如發燒、頭痛、肌肉痛或者腺體腫大等),最好去醫院檢查,有時這些癥狀也可能意味著感染了病毒。


7)被刀劃傷怎麼做:首先用肥皂水清洗傷口,然後再用乾淨的溫水沖洗傷口,晾乾後塗上抗生素藥膏,最後用繃帶輕輕地包紮好。


為什麼要這麼做:Burlington市Vermont兒科醫院的醫學博士Lewis First說:「通過流水刺激傷口,可以清洗掉更多細小的灰塵等,從而可以加速傷口癒合的速度,同時避免了感染。」

什麼時候需要醫生:如果你無法清洗乾淨傷口、傷口看上去很深或傷口不停地流血,你就必須得去醫院了。


8)尿布疹怎麼做:這個時候應該避免用濕紙巾擦孩子的小屁屁,最好用流動的溫水給孩子沖洗,然後用吹風機為孩子吹乾(不要用熱風)。


為什麼要這麼做:用清水沖洗並用風吹乾孩子的皮膚,孩子不會感覺那麼痛,另外,由於減少了摩擦,濕疹癒合的速度也會快一些。


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假如孩子的尿布疹兩三天後還不見好轉,或呈現深紅的顏色時就要帶著孩子去看醫生了。


9)有毒的常春藤怎麼做:帶上手套,馬上用清潔劑(例如洗滌靈)清洗所有與該植物有過接觸的皮膚,然後再用清水徹底洗凈。如果出現皮疹,就使用冰過的濕毛巾敷在上面。


為什麼要這麼做:清潔劑可以洗去沾在皮膚上的植物汁,防止毒汁浸入皮膚。冷的毛巾有助於緩解發癢的癥狀。


什麼時候需要醫生:如果出現以下癥狀,需要馬上去看醫生:孩子臉上或接近眼睛的地方出現皮疹;孩子身上25%以上的皮膚都出現了皮疹;或癢的非常厲害。


10)防晒怎麼做:讓孩子在放好冷水的浴盆中浸泡10-15分鐘,擦乾後再在晒傷區域塗上無味的潤膚露。


為什麼要這麼做:芝加哥兒童紀念醫院的醫學博士Elizabeth Powell說:「讓皮膚冷卻可以避免腫脹,還可以減少疼痛感,而潤膚露可以補充水分。不要給孩子使用任何麻醉藥,這類葯對孩子的皮膚具有刺激作用。」如果孩子感覺非常不舒服,可以讓他服用布洛芬或退熱凈。


什麼時候需要醫生:如果孩子發燒或感覺發冷,或者皮膚起泡、晒傷面積比較大等情況下需要去醫院檢查。


(本文來源於健康在線網站 圖片來源於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必須掌握的6個寶寶急救措施
孩子18歲之前必經的4個重要階段,父母一定要這樣應對!
孩子應考,父母的12個煩惱
父母應該堅持10年的事情
准父母必知懷孕6個月胎動情況
好父母應當陪孩子在12歲以前要做的18件事,非常重要!
一男子起訴父母不夠愛他,並索要200000美元的償款
20%靠智商,80%靠這些!好父母應該知道
孩子的成長,20%靠智商,80%靠這些!好父母應該知道
只因忘記這件事,美國700多個孩子被父母害死
好孩子都是激勵出來的!父母應知的40個培養細節
無知!被囚禁30多年只因12歲才會叫媽,父母懷疑兒子鬼上身!
美國700多個孩子被父母害死,只因忘了這件事
急需送醫或撥打120的幾種情況,父母一秒都不能等
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培養的11個習慣!
育兒:10歲男童體重超過420磅,父母看著干著急
7歲小男孩意外死亡父母捐器官,120個地方以他命名
這個小男孩4個月大就有23斤,父母很頭疼
報名|18歲以後你要做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