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女航天員劉洋:萬里高空撐起「半邊天」

女航天員劉洋:萬里高空撐起「半邊天」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女航天員劉洋:萬里高空撐起「半邊天」


李國利 楊春雪 楊欣


「師兄,你們快來看,地球真的是圓的!」這是劉洋在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俯瞰地球時發出的第一句感慨。

2012年6月,作為中國第一位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女航天員,劉洋與戰友景海鵬、劉旺乘坐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


劉洋說,雖然小學地理課上就學過「地球是圓的」,但當親眼在太空遙望地球的弧度時,那種震撼全然不同。


「地球靜靜的鑲嵌在宇宙中,煥發著夢幻般的光芒。」劉洋說,她還看到蔚藍的海洋、棕黃的陸地、起伏的山脈、延綿的海岸線,以及夜晚大城市璀璨的燈光。


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劉洋完成這項航空任務幾近四年。在北京航天城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她依然短髮齊耳、皮膚白皙、面帶笑容,身著軍裝的她舉手投足間英姿颯爽。聊起太空,她的眼神像孩子一樣滿是嚮往。

整個採訪過程中,她多次提及「祖國」二字。這兩個字的分量,隨著她離開地球表面、在太空完成對接、成功返回地球這些難忘的瞬間而不斷放大。不過最令劉洋感念的是祖國恰巧在這個時候選擇了送女航天員去太空。


「這是因為祖國的航天技術成熟到一定程度,女航天員去太空的時機到了。」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戰略規劃緊綁在一起,劉洋覺得自己是幸運者。


宇宙之大 男女無差


其實,飛行並不是劉洋最初的夢想。這個曾想過當律師、售票員、白領麗人的小姑娘,在高三那年一路過關斬將竟成了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


2001年夏天,從航校畢業的她成為空軍一名運輸機飛行員。

2009年,有著出色飛行紀錄的劉洋報名參加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的她竟然幸運入選。然而,她不知,從飛機到飛船,一字之別,卻相距萬里。


生活一下子回到了高三的緊張模式:每天睜眼起床到晚上睡覺,她的課程表被擠得滿滿當當,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兩三門考試。按照標準,航天員飛行前應該進行3至5年訓練。但由於神舟九號發射日期已定,留給劉洋準備的時間僅剩兩年。


「任務量絲毫沒有減少,而且強度很大。」她說,這不僅是對腦力的考驗,體力訓練更為艱辛。


坐在轉椅上,椅子繞著人的中心軸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同時頭還根據節奏左右或者前後搖擺。這種旨在練習航天員抗暈能力的訓練令劉洋如今想來都熱淚盈眶。

她清楚記得第一次轉到5分鐘時,噁心感一時間襲來的情形:「汗一下子就出來了,臉色蒼白。」但是她拒絕叫停,「一起訓練的航天員,沒有一個叫停去吐的。如果你把自己轉到想吐的程度就去吐了,那麼你的身體會有記憶的,下一次你一見到這個轉椅你就想吐。」


第一次嘗試後,她非常害怕,連這5分鐘都受不了,以後8分鐘怎麼辦?10分鐘呢?她也曾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但經過調節,她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鍛煉方法——打地轉。


這是飛行員常用的抗眩暈的自我訓練法,即一隻手拽著耳朵,另一隻手從前面穿過去,然後彎著腰看著自己的腳尖,原地旋轉。她每天回家堅持用功,從一開始每天正向、反向各旋轉15圈,到後來強度越來越大。


劉洋第二次去坐轉椅時,8分鐘很容易便闖過了。「其實這種訓練刺激本身就在挑戰人的極限,一旦你挺過來了,就突破了這個極限。」她說。不僅如此,超重訓練、幽閉空間訓練……每一種訓練都在挑戰不同極限,但她不曾以性別作為放棄的借口,「太空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會對你有所寬容,因此訓練從來都沒有男女之別。」她說。

太空的「兩室一廳」


在劉洋看來,即使離開地球表面300多公里,擺脫了地球的重力,卻逃不出地球人的「圍城」現象:站在太空思念地球,回到地球卻又想念太空。


其實,劉洋說,在太空得知返回日期臨近時,大家已經開始想念太空了,最令她難忘的是3位航天員回到軌道艙時隔窗對著天宮一號揮手、敬禮的不舍場景。


時隔近4年,劉洋仍舊時常回想起在天宮一號上的時光:「那是我們在太空上的第一個家,一個『兩室一廳』的大房間。」


她清楚記得,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後,一打開天宮一號的艙門,她就迫不及待地把3個人的睡袋從狹小的飛船空間全部搬到了天宮一號相對寬敞的睡眠區。


在太空的家裡,微重力的環境下,連在地面上習以為常的吃、喝、拉、撒、睡,甚至行走的方式都需要重新適應:腿是用不上力的,需要用手拽著抓手行走。


雖然微重力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縮、骨鈣流失。但返回地面後,經過一段時間恢復就可以補回來。劉洋覺得太空生活帶給她最大的是改變在於觀念:「在太空想念地球,你會認為祖國、地球是一個共同的大家庭,對她們的情感愈加濃厚。」


同時太空物資緊缺讓她更加珍惜資源。劉洋說,所有的資源都很寶貴,比如空氣、水都是從地面帶上去的,每一克重量都花費了很大代價。


「太空沒有地球上水龍頭打開那樣嘩啦啦的大水流。」她說,太空的循環利用也讓她回到地球後變得更加環保,更加提倡節約用水。


為下一次飛行時刻準備著


「現在沒有飛行任務,你們都做什麼?是不是在從事別的工作?」


這是劉洋常常需要回答的問題。其實,沒有飛行任務的劉洋每天做的事情很簡單——為下一次飛行時刻準備著。


「我們依然在訓練,因為每次的任務都不同,技術更新很快,我們既要學習新東西,還要鞏固過去已有的。」她說,雖然枯燥,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她所鍾愛的事業。


中國計劃在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總體構型是三個艙段,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核心艙有5個對介面,可以對接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和兩個實驗艙……


劉洋期待將來有一天能登上這個被她稱為「空中大別墅」的地方。「未來的空間站,結構更合理,功能也會更多樣,休息區和工作區的劃分也將更清楚。」


她對中國航天日的設立感到興奮,「就像孩子慶祝『六一』一樣,這是我們所有航天人和熱愛航天的人的節日。」


劉洋說,祖國的第一個航天日,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需要設立這樣一個紀念日。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里程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我們的航天隊伍來仰望星空、探索宇宙。


作為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她認為,探索宇宙的隊伍中,女性的缺失是不完美的,也是不可持續的。相對於男性強大的體力優勢,女性的互補角色不可或缺。


「尤其考慮未來長期在太空狹小空間環境生活,女性特有的親和力、強韌性以及低衝突性是很好的優勢。未來太空生活不能缺少女性的半邊天。」她說。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
英國內政部每年縮短三萬餘非歐盟學生簽證惹爭議
是葯三分毒 女子吃自種「土三七」20天致肝腹水
英國冒出一萬個「莎士比亞」
揭「流亡政府」頭目連任內幕:惹怒達賴、美國撐腰
您可能感興趣

蒂貝茨飛臨日本廣島,1萬米高空投下「小男孩」原子彈,致日本廣島數萬人當天喪生!
90歲老奶奶慶祝生日 和孫女一起高空跳傘
昨天,泰晤士河邊遊樂園的飛椅在20米高空突然停了……
日本25歲的九頭身空手道黑帶美女,被稱為高空踢天使
女子攀爬高10米啤酒桶高空熱舞 瞬間現露天慢搖吧
俄羅斯80歲老奶奶生日當天完成高空跳傘
《快樂大本營》20周年 張天愛斗舞韓庚鄧倫高空劈叉
二戰揭秘:日本海軍司令殞命萬米高空!禍源卻是1艘潛艇
她50歲了,曾橫渡長江和馬六甲海峽,還會潛水和高空跳傘……
俄羅斯四名青年乘坐滑翔傘,飛到300米高空中吃飯,也是醉了
上海摩天樓340米高空建無護欄玻璃棧道
中國要造「空天航母」!將在30000米超高空全天候監測待命
殘疾也要勇敢追夢,高位截癱小哥1500米高空跳傘圓夢藍天
航拍視角,在鞍山市800米高空俯瞰隕石坑
萬米高空、茫茫大海都可以高速上網?超級衛星是如何做到的?
富商玩滑翔傘 從30米高空墜至海面死亡
飛機從三千米高空墜落,17歲少女獨自穿越亞馬遜雨林奇蹟生還!
她竟年過50?還曾橫渡馬六甲海峽、登過珠穆朗瑪峰、高空跳過傘
百年前美國摩天大樓上施工人員,百米高空無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