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一記耳光,卻釀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一記耳光,卻釀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一記耳光,卻釀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文/晏建懷

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一記耳光,卻釀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隆冬某天,皇宮內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剛剛親政不久的宋仁宗,被皇后郭氏不小心扇了個耳光。


事情是這樣的,在後宮,宋仁宗寵幸尚美人、楊美人,對自己年輕的皇后郭氏反而十分冷淡。尚、楊得寵於皇帝,頗嬌縱,而郭皇后遭受冷遇,頗妒恨,兩者相遇,常常不快。這天,尚美人又當著宋仁宗的面,對郭皇后盛氣凌人,惡語相加,郭皇后忍無可忍,對著尚美人的臉頰扇過去一耳光,宋仁宗趕快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了美人之前,郭皇后的耳光沒沾到美人的臉,卻扇在了皇帝的脖子上,還留下了「爪痕」。


其實,內宮爭寵、打架鬥毆的事在歷朝歷代並不鮮見,人家親姊妹同一屋檐下還會爭長論短呢,這是人之常情。按說,後宮的事,不過是皇帝的家事,作為家長的皇帝既然親眼目睹,皇后的耳光又是無心之舉,那麼批評教育幾句,或者各把五十大板,事情也就過去了。但是,這件家事後來卻被宋仁宗無限放大至國事的高度,拿到朝堂上來作為政治問題處理,並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而這場博弈中的人,既包括位高權重的皇帝宋仁宗、宰相呂夷簡,也包括宦官閻文應,還包括位身微言輕的諫官范仲淹、孫祖德等。那麼,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到底想要在這場博弈中得到什麼呢?


先說皇帝宋仁宗。《宋史?后妃上》載:「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宋真宗皇后、宋仁宗養母)難之。後(郭皇后)既立,而頗見疏。其後尚美人、楊美人俱幸,數與後忿爭。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入內都知閻文應因與上謀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上以示呂夷簡,且告之故,夷簡亦以前罷相怨後,乃曰:『古亦有之』。後遂廢。詔封為凈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樂宮。」

這段史料說明幾個問題,一是郭氏之所以能當上皇后,是宋仁宗母命難違,被逼無奈的結果;二是郭皇后作為眾妃嬪之主、帥六宮之人,卻常常被妃嬪們欺侮,唯一可能的原因是皇帝的默許或慫恿,說明他有虐後之心;三是僅僅因為幾句口角、一個耳光就輕言廢后,可以看出宋仁宗廢后的圖謀由來已久。

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一記耳光,卻釀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說白了都是宋仁宗母親章獻劉太后惹的禍。宋真宗臨終前傳位於宋仁宗,但當時他才十三四歲,只好暫時安排劉太后攝政,「真宗崩,遺詔尊后為皇太后,軍國重事,權取處分」(《宋史?后妃上》)。然而,劉太后一垂簾就是漫長的十一年,這十一年間,宋仁宗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逐漸成長為有自己思想和主見的青年。不過,雖有主見,但不能作主,他想做的,太后說不是時候,他想玩的,太后橫加阻攔,他明明已經長大成人,而且朝廷內外還政於他的呼聲還一再高漲,但劉太后始終把他晾在一旁,有權不能用,有氣不能使,有想法沒辦法。更讓他惱火的是,那些由劉太后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小官員,均俯首聽命於太后,對自己這個皇帝貌似尊敬實則敷衍,處處掣肘,備受冷落,宋仁宗便對母親產生了一種抵觸情緒,年齡愈大愈濃烈。


明道二年初,劉太后終於還政於宋仁宗,不久駕鶴西歸。劉太后一旦去世,宋仁宗那顆久久壓抑的心終於得以舒展,這種變化從南京(今河南商丘市)留守推官石介的話中可以窺見端倪:「倡優日戲上前,婦人朋淫宮內,飲酒無時節,鐘鼓連晝夜」,宋仁宗象脫韁的馬兒,在慾望的草原上縱橫馳騁,日日買醉,夜夜笙歌,一抒多年鬱積於心的陰霾。同時,宋仁宗從親政第一天開始,就在著手剪除劉太后的勢力,「太后崩……帝始與夷簡謀,以張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罷之」(《宋史?呂夷簡傳》)。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宋仁宗通過把劉太后當年重用的朝廷大臣降職、罷免,來實現自己「去劉化」目的。


郭皇后幾乎是不知不覺就撞到了槍口上。劉太后在世時,郭皇后倚仗自己是劉太后的人,獨霸後宮,悍妒非常,讓宋仁宗十分厭惡,而又無可奈何。但是,如今已經進入宋仁宗時代,還以劉太后時代的態度來待人接物,這是郭皇后不能與時俱進,以至於一點家庭小事,便惹得宋仁宗大怒,把小事變成了大事,把家事變成了國事,最後以被廢除皇后身份了結。不過,話又說回來,郭皇后與時俱進又如何呢?能改變被廢除的命運嗎?不一定。因為從宋仁宗來說,廢除郭皇后,是他一系列「去劉化」構想的必然環節,吵架不過是個由頭,郭皇后即使這次不廢,下次也會因為其他原因被廢的。

宰相呂夷簡主張並推動廢除郭皇后的目的是什麼呢?這是因為郭、呂之間曾有過節。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與宰相呂夷簡商量罷免樞密使張耆、樞密副使夏竦等人,理由是他們依附劉太后。議完後,宋仁宗閑談中告訴了郭皇后,郭皇后卻說:「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機巧、善應變耳」(《宋史?呂夷簡傳》)。這句話擊中了宋仁宗的軟肋,呂夷簡隨即也被罷免,好在當時宋仁宗身邊沒有比對呂夷簡更信任的人,於是,年內又讓他復相了。呂夷簡通過入內都知閻文應了解到郭皇后從中作梗,懷恨在心,宋仁宗同他商量的時候,他毫不猶豫以『古亦有之』為由,直接促成宋仁宗下定了廢后的決心。因此,呂夷簡主張廢后的動機是公報私仇。


而閻文應作為太監頭子,天天圍著皇帝轉,絕對是以皇帝的好惡為好惡,以皇帝的喜歡為喜歡,極盡巴結之能事的。郭皇后誤傷了皇帝,皇帝又討厭郭皇后,他就順著皇帝的思路,建議皇帝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出主意、想辦法,為皇帝廢后找理由。實際上,這種行為乃官場慣技,無非是撈取政治資本,即所謂「踩著同志的肩膀向上爬」是也,皇帝滿意了,自然更加信任自己,更加抬舉自己,自然一手遮天、飛黃騰達,太監也要奔前程嘛。所以,閻為應在廢后中尋求的是皇帝的寵幸,打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盤。

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一記耳光,卻釀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皇帝把家事拿到朝堂之上討論,說明這是國家大事,既然呂夷簡、閻文應們充當了「倒後派」,為皇帝廢后推波助瀾,自然就有一班以天下為己任的官員參與其中,充當「挺後派」,據理力爭。於是,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孫祖德等十餘人,長跪於宮殿門外,大聲呼號,請求皇帝接見,極言「後無過,不可廢。」然而,宋仁宗要「去劉化」,郭皇后是必須犧牲的棋子,不會以御史諫官們幾句話說變就變的。郭皇后最終被廢,伴著長樂宮的青燈古佛,度過了她的悲切孤寂的最後日子,2年後,因病而逝,年僅24歲。諫官們因言獲罪,紛紛降職被貶,孔道輔出知泰州(今江蘇泰州市),范仲淹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市),孫祖德等罰俸半年。尚、楊二美人在之後也沒過幾天風光日子,在朝臣們的一再批評下,宋仁宗不得不把她們遣送出宮,作為廢后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的緩衝。


然而,孔道輔、范仲淹們為什麼要冒著巨大風險去蹚這趟渾水呢?原因是這些習孔孟之道出身的官員,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練就了一身固執而堅韌士大夫品格,把維護國家和皇權利益作為畢生理想,他們認為錯誤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正確的,始終堅持,哪怕連連貶官甚至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語),這是他們義無反顧的誓言,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真理。他們反對廢后,追求的是他們所堅持的真理。

當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的耳光以後,每一個人都懷著各自的心思,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推動著這一事件的發展,殫精竭慮地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東西,從而使這一事件超出了事件本身,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這,就是政治。但讓人嘆息的是,在整個事件中,無論郭皇后也好,尚、楊二美人也好,都成了利益角逐的道具,都是一隻沉默的羔羊,最終都不可逆轉地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C?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國的臉譜 的精彩文章:

彭城大敗後劉邦幾乎全軍覆沒,他憑什麼打退了楚軍的瘋狂追擊?
蘇門四學士中,他是唯一一個永遠站著傲笑而不跪著哭泣的人!
史上最剛烈的母親,為了讓兒子一心匡扶漢室,竟然自殺身亡!
歷史上掌兵時間最久、掌控軍權最大、獲得爵位最高的太監是誰?
林黛玉是摔死的?鎮關西是優秀民營企業家?哈哈,不怕肚皮笑破!
您可能感興趣

當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的耳光,釀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博弈
當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的耳光,釀成政治鬥爭,導致最慘結局
皇后想打人,結果一耳光扇在了皇帝臉上,之後下場凄慘
皇后爭風吃醋,怒扇皇帝一耳光,皇帝很生氣,所以他就原諒皇后了
身為將門之後,皇后一言不合就扇皇帝耳光
對於她扇的一記耳光皇帝並沒有懷恨在心,還是念及了夫妻之情
不作就不會死,妃子一耳光打掉了皇后的位子
被譽為「北洋三傑」之龍,他挨了一記耳光,保住了一座古城
她是第一個敢扇皇帝耳光的皇后,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
歷史上最賺的一個耳光,令朝廷修改一個制度,還誕生了一個皇帝!
瘦子成功逆襲,給嘲笑者一記耳光,成功展示健身後的成果!
你的臉很疼造成了我打你一耳光,你的宇宙世界觀被巔峰了嗎?
史上最賺的耳光,令朝廷修改制度,還誕生一個皇帝!
乾隆在朱棣墓前寫了一段話,讓其死不瞑目,百年後被子孫打了一耳光
文人相輕,張之洞看不起曾國藩,結果被朝廷狠狠扇了一耳光
宋慧喬拒絕為日車代言,抽了我們明星一記耳光?
歷史上最賺的耳光,令朝廷修改制度,還誕生了皇帝
一個戲子居然敢打皇帝的耳光?這是怎麼回事?
唐朝公主被駙馬打一耳光,哭著回宮和皇帝哭訴,皇帝卻說你忍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