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詩詞君: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雖然結尾流露了消極情緒,但從全詞看,氣魄宏偉,視野闊大,對壯麗河山的讚美,和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歌頌及懷念,構成了豪放的基調。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詩詞君: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詩詞君:上闋描寫了一組暮春景色,雖也有些許亮色,但由於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敗和蕭索,這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下闋寫人,描述了牆外行人對牆內佳人的眷顧及佳人的淡漠,讓行人更加惆悵。在這裡,「佳人」即代表上闋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則是詞人的化身。詞人通過這樣一組意象的刻畫,表現了其抑鬱終不得排解的心緒。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詩詞君: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大地復甦,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然後,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緻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由於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一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蘇軾: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詩詞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


文章配樂可在詩詞天地後台回復「


4

月25日詩詞配樂」自行獲取。


回復"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優雅心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天地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榮辱何足掛齒,一任煙雨平生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黃永玉: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人生三境界:一蓑煙雨任平生
詩詞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的曠達人生,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詩情畫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經典)
一蓑煙雨任平生,淋雨感冒又何妨?史上最文藝的裝X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的豁達、隨性與豪邁
詩情畫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紀念蘇東坡)
踏破芒鞋,煙雨任平生
一生煙雨任平生,給我一個姓氏,還你一張壁紙
錦言:途經江南,借一折煙雨,溫暖你一生的涼薄
蘇東坡——浪淘盡 千堆雪 一蓑煙雨任平生
千古集錦 山長水闊知何處 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