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已掌握載人航天各項技術 欲上九天取月壤

中國已掌握載人航天各項技術 欲上九天取月壤

據中新網報道,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今日介紹,目前,中國已掌握了載人航天各項關鍵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邁進,在軌衛星數量近150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介紹首個「中國航天日」及中國航天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許達哲介紹,目前,中國空間技術能力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成功實現航天器地外天體月球軟著陸,掌握了載人航天各項關鍵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邁進,遙感衛星解析度進入亞米級時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發射226次,成功率超過96%,擁有完整的通信、遙感、導航以及技術試驗等衛星系列,在軌衛星數量近150顆。


許達哲介紹,中國空間科學探測能力和研究水平顯著增強,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取得跨越發展,成功發射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實踐系列衛星為代表的多顆科學試驗衛星,空間物理、空間化學、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等空間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空間碎片觀測、減緩和防護取得重要進展。


許達哲還介紹,中國航天國際合作成果豐碩,宇航產品出口規模和種類不斷擴大,累計實施44次50顆衛星的商業發射,10次搭載發射服務,完成9顆整星出口,成為中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重要標誌。


許達哲還介紹,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工程全面啟動建設,嫦娥四號任務全面啟動,嫦娥五號進入決戰階段,北斗導航系統加速全球組網,無毒無污染大推力的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

此外,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發射對接,高分三號衛星、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以及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空間科學新型衛星將實施發射。


延伸


欲上九天取月壤 看航天人如何費思量


中國神話賦予遙遠的月球一絲「香甜」:月宮種有一棵桂花樹。探月工程三期目標則更為實際:取2000克的月壤並返回地球。為此,中國航天人頗費思量。


建造一批新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介紹,作為中國目前起飛規模和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該型火箭將直接服務於探月三期工程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


「長征五號」火箭首次採用5米大直徑的箭體結構,是中國體積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全箭總加註量達到780噸,起飛時共有10台發動機產生1078噸的推力,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


「目前首飛產品正在天津大運載火箭基地進行總裝。」王珏對中新社記者說,按照探月工程計劃,在發射「嫦娥五號」前將進行兩次飛行試驗。


王珏還介紹,按照系列化思想,6種構型同時開展總體設計,目前正在研製「長征五號」及「長征5B」兩種最大構型。屆時,火箭運載能力將大幅提升,「比現役長征火箭提高2.5倍以上,與國外主流大型火箭相當」。


此外,「長征五號」堅持無毒、無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適應性強、安全性好的原則,採用大量新技術,新研3型主發動機,電氣系統箭上新研單機數量達到1700餘台套,軟體190餘個。

最複雜的航天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該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無人自動採樣返回,「不久前已完成發射場合練,按照計劃轉入正樣階段研製」。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四器組成,上升器與軌道器要在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軌道上交會對接。


據悉,研製人員已突破了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高速再入返回等系統級關鍵技術7項,目前正在組織「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產品的研製生產。

記者還了解到,「嫦娥五號」無人採樣器通過採樣鑽頭深入月球內部和採樣機械臂月球表面採樣兩種方式獲取月球樣品,將其轉移到上升器里。


地面建好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溫衛斌告訴記者:「該地面應用系統正處於研製階段,屆時將進行月球樣品轉運、解封處理、樣品存儲、樣品製備並提供相應的分析工作」。


「嫦娥三號」軟著陸的精彩表現曾獲無數讚譽,溫衛斌說,其中的懸停、避障技術將應用到接下來的「嫦娥五號」,目前已形成數個落區方案。


「月球樣品處理對於中國來說將是首次,地面系統最艱巨的任務就是將樣品後續處理做好。」溫衛斌對中新社記者說,目前不僅建立了一支科學家團隊,還建立了月球樣品實驗室,「實驗室的基礎設施條件已基本完成,正在研製研究設備。」


據中國新聞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視網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作為航天超級大國 載人登月提上日程
中國載人航天好戲連台 「天舟」待發再約「天宮」
張育林:中國載人航天未來將走向地月空間
東風航天城:中國航天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的大本營
中國載人航天迎來「空間站時代」 技術突破「只欠東風」
中國的載人航天史記
中國載人航天:好戲連台唱 高潮在後頭
中國載人航天迎來「空間站時代」航天員正在備戰
中國接連公布航天大項目 透露載人登月時間表
月圓之夜,中國載人航天悄然邁出一大步
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全勝 「空間站時代」開啟
外媒:中國航天夢的下一步是載人月球登陸和火星衛星的發射
宇宙空間站、載人探月計劃 中國航天未來遠超想像
二十五載奮進路 砥礪前行譜華章——寫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5周年紀念日
「兩彈一星」元勛:中國10年內載人登月
嫦五年底取月壤帶回中國 擴大運載力即可載人
日本宣布載人航天項目 欲2030年前登上月球
長七火箭發射「天舟一號」飛船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將邁入新階段
中國成功地被美俄拖上了 載人航天死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