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常遇春——明朝開國頂尖的武將,對於他的功績和本事,自是俯拾皆是,但看他生前死後子孫的故事,我此刻腦海里掠過的卻是那句殺降不祥。


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複,白起長平坑殺四十萬降卒,沒過幾年被秦昭王賜死;項羽坑殺降卒二十萬,落得烏江自刎;飛將軍李廣誘降羌族叛軍,最後這800多人都被殺死;而李廣自己也是自殺收場;常遇春也干這事,結果四十暴亡。


一切在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主宰......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感慨發表完了,說正題,關於他的爭議其實不多,由於他死得早,也沒有被老朱謀殺的嫌疑。

關於他的本事,戰功赫赫,也不容置疑。


最後浮現出來的爭議,竟然是他的民族問題。他到底是哪族人?


現在你只要翻開資料,很多都赫然寫著,常遇春,回族。


常遇春是回族嗎?如果確定是又為什麼會有爭議?

我是個喜歡推理求證的人,於是開始翻書。


<明史>: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


其中並沒有說明是什麼民族,那這個民族成分是哪裡冒出來的。答案是大明英烈傳。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在那裡常遇春開始被寫作回族人,可是問題就出現了,在大明英烈傳里常常寫到常遇春舉杯開懷暢飲,清真回民的教義是嚴禁喝酒的。


所以,把<大明英烈傳>作為常遇春是回族的證據,明顯不足,那就回到最初的地方找證據,從確鑿的事實里找答案。

常遇春是安徽懷遠人,這個是明確的,那麼看看懷遠縣誌吧,看看上面有沒有記載。


地方志上並沒有這位大人物的記載,但是有這樣一段文字


「 伊斯蘭教,舊稱回教。清咸豐年間由風台縣太平集回民趙x x傳入我縣,隨趙遷入我縣者7戶、50餘人,定居於現回漢鄉。清同治三年(1864年),回民在磚橋西(現教門庄)建清真寺一所,公請趙x x為阿旬。」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回族,是清朝咸豐年間才在懷遠落地生根的。元末明初的懷遠,並沒有回族。


那還有確定的線索可以給我們推理嗎,有,答案是名字。

開平王常遇春曾祖四三,祖重五,父六六。


看到了嗎,常遇春農民出身,父親叫常六六,爺爺叫常五五,這就回到了上個帖子的元朝律例。


因為他是漢人平民,所以父親爺爺曾祖父才會有這樣的名字。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最後一個線索是常遇春之死,1369年在柳河州(太原附近)暴病而故,朱元璋賜葬南鐘山,運屍時間遠遠超過三天。


常遇春墓高2.4米,墓基周長約2.9米,墓塋與墓前,有石柱一,石馬、石羊、石虎、武將各二。

穆斯林的葬禮,是非常有特點的,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和穆斯林的傳說,穆斯林的喪葬實行「土葬、速葬、薄葬」,不用棺槨,不用任何賠葬物或殉葬品。


主張三日必葬,入土為安,葬必從儉;待葬期間不宴客、不被孝、不磕頭、不設祭品。


常遇春七月去世,到南京下葬,已經是三個月以後了。


朱元璋和常遇春感情還是很好的,而且當時民族雜處,他是很懂得回民習慣的,以這樣的背景,他不可能不尊重民族信仰吧。(至少要相應的簡單點吧)


那麼結論就出來了,常遇春同學,是漢人,道地的漢族同胞。


關於常遇春是漢族同胞,還有個更重要的證明,就是該同志是個"妻管嚴"。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其實這個外號來自一段八卦緋聞,八卦出自<龍興慈記>。


作者是嘉靖年間一個叫王文祿的人,裡面記載了這樣一段爆料。


朱元璋同情常遇春還沒有兒子,就賞給他兩個宮女,讓她們為常遇春傳香火。


這兩個宮女早就聽說常遇春的夫人不好惹,所以根本不敢接近常遇春。


有一天清晨,常遇春起了床,這兩宮女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機會服侍常遇春,就打了一盆洗臉水,端進房內讓他梳洗,常遇春看到端著水盆的一雙手又白又嫩,情不自禁贊了一句:「好白的手啊!」


大概也想摸一摸那手,但是想到自己可怕的夫人,就嘆了口氣上朝去了。


這個現代版的看著可合眼緣?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等他下朝回家,夫人叫人拿出一個紅盒子,他很納悶,今天是什麼日子,夫人親自送東西給自己啊?


受寵若驚地接過來,打開一看,差點沒昏過去:早上自己讚美的那雙手,這時候正血淋淋地躺在盒子里!


從此,常遇春就受了驚嚇,上班的時候精力不集中,別人向皇上跪拜的時候,他像木頭一樣站著,別人起身的時候,他卻要下拜,如此神情恍惚,讓警惕性很高的朱元璋起了疑心:「看你神神道道的,不像以前的樣子啊,該不是想謀殺我吧!」


常遇春趕忙托出實情,一五一十把夫人搞「恐怖活動」的事情向朱元璋作了彙報。


朱元璋哈哈大笑:「宮女我多的是,再賞你兩個就是了,你暫且到後宮喝酒解愁吧!」


後來喝酒的時候,侍者端來一碗湯,朱元璋說:「喝吧,這是妒婦湯,滋味很不錯的!」


朱元璋說得太快,常遇春也許聽成了「杜甫湯」,反正他沒聽清楚,當然也沒明白這湯的含義,喝到嘴裡,味道果然很鮮美。


在皇帝那兒喝了點小酒,常遇春心裡的愁悶確實消解了不少。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些大臣手裡都拿著一個小包裹,就問那些大臣拿的什麼東西,


大臣們就說:「今天皇上分肉了,你沒分到嗎?」


分的什麼肉啊?包裹上都貼著紙條呢,「悍婦之肉」。


「不明白,不明白!」


喝多了的常遇春覺得這肉的名字好怪,但就是想不明白這是什麼肉。


常遇春,老朱恩准他的龍袍畫像,明朝就他一人了,死的早的好處。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到家裡,像往常一樣,他的第一道功課就是向夫人請安和彙報:「夫人,我回來了,今天皇上請我喝酒了呢!」


說了好幾遍,卻無人答應,滿屋子找,也沒找到夫人。


僕人這時候凄凄慘慘來報告:「夫人沒啦!」


原來朱元璋趁常遇春去喝酒,叫武士把常夫人大卸八塊,小部分做了湯,大部分賞給了功臣。


常遇春這時候才醒了酒,原來剛才在皇上那兒喝的是老婆的renrou湯啊!


不由把吃的都吐了,從此嚇成了癲癇病。後來年僅39歲暴卒.


我看這故事可信度很低。


關於常遇春墓,文物部門的資料上說,常遇春的墓位於南京市太平門外紫金山之陰白馬村,也有說是位於太平門外鎖金村街道崗子村鐘山第三峰西麓。


通往常遇春墓的小路,很幽靜。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我一個南京的朋友告訴我,如果按照資料上尋找常遇春墓,那註定你找不到。


墓地位於紫金山上,按照他的說法,要從富貴山隧道北側出口,沿著北向的路逆行,左側是白色山牆,不用走多遠就會看見一個小缺口,從這個地方上山,沿著小路走順小路走大概一百多米,會看到去仇成墓的指示,再繼續向前,就可以看見常遇春的墓地了


常遇春墓佔地約2500平方米,墓經整修,底徑9.5米,封土高2.4米。


神道現存石望柱1,石馬2,旁有控馬官,石羊2,石虎2,武將2,墓碑1,墓地周圍有柱礎數個,為享堂遺址。


拉著馬的隨從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1988年修城東幹道,神道石刻向內遷移20米。


宋濂撰寫的神道碑,早已無存。


1951年,常遇春的墓地被考古發掘,和徐達的墓地相比,常遇春的墓地非常荒涼破敗,這是因為朱棣靖難的緣故。


常遇春的女兒嫁給了太子朱標,他的長子常茂被封為鄭國公,後因犯有過錯被貶,置於廣西龍江,茂無子死後無續。


次子常升娶妻胡氏(胡大海之女),這個舅舅在靖難時力保其甥「建文帝」戰死在京門。


石虎的眼睛被無聊的人塗上了紅塗料,很難擦掉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朱棣奪權後清宮三日,大開殺戒,株連九族。建文帝不知所終。此後常氏家族成為「罪臣」蒙冤數十年。


在朱棣清宮三日大開殺戒時。常升之妻胡氏攜幼子常繼祖年(七歲)同兄常茂,弟常森從南京逃往陝西、廣西,最後到雲南通海四街村。


隱姓埋名,經過89年後在弘治5年(1492年)孝宗祐樘下詔:「太廟配享諸功臣,其贈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孫或不沾寸祿,淪於氓隸,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


對他們平反召復授南京錦衣衛世襲指揮使。


此時當年的繼祖已生子「寧」。寧子「復」。復任南京錦衣衛指揮使。


嘉靖11年時詔封四王,又封復之孫「玄振」為懷遠侯。傳至曾孫「延齡」。


崇禎16年後明亡。延齡以布衣,歸農終老。


沉睡的地方,有人去過,墓前有鮮花。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所以常遇春墓沒有徐達家族墓那樣的盛況,在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王帽圈村還有一個常遇春墓,經專家考證是個衣冠冢。


墓為長方形,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30餘米,四圍由高2.5米窯磚砌護而成。墓平頂,無碑竭,上面栽有200多株金絲小棗。


史料說是常遇春在河北柳河川暴病而死後,靈柩順大運河南運,要經過滄州附近的孟村回族自治縣王帽圈村一帶,可能是當地將士出於對常將軍的懷念,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將常遇春衣冠葬於此處。


也有民間說法是靖難之後,常氏族人逃到河北孟村縣回民居住地改漢民為回民,隱居逃生,並築起常遇春衣冠冢。


在河北的衣冠冢


皇帝賜他龍袍畫像,卻把他老婆燉了喂他喝湯。


歡迎收藏品愛好者添加作者微信:18157131625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樣視角 的精彩文章:

靈異!會移動的古墓?從民國到現代位置居然移動了上千米?!
作為皇帝他被人活活毒死,死後被盜墓者扒衣曬屍
陵墓之謎:雍正下葬因為沒有頭換了一個金制的頭?
整整四十萬的盜墓軍隊,到底是誰的墓這麼難進?
他戰功赫赫自稱皇帝,死後凄涼墓上倒滿廢煤球
您可能感興趣

她不敢穿范爺的龍袍,劉燁直言她不起眼,張嘉譯卻為她三顧茅廬!
他是誰?不是皇帝,竟敢穿著龍袍下葬?
身為皇妃,她竟與皇太后叫板,偷偷將光緒龍袍帶出皇宮
他給范冰冰做龍袍,如今親手炒茶給你喝
宋朝最牛的大臣:為扳倒童貫,竟不給皇帝吃飯,還扯掉皇帝龍袍
他裝瘋賣傻,卧薪嘗膽,龍袍加身,大家才知道他的隱忍智慧!
此人說他自己是乾隆的七世孫,竟穿龍袍祭祖!
此人身為皇帝,卻穿著打補丁的龍袍,原來是因為這樣
這隻猴子曾大鬧朝堂扯碎龍袍嚇皇帝,它是孫悟空的原型
古代開國皇帝穿龍袍畫像,你佩服哪個皇帝,最後一個太討厭
此人是乾隆七世孫,身穿皇帝龍袍祭祖,場面震撼,遊客看傻了眼
他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他的龍袍為什麼是黑色的?
此人自稱是開國皇帝的後人,親手撕碎祖傳龍袍,專家哭著罵他是敗家子
古代宋朝皇帝畫像為什麼不穿龍袍,反而是官服著身呢?
乾隆世孫,身穿皇帝龍袍祭祖,遊客全部都看傻了眼
他凈身入宮成太監,卻能得到皇帝御用龍袍,只因為一個人!
宋朝這位皇帝宦官幫穿龍袍,他不願掙扎致昏厥
此人自稱是皇室子嗣,卻撕爛祖先龍袍,專家知道後罵他敗家
清朝一臣子,生前多次遭皇帝痛罵,但死後卻是被恩賜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