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黎萬峒,讓黎族綿延千年

九黎萬峒,讓黎族綿延千年

九黎萬峒,讓黎族綿延千年


黎族,與海有關,與島結緣


歷史上,海南島既有江洋大盜、殺人狂魔,也有因言獲罪的飽學之士、通碩大儒,如蘇東坡。

考察海南島的歷史,多半會從這樣一段看似令人恐懼、絕望的往事談起,似乎這裡只有無窮無盡的流放、羈押、刑責與嘆息。而海口——這座曾被稱為瓊州的城市,在過去則是大多數人望而卻步的地方。


但是,不要忘了,這裡也是黎族世代所居之島,是他們永遠的家園。他們並不懂得這些中原人為什麼邁著憂傷的步伐、帶著沉重的枷鎖來到這裡,為什麼又帶著興奮的神色,悄然離去。


黎族的歷史,比中國許多民族的歷史都要悠久,因為他們自稱是蚩尤的後裔。這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說法,使他們在中國的歷史中輩分高了不少。因為「九黎」比「三苗」、「百越」都要早。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黎族與百越密不可分,黎族人是當年趙佗的部下在瓊州墾荒時,與當地越族人通婚的後裔。


曾經有歷史學家考證,黎族人原本是中原人,是南渡晉室的後裔。可但凡真正接觸過黎族的朋友大概都不會贊同這種說法,因為黎族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實在與 我們所說的中原特別是晉朝的貴族太不同了。他們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民族,住茅屋、戴斗笠,以捕魚為生。這樣的民族,在中國56個民族中,確實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黎族只在海南島上存在,他們註定與海有關,與島結緣,難怪他們被國外的民族學者稱為「中國的夏威夷人」。


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黎族人祖祖輩輩居住在瓊州一帶,曾長期處於原始社會、奴隸社會時期。「四州環一島,百峒蟠其中」,是蘇東坡對海南島地形及宋代時黎族生存狀態的評價。 「峒」是黎族人按氏族居住的場所,猶如我們今日的居委會。當然,這看起來頗為原始,但卻形成了行之有效、組織有力的基層民主政治。「峒」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代,才被來瓊州督辦團練的馮子材改革為「保黎局」,但他仍然任用黎族民眾領袖與社會士紳來管理這座海島。


在這裡,我們不能忽略 一個史實:海南被黎族人治理數千年,長期為犯人流放地,卻幾乎沒有發生過成規模的農民起義,除了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因大旱發生過儋州地區的農民暴動,瓊州一地更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當然與當地以漁業為主、較少「靠天吃飯」的經濟結構分不開。但歸根結底,還是黎族綿延千年的社會管理結構所決定的,這種「九黎萬峒」的管理方式,為瓊州的長治久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日的海口,已經成為以漢族人口為主要居住者的沿海開放地區,黎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但是,這座島嶼的歷史,不該被遺忘。

來源:中國民族報


監製/孫雅莉統籌/周芳編輯/叢蓉製作/彭鳳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民委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