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個老實農民,卻被朱元璋封為國公,死後追封為隴西王
朱淑君
1.
在大明王朝開國初年,有一個人被冊封曹國公,死後又被追封為隴西王。在洪武初年,獲得此等待遇的人,只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這些頂級勛臣才能獲此殊榮。
這個人沒有徐達這幫人的卓著戰績,幾乎沒有任何功勛,但竟然能和這些人並獲顯爵,這就究竟為何呢?
李文忠冠冕像
清初所修的《明史》居然沒有這個人的傳記,關於他的記載,要不然就在他兒子的傳記中提到了一點,要不久是他老婆的傳記里提到一點。此人的兒子就是明初名將李文忠,老婆是朱元璋二姐曹國長公主。
這也就是說此人是朱元璋的二姐夫,他名叫李貞。
2.
如果說李貞僅僅是憑藉這個血統就得以封爵的,那真的有點厚誣古人了。
李貞的家原是泗州盱眙縣明光集,李貞的父親叫李七三,後取名李富,「世有令德,篤行為善,務耕讀,性孝友,公直無偏,鄉里敬服,有不平事,咸為主決」,從這裡看,李貞的老爹在家鄉是個有錢且有威望的財主。
李七三有五個兒子,李貞是長子。
元末社會動蕩,地方財主有個築堡壘以保桑梓。李七三也不例外,他帶著家族到了今天安徽五河縣南部一帶,修了一座小城堡。今天這裡還有曹公城遺址,據說主體建築毀於20世紀60年代的那場史無前例之中了。
朱元璋的老爹朱五四流離輾轉之際,來到了曹公城,得到了李七三一家的照顧和幫助。
3.
後來,李七三老先生病故。李貞奉母親陳氏遷居鳳陽臨淮東鄉。朱五四在此之前也回到了這個故鄉。
朱家和李家雖然貧富懸殊,但兩家關係很好,李家也從來沒有嫌棄過朱五四窮。
兩家家長一商量,決定把朱五四的二女兒,小名佛女,許配給李家少爺李貞。
鳳陽明皇陵
按理說,佛女真的是高攀了李家。
二人婚後,感情非常融洽,兩家關係也更好了。
朱五四一家在很多時候都有賴於李貞的這個女婿的接濟和幫助。
「駙馬都尉李貞,年既老成,性惟樸直。在昔,皇考與其慈父循良相類,意氣相孚,結為姻家,其來久矣。」
朱元璋日後如此回憶兩家相交歷史。
4
元朝至正四年(1344),朱元璋家族遭遇橫禍。父母、長兄和大侄子先後病故,長嫂帶著小侄子回娘家過日子了。
朱元璋走投無路,當了和尚。
李貞夫婦似乎沒有得到報信,當時瘟疫流行,信息閉塞也是正常。
至正十年(1350),李家也倒了霉,李貞母親和四個弟弟先後染上瘟疫而死,數月後妻子佛女也病逝。不久,李貞的一子二女病歿。
李貞只剩下一個小兒子李文忠了。
若干年後,小和尚朱重八成了郭子興手下的行軍總管朱元璋,鎮守滁州。
唐國強版的郭子興
這已經是至正十四年了,原先拋棄朱家的二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投奔了朱元璋。
李貞也得知小舅子朱元璋發達了,也帶著外甥李文忠來到了滁州。
親人們的來到,讓朱元璋無比快樂。
胡軍版的朱元璋
「思親詢舊終日慨慷。知仲姊已逝,獨存駙馬與甥雙。駙馬引兒來我棲,外甥見舅如見娘·····一時會聚如再生,牽衣訴昔以難當。」
這段話是朱元璋當時的肺腑之言!
5.
李貞只是個老實農民,或者說是個小地主。
但是,李貞的兒子李文忠確實大將之才。朱元璋一眼就看出外甥是可造之材,於是收為養子,改名朱文忠。
從此以後,李文忠得到了朱元璋精心培養,「靡不備至,克成文武之才」,三年後,朱元璋開始啟用年已19的李文忠。
少年李文忠
一開始就讓他帶領自己的親兵上陣;不久授帳前左副都指揮兼領元帥府事,節制諸將鎮守嚴州;21歲,升為同僉行樞密院事。
24歲為浙江行省左丞,總制嚴州、衢州、信州、處州、諸全州等軍事。
27歲為浙江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成為朱元璋鎮守浙江一帶的最高行政軍事長官。
徐達
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故,30歲的他替代了常遇春,成為僅次於徐達的全軍「二把手」。第二年大封功臣時,被封為「曹國公」。
常遇春
洪武十年,朱元璋命李善長和38歲的李文忠「總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議軍國大事」,掌全國的政、軍、紀之大權,可謂人臣之極。
當然,李文忠沒有辜負舅舅的信任和重用,他為洪武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稱為開國功臣第三。
6
朱元璋也沒有忘記姐姐,他還是吳王的時候,就追封姐姐為「孝親公主」,封姊夫李貞為「恩親侯、駙馬都尉。
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下達了封二姐為「隴西長公主」的制書:「皇姊孝親公主,以淑厚之德,孝於親,撫於弟,今朕有天下,而吾姊不逮……可加封隴西長公主。「
洪武五年十二月,又加封為「曹國長公主」。
朱元璋在三次加封二姐的同時,對李貞亦三次加封。第二次加封約在洪武三年,由「鎮國上將軍附馬都尉」升為「榮祿大夫駙馬都尉」,官至一品。
第三次是在洪武五年十二月,晉封李貞為榮祿大夫、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
李貞是在洪武五年就封了國公,這比功臣湯和還要早六年!有明一代,駙馬封公爵,唯李貞一人而已!
胡軍扮演的老年朱元璋
李貞為人非常謙虛低調,即便如此地位,也從不張揚,而且多次推辭朱元璋的封賞。
洪武十一年三月,李貞突得重疾,口不能言。
朱元璋親往探視,握住其手問:還識朕否?「
李貞唯有仰面痛哭,朱元璋亦痛哭!
明孝陵旁的李文忠墓
是年十月,李貞病逝,享年七十六歲。
朱元璋輟視朝三日,車駕臨奠,追封李貞為「隴西王」,謚恭獻。發喪之日,朱元璋站在南京西城樓上,目送靈柩出城。
朱言:雄猜之主朱元璋,也是有真感情的,他對姐夫李貞的感情就是真摯的。李貞沒有什麼才能,但為人善良,當年照顧朱元璋一家,後來的顯爵厚祿就是福報!善待你身邊的人,哪怕他落魄!






※他是西域何國人後裔,中唐神策軍將領,卻被封為廬江郡開國公
※他是一代名將,其子被朱元璋殺,但仍忠心,位列國公
※僧人到宰相,再被武則天滿門抄斬,後因一女人追封楚國公
※朱棣四大創將:靖難功高封國公,最後都戰死,一位死後被朱棣奪爵
※與東邪同名,被皇帝賜死,最後卻被李世民比作韓信封為衛國公
※19歲封國公!唐朝最牛少年,卻被李世民「坑死」
※美國公然威脅摧毀他國?下一個伊拉克將是誰?
※「五代十國」此人殉葬之時說了一句話,不僅救自己還被封為魏國公
※她是秦國公主,本要嫁太子,卻被太子爹截胡,最終因吳王闔閭而死
※明初戰將,朱元璋建國後追封的濟國公
※明朝豪門:一門兩國公,永樂皇帝是他的女婿,卻被一隻鵝害死!
※此人數次打敗朱元璋,投降後也未有大戰功,卻被封為明朝開國公侯
※元嵩元淳兄妹被逼黑化,李沁從《白鹿原》風騷寡婦到亡國公主,都逃不過被輪番羞辱!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衛國公,一個代國公,到底誰是大唐第一名將?不抬杠,看戰績
※敢使射鵰英雄在,我等豈能入鄴城!此君破城後,為何追封敵將國公
※一百年前各國公主王妃,清太后被嚇哭!對比下,你被誰「驚艷了」
※民國公認 4 大美男!第一名究竟是誰?不是周恩來
※史上三大魏國公:一位李世民左右手,一位跪岳飛墓前還向後人喊冤
※一名中國公民被巴黎警方槍擊身亡,華人怒上街頭,西方媒體的反應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