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年前,這位縣令的一個決定,竟造就了如今蘇州最有情調的地方!
碧波在陽光下閃著迷人的光彩,藍天依著碧水、綠地映著連蔭、高樓倩影波光粼粼……說到蘇州,你不可能不知道美麗的金雞湖。
(圖片作者:曾兵)
然而當你在湖邊漫步、欣賞著金雞湖的美景時,可會想到金雞湖竟曾是一個「波瀾險惡」的地方?清朝著名的實業家尤先甲就曾經這麼說過:
金雞湖水勢浩瀚,袤延廣闊,波瀾險惡。駕舟過之,每蹈不測。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金雞湖變成了如今這片寧靜又大方的樣子呢?還好從前人的記載中,我們沒有錯過這段難得的故事:
光緒15年,就是1889年的時候,當時的元和縣(即金雞湖所屬的轄區)來了一名新的縣令。這名縣令老家在四川,從小放牛長大,對於江南水鄉可以說並不比你我懂的更多。結果新官上任,老天爺就給他了一個巨大的考驗:暴雨來了!
在光緒15年的秋天,這名縣令看著漫天的暴雨,心裡的鬱悶可以說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說不定暴雨一澆,今後一年都不好過。所以當時,縣令大人椅子還沒坐熱,就到處帶人救災……
(↑資料圖片)
那一年的秋天,縣令大人乾的最多的一件事,是寫信給上級,請地方上多送點漕糧幫本地人民緩解吃飯問題……但是運糧要走水路,可是那時候的金雞湖還是那個「波瀾險惡」之地!由於湖面開闊,湖中心又無島嶼阻攔,一遇風吹,必定波濤洶湧,經常發生翻船事故。
所以,在度過了光緒十五年那段艱難的日子之後,第二年(1890年)的夏天,這位縣令下定了決心:要不,就在金雞湖上修一座堤壩,以防水患!而最令人佩服的一點是,這條堤壩採用以工代賑,同時發動民間捐資的做法,既可改善交通條件,又可讓廣大災民通過做工,有尊嚴地獲得收入,養家糊口。
至於修築堤壩用的土,當時葑門、相門、婁門和齊門外都堆有大量太平天國戰爭留下的磚瓦屑,縣令動員了一百六十多艘船隻把磚瓦屑運來取土築堤。築完了堤,還種上了數千株楊柳樹,好看又可以加固堤壩;沒用完的材料,順便拿去修一修邊上葑門、相門、婁門外的官塘和驛路。
兩年後(1892年),大堤落成, 縣令親自前往驗收。從此,湖中大小船隻依堤航行,不再受風浪威脅。早已毀於戰火的斜塘市鎮,也因長堤的建成而重新恢復生機。
清代著名學者俞樾把縣令築堤的這件事完整地記錄了下來。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湖南滑州有陳公堤,
浙江杭州和廣東廣州有蘇公堤,
所以這座堤
就叫它「李公堤」吧!
(↑【清】李超瓊)
這位縣令名叫李超瓊。他曾寫過這麼一副對聯:
帝澤如春,看庭前草色蔥蘢,願境內都含斯意; 江城入畫,聽郭外潮聲澎湃,疑民間尚有不平。
這座長堤對於他來說,可能只是免除水患的措施;他一定不曾想像,一百多年後,這裡成了現代蘇州最繁華最有情調的一處所在。
也許百年後的今天,記住李超瓊的人不能算多 ;但「李公堤」的名字卻無人不曉。李超瓊用這樣的方式,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如今,當你漫步金雞湖畔,看著一百年前的李公堤、一百年後的文博中心,不知道你會不會把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
古人用筆,現代人用相機,為什麼不拍張照片共同記錄園區的成長?
給你一個春天,記錄城市的美景。
2016「文博杯」網路攝影大賽,
用您的鏡頭共同開啟
精彩綻放,春色滿園!
查看報名詳情,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半年前我做了這個決定,然後瘦了50斤……」
※慈禧雖然名聲不好,但她的一個決定,收復了160萬的領土
※99%的人一定不知道!這個人不經意的一個決定,竟影響了上杭一千多年……
※去年今日,杜蘭特做了一個決定,今天他又來了
※在26歲這年,我做的最明智的決定就是和你離婚!
※我國這個近1億人口的大省只有一所211大學,源於48年前的一個決定,後悔至今
※英國這位39歲的剩女受夠了找對象的過程,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
※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決定!
※中國近代最大的一個謊言,造就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決定
※德國人100年前的一個決定,再次改變了世界歷史!
※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此千古一帝,臨死前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影響千年,至今無人理解
※特朗普剛剛作出的這個決定,將令美國後悔50年!
※一秒鐘,他就決定叛變,卻在12年的堅持中,成了魔都最搖擺的王子
※1949年的中國,做了個大膽的決定,竟直接讓美國無地自容
※庫里從4千萬到2億,很多人忽略了:有個人為他做了一個決定
※這一百億美元花的太值了 印度終於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明智決定
※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忍了6年,這是要上天啊!英國一個小鎮的居民,最近決定對孔雀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