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見證影像中國的崛起——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綜述

見證影像中國的崛起——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綜述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將超過600億元,並有望在2017年超過美國。」


4月16日至23日,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成功舉辦。其間,多家機構及專家作出了上述預測。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440億元,穩居世界第二。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市場電影票房收入達到144.7億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欲乘東風放紙鳶,北影節的8天間,火熱觀影、創投合作、論壇交流……諸多電影要素聚合、碰撞,將中國電影的模樣清晰描摹,也映射出了中國電影的深刻變革。

見證影像中國的崛起——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綜述


4月23日,《滾蛋吧!腫瘤君》獲得「天壇獎最佳視覺獎」,導演韓延領獎。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閉幕。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攝


110年,從北京電影到電影北京

最熱門影片開票10秒鐘座位全部售空,4月1日北影節「北京展映」活動一開票,便迅速點燃了北京影迷的觀影熱情,實時點擊「購票按鈕」搶票的用戶,每秒達44000人。


影迷們所期待的正是4月8日至23日間,500餘部中外優秀影片的輪番上映。


事實上,這樣的「影迷狂歡節」,已經成為歷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尋常風景,人們用這種方式見證著一座影像城市的崛起。


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沙丹看來,北京正在經歷著一個從「被攝入鏡頭的北京」「作為故事背景的北京」到「電影城市北京」的嬗變過程。


電影於1900年左右進入北京,時值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義和團事件》《中國教會被襲記》《義和團在北京的屠殺》等早期影片以北京為取景地,在日本、英國、美國等國攝影師的鏡頭下,戰爭與苦難被影像記錄。新中國成立後,北京電影漸起生機,由老舍作品改編的影片《龍鬚溝》由北影廠出品,以此為開端,經至上世紀80年代後以王朔等人為代表的京味兒電影,直到2015年電影《老炮兒》的熱映,都說明了北京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京的產業鏈太好了。」北影節期間,《捉妖記》導演許誠毅頻頻為北京的電影產業鏈點贊,無論是前期取景還是後期製作,他都願意選擇在北京進行。


2014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佔北京經濟比重13.2%,僅次於金融業,成為首都經濟第二大支柱產業。2015年,北京全市共有182家影院,銀幕1050塊,平均每2.1萬人擁有一塊銀幕,人均銀幕佔有量居全國第一。如今的北京,憑藉強大的電影資源和良好的市場環境,逐漸崛起成為中國新的電影製作中心。


440億元,市場蓬勃之後仍需冷思考


「電影市場」歷來是北影節的重頭戲,是國內外電影人摩拳擦掌尋求合作與商機的重要窗口。4月21日,電影市場項目簽約儀式在京舉行。共有65個企業和機構的49個重點項目達成合作,簽約額總計163.3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其中,項目創投板塊預示了未來幾年中國電影題材的趨勢。據統計,今年的「項目創投」板塊共徵集了674個項目,總數與往屆相比增加了219個。其中,愛情類作品佔25.3%,其次為喜劇類20%,劇情類17.5%,動作類11%。另外,科幻奇幻類較往年有大幅增加,佔比13.4%。

此外,新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也是電影市場關注的一大亮點,許多業內人士均看好VR等新技術在電影創作、特效製作、觀影體驗等方面對未來電影產業的影響。


在中國電影票房攀升440億元、創投製作方興未艾的背景下,北影節中,電影從業者也發出了一些「冷思索」——數量增加後如何提升?


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產業收入80%以上依靠票房,而好萊塢市場電影票房的收入僅佔三成左右,其餘七成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衍生產業。這種對比凸顯了中國電影市場結構的單一性以及消費投資熱點不足等問題。


在4月18日舉辦的「中國電影衍生產業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均認為「中國電影衍生品產業」是一座尚未被開掘的金礦。中影股份董事長喇培康認為,近年來,國內電影衍生品產業已悄然興起,並呈現出購銷兩旺的局面。

創造成功的電影IP、開發電影文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論壇中,眾多電影業界人士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思考。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尼躍紅說:「我們很榮幸在國內首先成立了電影衍生產品設計的專業方向,與中影股份一起成立了電影衍生產業研究院,想盡我們全部的力量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6萬銀幕,如何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引擎?


近年來,北影節紅毯上的國際巨星、論壇里的國際影人逐年增多,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電影的「朋友圈」正日趨擴大。


在17日舉辦的「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提出,當前電影業應以創新的精神推動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合作雙贏。


交流合作是激發本土創作的重要途徑。美國製片人、《卧虎藏龍》編劇詹姆斯·沙姆斯認為,全球觀眾反而更喜歡中國化的講故事方式。保持自己的表達方式對中外合拍片也是最重要的。


目前,中國有3.5萬塊銀幕,北美共有3.9萬塊銀幕,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認為,「按照這個勢頭,今年年底中國銀幕總數將超過北美。五年後,中國銀幕總數將達到6萬塊以上。」市場的擴大必然帶來電影市場創作團隊及電影行業的結構性變化——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有票房數據可查的95部電影中,新生代導演作品佔65部,票房佔比達48%,80後導演創造了20%的票房份額。與此同時,中國低齡觀眾群體也正在成為電影市場的主要消費者。可以看出,中國電影市場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在多場交流之中,中國電影人共同把脈了中國電影的問題與前景: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極速擴大,中國電影製作尚未滿足市場資本的需要,由此引起了資本的溢出,近幾年,中國買下了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的眾多片單。如何支持本土青年導演,培育中國電影新生力量就成為邁向電影強國的關鍵一步。


為此,北京電影節正著力打造電影產業孵化器,本屆北影節的一大突出特色就是加大對優秀電影項目和青年創作人的扶持力。設置「影評人推薦」單元、與戛納電影節合作設立「中國新影人基金獎」、與美國電影協會合作設立「MPA大獎」。多渠道發現、推介、扶持具有潛力的優秀青年影人。


「中國的市場毫無疑問已經變成了全球電影市場的一個引擎。」華誼兄弟影業CEO葉寧認為,推動這個勢頭的因素一方面來自龐大的觀眾群;另一方面來自電影中的中國故事。此外,金融、科技、互聯網等要素與電影市場的高度融合也是中國電影產業升級的優勢所在。


「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這句北影節標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而在不遠的未來,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時,希望我們可以更加自信地向世界發出一張請柬——「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中國電影。」


(光明日報北京4月23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 張景華 董城)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第五屆「蘭亭杯」書法大賽頒獎
首屆世界太極文化節 西藏斬獲9枚金牌
您可能感興趣

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攝影器材和數碼影像展開幕
華為聯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 新影像發展計劃全球起航
走進影院看大戲!附首屆國際戲劇影像展全國排片
七十餘年前的膠片影像:一組日軍侵佔上海公共租界新聞電影截圖
第十一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隆重開幕
古籍中的安南韓國琉球的影像
首屆「中國美好生活影像展」在北京啟動
「四海同心 影像絲路」中烏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在瀋陽開幕
攝影圖文集《彩色的中國:跨越30年的影像歷史》
歷史影像:毛澤東與新中國外交1
Yes廣州現場〉中國佛山「廣萊塢」微電影節暨《我愛佛山》微影像創作活動
微影像里凝結著醫者的仁心大愛——「第二屆全國衛生計生微電影節」獎項揭曉
中國最早的航拍影像:20世紀法國遠征軍航拍京津!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 以影像傳播中國聲音
2017「影像的力量」中國(大同)國際攝影文化展頒獎典禮舉行
罕見的「美國國家檔案館珍藏」影像記錄下「真實的中國抗戰歷史」
華語界青年電影佳作與新銳力量在此集結 | 第12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新銳提名揭曉
八十年代中國的純凈影像!
第四屆「影像上海」即將舉行,把新一代影像藝術家推向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