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為400年忌辰,塞萬提斯的存在感為何如此微弱?

同為400年忌辰,塞萬提斯的存在感為何如此微弱?

2016年4月23日既是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也是塞萬提斯逝世四百周年。


但是今年,在莎翁輝煌光華的輝映下,塞翁的形象卻顯得格外黯淡。


從中國到西班牙:被淡化的塞萬提斯

今年4月23日既是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也是萬提斯逝世四百周年。


毫無疑問,他們筆下的作品都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巧合的是,他們也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並且去世時間都是1616年4月23日——那是歐洲文壇最黑暗的一天。為了紀念兩位偉人,現在4月23日已成為「世界讀書日」。


但是今年,在莎翁艷麗光華的輝映下,塞翁的形象格外黯淡。


二十五歲的馬德里電腦工程師何塞·里瓦斯告訴英廣,一提到莎士比亞,他馬上想起了肯尼思·布拉納。他列出了自己知道的一系列莎劇,從《亨利五世》到《無事生非》,其印象統統來自電影。

與此同時,里先生從未讀過塞萬提斯也不知道今年正是本國頭號巨匠的四百忌年


「我感覺莎士比亞在英國真心受人愛戴,而塞萬提斯在這兒簡直被人無視。」兒童作家盧佩·埃斯特韋斯(LupeEstevez)說。


她上學時就讀過《堂吉訶德》,還發現它特好玩,這讓她吃驚不小。


「我不相信那個時代就能寫出這種東西。但我們對待塞萬提斯的方式太莊重,太老式了,比方說,它在電視上,在電影里,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的。這一代人因此誤解了它。我希望看到新的做法,能讓我們的孩子們喜歡它。」埃女士說。


「另一方面,《堂吉訶德》是一系列小的奇聞逸事。它根本沒有被翻譯成電影語言。」他說,「所有關於吉訶德的電影都想搞笑,結果統統地失敗了。」

當代西班牙人:讀《堂吉訶德》就像脖子上掛鉛球


另一位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特拉彼略認為,紀念規模上的差別,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因於塞翁和莎翁自身不同的特點,以及公眾與這兩位作家相關的文化體驗。


「的確,國家可以多做些事情來推廣塞萬提斯的作品,但事實上,莎士比亞是更受大眾歡迎的作家。」特拉彼略對英國廣播公司說,「他的作品在劇院里能演兩三個小時,而且天知道拍成了多少部電影。塞萬提斯也寫了不少作品,但最主要的就是《堂吉訶德》,一本厚達一千一百頁的書,你得跟幾千個腳註一起來讀。


特先生說,這部十七世紀早期的經典讀來不易。對當代西班牙人來說,讀《堂吉訶德》就像脖子上掛鉛球,結果很多人把塞萬提斯的名字跟負面的文化體驗聯繫在了一起。


「人人都說,他們知道《堂吉訶德》非常重要,但這種因為讀不下去而產生的國民挫折感是存在的。人民對此書有著複雜的感受。」他說,「每隔兩三年,他們就坐下來,說,這一次我要啃完它,但他們最多讀到第五十頁左右那個風車的故事就放棄了。」

CIS全國調查中心去年發現,只有五分之一的成年西班牙人聲稱自己讀完了《堂吉訶德》全書,其中還有一半的人對堂吉訶德的真名沒有作出正確的反應——


在小說的最後一章,打了敗仗的堂吉訶德大病一場,醒來後宣布:「各位好先生,報告你們一個喜訊:我現在不是堂吉訶德·台·拉·曼卻了,我是為人善良、號稱『善人』的阿隆索·吉哈諾。我現在把阿馬狄斯·台·咖烏拉和他那幫子子孫孫都看成冤家對頭,覺得荒謬的騎士小說每一本都討厭,也深知閱讀這種書籍是最無聊、最有害的事。我現在靠上帝慈悲,頭腦清醒了,對騎士小說深惡痛絕。」(楊絳譯文)


沒讀完全書的人當然不知道善人阿隆索·吉哈諾是誰。


《堂吉訶德》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成長

二十世紀初,西班牙騎士堂·吉訶德來到了中國,1922年,林紓、陳家麟所譯的《堂·吉訶德》以《魔俠傳》之名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二十世紀上半葉,正值中國新舊文化交替之際,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的過程中,從西方文化里吸取了豐富的思想養料,以此審視和改造中國的社會現實。


此時,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登門,為中國的讀者帶來了精神上共鳴的資源。其文本的閱讀與思想的接受,直接影響了知識分子精英的社會理想與文化實踐。


魯迅兄弟在日本留學時已開始閱讀和收藏莎翁與塞翁的名著。1922年9月初日,周作人在《晨報副鐫》上發表文章《魔俠傳》,全面介紹了《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他以屠格涅夫的名論表達了對這兩部文學名著的理解:「這兩大名著的人物實足以包舉永久的二元的人間性,為一切文化思想的本源;堂·吉訶德代表信仰與理想,漢列忒(哈姆雷特)代表懷疑與分析。」所以,在當時知識分子在面對現實與超越現實的理想追求中,其言行均留下了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精神烙印。人們從經典文學人物的精神里找到了依附。


上世紀三十年代,堂·吉訶德受到了中國文化界的特別青睞,各個出版社出版了多部《堂·吉訶德》譯本,有關堂·吉訶德精神的討論文章也常見之於報刊,還出現了以此為內容的爭論,如魯迅在與創造社和太陽社的論戰中被稱為「文壇老騎士」、「Don Quixote一類的人道主義者」和「璫魯迅」。


一些作家在創作中直接將堂·吉訶德投影在作品中,表達了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理想,如曹禺、巴金等,典型形象有魯迅的阿Q。


抗日戰爭時期,堂·吉訶德成了「一個光榮的名詞」,激勵著人們走向抗日戰場,一些熱血青年以「堂·吉訶德」或「吉訶德先生的門徒」自稱,充滿了理想主義、浪漫主義、英雄主義的精神色彩。


今天


我們該如何紀念塞萬提斯?


如何閱讀《堂吉訶德》?


七幕人生說——


中文版音樂劇!

同為400年忌辰,塞萬提斯的存在感為何如此微弱?


演出信息


百老匯音樂劇


《我,堂吉訶德》


中文版首演


2016.05.20-2016.05.29


北京·保利劇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麥戲劇 的精彩文章:

這周就指望著……
您可能感興趣

女人的第六感為什麼普遍強於男性,甚至可以預知災難的發生!
張馨予上快本再次被冷落,存在感為0,謝娜被批勢利眼!
同是夾在兩位牛人皇帝中間,明朝隆慶帝的存在感為何比雍正低?
揭秘「日本黑幫」的江湖:身份敏感為何又必不可少?
求求你了,別再選那些存在感為零的包包了!真的OUT了!
以「肉彈」出道,斯嘉麗的性感為什麼與眾不同?
戳進來 | 求求你了,別再選那些存在感為零的包包了!真的OUT了!
禽流感為何會感染人類?這要從豬說起
語言組織很久,依然不敢開口|為什麼你總是存在感為零的局外人?
張鳳九的預感為什麼準確
「村長」和「家長」,特朗普存在感為啥高於古特雷斯
時尚迷都要追蹤的 4 位女性攝影師,以細膩情感為影像說故事
顏值超高的熱巴和他們都擦出火花,偏偏和這一位人氣男星cp感為零
《奔跑吧》,baby鄭愷的cp感為何不如鹿晗迪麗熱巴的CP
勃勃野心!晉取科舉狀元的他感為小官,後來竟雲升大帝
春季,流感為啥像黏皮糖一樣甩不掉?
韓媒:韓國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幸福感為世界最低水平
海賊王中最悲哀的組合, 果實撞衫實力堪憂存在感為零!
海賊王中最悲哀的組合,果實撞衫實力堪憂存在感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