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鏡頭法國記者鏡頭中的50年代中國
1948年12月初,被譽為「新聞攝影之父」的法國攝影記者布列松曾作為《生活》雜誌特派記者飛抵北平,記錄了新舊政權交替之際的中國。他的攝影集《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於1954年出版,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親自為該書撰寫序言。
當他1958年再次來到中國時,正值另一個歷史轉折點——「大躍進」,他再次用鏡頭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中國。彼時,中國新聞攝影界正提倡「加工」、「擺布」的方法,布列松提倡的現實主義拍攝手法——不干涉拍攝對象、抓拍、尋找典型瞬間等,並不為中國記者所理解。
當半個多世紀過去之後,我們再次觀照這些照片時,各位看官有何感受呢?敬請留言發表評論!
1.北京景山公園,觀看「除四害」宣傳的老人。
2.在上海工人文化館,每周日約有1萬名工人前來打乒乓球,下棋。
3.新疆烏魯木齊的街頭
4.北京街頭,小朋友們參觀學習。
5.1958年,北京的街頭。
6.上海曹陽的供銷社。
7.一位教授在景山公園備課。
8.敲鑼打鼓送捷報的人們。
9.農民在地里幹完農活,還要去自建的熔爐里鍊鋼。
10.北京,在國有農場學習參觀的人們。
11.北京—遼寧的火車旁邊的麵條攤子。
12.修建三門峽水電站的人們。
13.第一次看到電視時人們驚訝的場景。
14.少先隊員在大街上分發蒼蠅拍以除蠅害。
15.天安門廣場上參加建國9周年慶典的小學生。
16.北京街頭,賣蟈蟈的農民。
17.瀋陽街頭的標語。
18.北京,在天安門廣場的人們。

※鏡頭中的80年代中國彩照
※歷史鏡頭:鏡頭定格了80年代的中國
※鏡頭下的80年代中國
※美國人鏡頭下80年代中國
※歷史鏡頭:40年代的中國老照片
※英國記者鏡頭下的1945年的中國
※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80年代活力中國
※第一批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用鏡頭記錄80年代中國
※鏡頭下的記憶:80年代的中國
※鏡頭下:80年代的中國農村
※德國記者鏡頭下的1959年的中國!
※日本人鏡頭下的80年代中國
※鏡頭下:記錄90年代的中國式婚禮
※鏡頭下:70年代的中國民兵
※120年前英國女人鏡頭裡的中國
※歷史鏡頭:1987年的中國經典老照片
※第一批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用鏡頭記錄下80年代的中國!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80年代的中國
※鏡頭下:上世紀50年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