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文王如果長壽,秦得天下我看懸!
趙國雄主如果能像秦昭襄王一樣長壽,秦得天下我看懸!
你們覺得呢?歡迎各抒己見!
趙武靈王是一代雄主,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使趙國領土幾乎翻倍,而且周邊威脅被各個擊破,成為北方草原霸主。然而成為中原霸主的夢被他兒子實現了,趙國成為六國之首!
然而這次雄主只活了42歲,好比秦孝公,秦惠文王,如果能像魏惠王,秦昭襄王一樣,強秦又有多少機會?
@呉亪龝憴:差異,古時作戰,比的不是雄才,比的是國力,秦有巴蜀糧倉 關中平原,趙地有什麼,這也是長平兵敗的軟肋
@戰神騎劫: 國力是雄才創造的,長平兵敗是趙國決策的失誤,不是國力
@呉亪龝憴: 回復 戰神騎劫 :你知道40萬人作戰,需要多少後勤嗎,幾年的糧草從哪裡來?
@戰神騎劫: 回復 呉亪龝憴 :趙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
@戰神騎劫: 回復 呉亪龝憴 :秦國所謂的巴蜀當時是流放犯人的不毛之地,漢中江漢平原的物資運送到上黨那是妄想。唯獨關中河東算是秦國的糧倉。而且趙國與中山齊魏燕作戰從來沒有缺過糧,長平一場六個月的戰爭憑什麼缺糧?
@danfeng0523: 回復 戰神騎劫 :趙國山地多,耕地嚴重不足,又和北方胡民接壤,所以趙武靈王才改革胡服騎射,而不是像魏國秦國齊國那樣進行土地制度改革
@great自由高達:趙國軟實力不行,胡服騎射說到底有點像洋務運動,國家換了個外殼,周禮下的腐朽本質沒有改變。
@fox2222cn1: 誰告訴你趙國尊周禮了?趙國是人口稀少好不,耕地也不足,屬於半農耕社會,但是在制度上並不差。三晉中魏國人多卻是四戰之地,韓國地盤小,趙國人口少,三晉輸在三分上而不是制度上。要是沒有三家分晉你看秦有活路沒?
春秋戰國時期首先廢井田開阡陌的是晉國,實行郡縣制的是楚國,耕戰一體也是晉國搞的,魏舒方陣毀車為行。禮崩樂壞的始作俑者就是晉國,看看春秋晉國滅國有多少?你以為是靠著周禮嗎?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從一開始唐叔封晉玩的就是擴張與改革
@aljlbj: 拋開其他因素,拼硬實力,秦國有關中、巴蜀兩大糧倉,還有都江堰,鄭國渠兩大水利工程,再加上當時秦國算是人口最多的諸侯國,秦人有耕戰傳統,相持階段,屯糧也比趙國厲害,長此以往,肯定趙國先被拖垮。
@潯州四少:上蒼若假孝公二十年光陰,五年定巴蜀,五年施計然,十年金戈鐵馬統天下。
看來沒有連續的雄主是真的不能統一六國的,秦國是巧合還是必然?
@house月滿西樓3: 回復 Angel_Asura :個人覺得還是帝王教育在起根本作用。。。自獻公以來,秦國歷代國君都把東出作為根本國策,一代一代加以灌輸,因此每代都抱有擴張之志。相對於楚國戰略的東西搖擺,趙國重割據,燕國重偏安,齊國則滿足於守成跟貪圖小惠
趙國再努力,秦國實力也超趙國,毋論領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何況秦國本身就是個耕戰一體的戰爭機器。。。。。。。要知道,秦國是全面弱楚成功的基礎上才開始對趙國真正動手的,彼時秦國佔有漢中,關中,南陽盆地,巴蜀糧倉等眾多肥沃地區,中國優良耕地已經幾乎全被秦國佔有
Angel_Asura: 然而趙惠文王時期秦十年不敢犯趙!如果再有兩個十年,局勢逆轉倒不好說,長平一戰或可免,畢竟趙是最後一個能對秦的統一之路構成威脅的東方強國,不是嗎?
秦國已佔有九州領土的三分之一強,趙國想徹底打碎秦國的東進決心,唯有跟所有諸侯全面抱團,一致抗秦。。。。。。韓國基本上已被秦國挾持只想苟延殘喘不想出力,魏國趙國即使拼了小命打幾個勝仗,也無法在中原扭轉局面的。
@蘇念寒nh:趙惠文王可算不上雄主,秦國的強大是全方位的,趙國只是做了軍事改革。
趙國的軍事改革可不是簡單的體系改革跟服裝改變,胡服騎射最終改變的是社會民風跟公眾意識形態。。。趙人從此以騎馬射箭為榮,崇武好戰的強悍不屈性格得以形成風氣
趙人農時為勞工百姓,戰時可迅速成為士兵投入戰鬥且素質得到保障,跟耕戰一體的秦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跟秦國的體質不同的是趙國更倚靠民眾意願而非法律條文。。。。
趙國的改革雖不如秦國全面徹底,跟秦國有劣勢不假但也有獨特優勢。。。。秦軍多以青壯年為徵求目標加以訓練而成且人人為軍功榮譽拚命力戰不畏死亡,耕、戰是兩個不同群體,這是秦國優勢;趙人農時為務工百姓戰時為士卒殺敵一旦軍力受損農事也會受嚴重影響,這是趙國劣勢。
跟秦國君的鐵腕強勢相比,趙王最大的毛病就是耳根子太軟經不住挑撥。。。。另外秦國在趙惠文王在位時之所以不侵趙國,還有個根本原因是秦國此時目標還在楚國身上,不可能主動搞兩線作戰。。。。此時秦國在漢中黔中動作頻頻不斷得手,對楚國已形成北方西方兩面夾攻之勢,尚不會對趙動手。。。。對趙的軍事行動基本在武安君白起攻破郢都逼屈原跳江之後,此時楚都東遷壽春,對秦已喪失全面優勢不再構成威脅
@少年中國派:我覺得六國滅亡的原因孫老師在大秦帝國書中闡述的很清楚了,幾乎是治國策論,這也是大秦帝國不同於其他小說的根本。趙12代國君,政變11次,從未正常交接過。
@_靈均_:秦國變法最徹底,建立了當時效率最高的制度體系,這是趙國沒法比的
@曌禹:趙惠文王算一個有能力的老闆,但本身在戰略眼光上的欠缺是無法用時間來彌補的,這一點從他被秦國戰略挾制,秦趁機打垮楚國的事實上就能看出來。在趙惠文王時期,他搭建了很好的領導層,宗室,賢臣,猛將他都有,但這樣的頂配卻沒有定下長遠的戰略方向,這是和秦國最根本的差別之一。至於內政方面,那趙國更是差了秦國一個檔次。不管趙惠文王有多長壽,估計都很難彌補他自身在這方面的欠缺。
@SW707488860:我覺得趙惠文王只是守成之君,你應該說趙武靈王晚出生30年,或者長壽點,我覺得秦得天下可能困難點。
發現商業背後的地理邏輯 呈現地理之上的商業奇觀
中國商業地理 | 作者:Angel_Asura |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