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節的傳說,你到底曉得幾個?
傳說總是令人神往的
這些奉節傳說你聽說過嗎?
聽夔妹兒來給你擺一哈
歡迎補充~
夔門
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裡,見前面高山阻擋,洪水前去無路,倒退不能。於是他揮動長鞭,驅趕一頭開山劈路的神牛,去撞擊那高高的山峰。神牛向前衝去,角撞彎了,可是山岩上沒有裂縫。於是大禹揮起開山斧,一斧劈下,只聽咣當一聲,只砍下一尺來深道縫隙。大禹飛舞開山斧,不停地開山,結果,雙手虎口震裂了,開山斧把折斷了,但高峰只劈開尺來深。大禹不氣餒,決定重新鑄斧。他找來當地的一些石匠、樵夫、獵人,向他們了解情況。大家也給大禹想辦法、出主意。大禹鑄就了一把新的開山斧,然後集中眾人的智慧,把山上的樹木點燃,在山上燒起滿山大火。火苗猛撲岩壁,烈焰衝上九宵,岩石變成火紅。這時,只見大禹揮動大斧,一斧之下,天崩地裂,將高山劈成兩半。就這樣,高山裂開了,形成了夔門,也就是今天的瞿塘峽。
小寨天坑
傳說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蜀漢軍隊七十多萬人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補給困難,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兵敗如山倒。
劉備乘夜突圍逃遁,從湖北逃至興隆境內,被吳將孫桓部步步緊追,幾次都差點被擒。駐守在此的土地神見劉備險象環生,念他重情重義,為義兄報仇心切,才走到如此絕路,有心助他脫困。只聽一聲震天巨響,霎時飛沙走石、天動地搖,一個偌大的天坑出現在他身後,給了劉備充足的時間,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今白帝城)。
竹園鎮
相傳明末張獻忠領著農民起義軍打到竹園這個地方,已是人困馬乏。很多士兵矛尖斷了,刀也鈍了,戰鬥力銳減。張獻忠本人的坐騎也跑掉了馬蹄鐵,隊伍不得不停下來休整。但那時的竹園地界人家很少,還沒有形成集鎮,就連莊戶人家也因為聽說張獻忠殺人如麻,都紛紛逃到深山躲避,沒有人為張獻忠的隊伍幹活。隨軍鐵匠也因找不到材料,無法為士兵修理武器,也不能為戰馬換馬蹄鐵。
正無計可施之時,幾個士兵在崔家河邊看見一個十來歲大小的孩子在岸邊抓魚。只見那孩子在地上隨手抓一把,在手心裡吐一口唾沫,接著往河裡砸去,河裡便翻起一條魚來。再砸一次,又翻起一條魚,竟彈無虛發。士兵們正餓著,也想這樣抓魚,但走到孩子身邊卻怎麼也找不到彈丸。河灘上只有紅色的沙土並無卵石。士兵們問孩子是怎麼抓到魚的。孩子又在地上隨意抓一把沙土,往手心裡吐口唾沫,手裡的沙土竟變成了一粒堅硬的鐵彈丸,砸向河裡,河裡又翻起一條魚來。士兵們驚奇極了,把孩子帶到張獻忠營帳里報告。
張獻忠跟著孩子到河邊查看過,知道這河邊都是鐵礦砂,立即讓軍中鐵匠生起爐火,果然煉出鐵來。張獻忠在崔家河邊解決了軍備,十分高興,打算獎賞那個孩子,卻怎麼也找不到了。張獻忠於是明白那個孩子其實是來幫助自己的神仙,於是下令士兵們沿崔家河一帶上下兩華里都插上竹枝,同時貼出告示,所有來此地煉鐵謀生的老百姓都可以受到保護,任何士兵都不得傷害百姓。起義軍走後,逃到山裡的莊戶人家陸續回到崔家河邊,看見告示,便放下心來。又按照告示上教授的方法用礦砂煉鐵,打造農具,耕種田地。很快沿河兩岸的竹子也發芽長葉,形成了一片竹林。於是人們便把這個地方叫做了竹園坪,建起了鎮子,從此安居樂業。
白帝山
白帝城這座山原來是個寶,有五條龍都想來搶這個寶。結果被子陽城那匹山脈的龍搶著了,其它四條沒搶到。站在遠處看白帝城的地形,也生得怪,其它四匹山脈都沒伸攏,不是被河擋住了,就是被溝隔開了,唯獨子陽這匹山就像一條龍的嘴巴張起把白帝城銜起的一樣。所以人們把白帝城這個地形叫作「五龍捧聖」,或「五龍搶寶"。
傳說當時五條龍搶寶的時候,飛龍見紫龍搶到了不甘心,硬要犟起去把寶爭奪過來。它這一爭不打緊,那兩匹山脈就要合攏來把水堵起。百姓們見山脈直往攏頭長,一長攏,洪水就要淹天,洪水淹天那得了呀!都齊心合力來挖山。但白天不管挖多少,晚上一下就長攏去了。結果神女就給人託了個夢,說這樣挖不行,要把挖的土石方用金斗印,銀斗量後再倒在邊上去,這樣山才不會再長攏來。結果人們按神女指點的辦法去挖山,山脈晚上再不長攏來了。後來為了鎮住那條飛龍,不許它再去搶寶,免得山脈長攏後去把水堵住,所以就在飛龍七寸子那個地方修了一座廟,叫飛龍寺。
黃金洞
公元前221年,秦國趁蜀國和巴國發生戰爭之機,派大將司馬錯南下,司馬錯滅掉川西的蜀國後揮師劍門關,直取長江中游的巴國,一路勢如破竹。巴國破,巴人王庭在湖北巴東縣遭到秦兵的追殺,落荒逃進山野岩洞中,秦兵立即將洞口封死,巴人只得不斷往裡鑽,希望絕處逢生。走了數天,終於鑽到黃金洞附近看見一絲曙光,當他們歡呼著跑到洞口時,卻絕望地發現灑下這些許陽光的洞口遠在遙不可及的山頂。洞身是千米絕壁,洞下,是萬仞深谷,巴人困在山腹,進退不得,只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用赭石寫下了他們的不醒,以傳後人,然後全體在洞中殉難,巴人也隨即在中國各類史書上神秘消失。黃金洞無意間成為了一國之墓,整個民族的墓志銘。
瞿塘峽中的黃金洞(資料圖片)
長龍山
據民間傳說,秦始皇為一夜鞭山入海,用趕山鞭將原在陝西的長龍山趕往瞿塘峽,欲堵住長江水,把四川變成西海。那天晚上,秦始皇奮力揮動趕山鞭將長龍山趕到奉節縣公平境內時,揮鞭的聲音突然被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聽見了。觀音為了不讓百姓葬身水底,就駕祥雲來到奉節縣公平鎮境內,"喔喔喔"地假裝雞叫,其實天並沒有亮。秦始皇聽見雞叫後,無奈地在"長龍"背脊上狠狠地抽了一鞭,將其定住成了現在的長龍山,留下了"斬龍埡"、"雞鳴店"等遺迹。至今,距長龍山頭兩公里遠的西邊山脊上有一個馬蹄形埡口,據說那就是秦始皇留下的鞭痕。
遠眺「斬龍埡」
天仙觀
據傳聞,公平鎮天仙觀始建於明朝時期,是為戰國時期朝廷發生內亂,手握兵權的王莽欲將篡位,將繼位不久的漢平帝劉秀追殺到白朗山一帶,平帝之姐天仙公主為輔佐漢平帝江山,與朝中另一位大臣王英聯手將亂臣王莽收服。追殺中,天仙公主中箭身亡,人們將她葬於此觀,故得名天仙觀。
文峰塔
此塔始建於明朝末年,由當時夔州府所轄各縣籌銀而建。據傳,在建此塔之前,夔州府所在地的長江北岸,連年遭受洪水災害,只要烏雲頂方向有烏雲升起,必遭災無疑。每當烏雲升起後不一會兒,就會有瓢潑大雨傾在江北一線,山坡上的莊稼就受到毀滅性沖刷。據說,那是烏雲山背後的一條名叫烏龍的妖龍在興妖作怪。
於是,當時的夔州府官便號召所轄的子民,每戶捐銀一兩,歷時三年,將此塔建成。寶塔建成後,那條烏雲被鎖住了。從此,隔江相望的長江北岸一線連年風調雨順,烏雲頂不但再沒有烏雲升起,反而在過去烏雲升起的地方常常能看到一片片祥光瑞彩。自此,使夔州又添了一處「文峰瑞彩」的勝景。
灧澦堆
灧澦堆,系原屹立在瞿塘峽口江心的一巨礁,那就是著名的「群龍翻地軸,一象塞大門」的灧澦石。滾滾川江水流經瞿塘峽口被灧澦石阻擋,形成巨大的迴流,故稱:「灧澦回瀾」。
相傳瞿塘中有一條夔龍,兇猛異常,只要它動一動,水就漲三尺,只要它抖一抖,浪就高三丈。當年,大禹治水來到三峽,見夔龍如此猖獗,就用九天玄女娘娘賜給他的鎖龍圈將其鎖在瞿塘峽的峭壁下。夔龍不服,搖頭擺尾,將瞿塘峽石壁拽得搖搖欲墜,大禹就去求女媧娘娘煉成一顆神化石。女媧娘娘用手一指,那神化石落入江中,將那夔龍鎮壓在瞿塘峽口。從此,瞿塘便聳立起一堆巨大的礁石。
夔柚
相傳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窩居夔州流花澳之草堂鄉時,正逢大旱之年。當時夔州田園荒蕪,滿山雜草亂石,人民生活極端疾苦。杜甫見此情況,每每疾書當地知府,為民請命。誰知當地府台徑直將他的奏章退回,不予理睬。
傳箋的書童,深知杜甫為民之心,不願將退回的奏章再交給杜甫。在他返回途經城東郊的大菜園時,找了一個小土坑,向看菜園的老農取火,將奏章放在小土坑裡燒了,日長天久,當老農得知其中情由,對杜甫倍加敬仰,而對被焚燒後的紙灰也更加愛護保重。為了不讓風將紙灰吹得四處飄零,老農便用土將紙灰履蓋起來。這樣,焚燒奏章的小土坑,就成了一個小土包。
後來,有一天老農找到柚樹苗一支,栽種在這個小土包上。不幾年這柚樹就長得枝壯葉茂。又是幾年過去,老農不幸身染重病,卧床不起。無奈家道清貧沒有銀錢去尋醫討葯,急得他老伴成天守在床前啼哭。說來也怪,一天夜間,柚樹忽然開滿了銀花,從峽口飛來一群群金蜂玉蝶落滿枝頭。
當蜂蝶飛去,滿樹結下了無數金果。老伴摘下金柚,送至老農床頭。當老農吃了金柚,頓時病好了一半。他老伴又摘了些金柚,在街上換來銀錢,給老頭抓藥治病,不多時老農的病竟全好了。從此,老農更加喜愛這棵柚樹。他想:定是杜甫愛民之心,感動了天靈,上天派下金哥玉妹,受香粉於花蕊,灌瓊漿於果內,所以金柚才這般香甜。這福分我不能獨得,要大夥分享。於是,他除了百般愛護保重母樹外,還精心移植了千萬棵柚樹苗,分給峽江兩岸貧民栽種。自此,夔府柚子就流傳下來了。
魚復縣
「江水倒流三千里,屈原死在魚肚裡。」這一個感人至深的傳說,在奉節民間流傳至今。
戰國時候,愛國詩人屈原憂國憂民,主張聯齊抗秦,以保楚國,卻受奸臣陷害,進貶官放逐.後來楚國被秦國侵吞,他悲憤至極,便投湖南汨羅江而死。
汨羅江有一條神魚,十分欽佩、同情屈原,便張開大嘴吞入屈原的屍體,從汨羅江游經洞庭湖,然後進入長江,再溯江而上,準備將屈原的遺體送往他的故鄉秭歸。當神魚游到秭歸時,百姓們擁到江邊,失聲痛哭。神魚越發受到感動,也跟著淌下淚來。淚水模糊了神魚的視線,一不留神,游過秭歸後還繼續往上游,直到撞著了瞿塘峽的灧澦堆,才猛然醒悟。此時,神魚已是精疲力竭,當地百姓紛紛涌到江邊,向它投粽子,神魚吃飽後,恢復了體力,急忙掉頭往回遊,將屈原的遺體送到了秭歸。
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遂將神魚從灧澦堆往回遊的地方,叫做了「魚復縣」。
後來,逢每年端午,人們就會在此劃龍船、包粽子,以此表達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這種世代相傳的古俗沿襲至今。
奉節
傳說,夔州府一個叫許尤的府台大人貪婪成性,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聲載道。一日,許尤在後堂清點他搜刮來的元寶,忽然手一滑,一個元寶掉進磚頭縫裡去了,許尤撬磚尋元寶,竟入劉備墓室,發現一燈柱上刻有"孔明燈"三字,燈柱下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許尤許尤,無冤無仇,無故開墓,罰你上油。"落款是諸葛武侯。時間不多不少,恰恰是五百年前的今月今日今時。
許尤出得墓來,一病不起,儘管請名醫無數,花錢財不少,總不見效。直至白帝廟的一個和尚給他送來一個寫作"油"字的單方,讓他給"孔明燈"上油,病方能見好。說也怪,上了油,病就覺得好轉一點,一天不上,病情就要加重。許尤把搜刮來的錢財全部買了油,連夫人的私房銀子都賠光了,但孔明燈老是上不滿,最後只剩下夫人梳妝盒上的梳頭油。等許尤誠心誠意、恭恭敬敬地把那點梳妝油添上以後,怎麼也上不滿的孔明燈一下子滿了。許尤喜歡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直朝孔明燈磕響頭。當他抬起頭來,目光恰巧落到孔明燈下的石碑上。原來罰他上油的幾路字不見了,卻顯出四個斗大的隸字--"奉公守節"。傳說奉節的縣名,就是取這"奉公守節"之意而來的。
奉節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古城
一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魅力之城
一座獨一無二的濱江之城
這些動人的民間傳說
更是給奉節披上一層神秘的外衣
它的魅力滲透人心
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攬勝抒懷
※這個周末,魔都讓你嗨爆的幾件事,儂曉得伐?
※十幾年陪伴,陳坤:董潔是我的,網友:我們早就曉得了!
※世事多滄桑,這些不為人知的歷史,你曉得幾個?
※未來半年 東半球最好的手機,你曉得是那幾款嗎?
※溫江人均有幾套房,你看看這個文章就曉得了·一個字,窮!
※毛澤東的女兒李訥,到底是不是書法家?看了就曉得
※那麼中國歷史上那些沒有傳位給本人兒子的皇帝,你曉得幾個?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您老了,曉得不?
※母親,昨天接到來信,一切都曉得了
※一到冬天就變黑臉!很多人不曉得!
※走路的15條益處,你曉得幾個?
※不說你不曉得,睡前這麼做,不出一禮拜,讓你青春20歲
※不曉得這些,你真的好意思說自己來過故宮?
※為啥多病的反而長壽?看完這個你就曉得了
※天底下實在有鬼嗎?看看7張有些恐怖的歷史老照片兒就曉得了
※聽說這些酒店在魔都搞事情,儂曉得伐?
※是不是真愛,睡一覺就曉得了
※李易峰 古天樂 胡歌,為什麼這麼帥,後來看了他們老爸照片才曉得緣由。
※都曉得這句話春乏秋困夏打盹兒又到了一天七八個小時已經不克不及饜足我們的時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