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面經常出現的土地爺是個什麼官?
其實不僅僅是西遊記,中國的所有古代的神仙出現的電視劇中,基本上都會出現土地公的聲影,以前的土地祠遍布中國,而今天我們只能在中國最富有的浙江,福建廣東地區才能普遍看到。以至於大家都對土地不怎麼了解。
一 土地是儒教神,也是道教神
《禮記·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陰氣也」 孔穎達 疏引 漢 許慎 曰:「今人謂社神為社公。」最早的徒弟我們管它叫做社公,因為當時的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的意思,社,地主也。——《說文》。
在先秦時期,儒道並沒有分家,但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的儒裡面有很多是研究長生術的人,這些人在今天人看來應該是道教。而在當時統稱為儒。
二 最早的土地不是小神
社神即土地神,相傳的社神有三個:另一說是后土,大神共工的女兒, 共工怒撞不周山之後,其女兒封為社神,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叫做后土。
便是現今非常有名的后土皇地只,又稱后土娘娘。她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她就是我們日常說的地母,也是道教的四御之一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一是句龍,《禮記·祭法》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千九州,故祀以為社」。
一是禹,傳說他勤勞天下,死後托祀於後土之神。大地生長草木五穀,養育人類,故被視為無窮力量的神靈。
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義。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時期社神地位極高,故「社稷」一詞通常作為國家的代稱,祭祀典禮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長官主持。
漢唐以後,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為「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
所以各地山陵園地,均有大社壇,這些社壇以後又演變為各種「土地廟」,社神也由顯赫的大神演變為明清小說中所描寫的猥瑣的土地老兒。
三 土地在道教神靈中是什麼地位
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為城隍 判官等)。
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城隍產生於古代儒教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
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
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
而土地就相當於村官,屬於基層幹部,所以才會在西遊記中被呼來喝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的微信公眾號:chincoo,以及其同名新浪微博






※西遊記里的土地公都怕孫悟空?盤點西天取經路上四種不一樣的土地!
※西遊記中最霸氣的土地是誰?
※唐僧在土地爺面前打官腔,原因何在
※西遊記里最牛逼的土地,不是火焰山那位!
※他們曾經生活在遍地都是地雷的土地上,現在這裡已經變成了肥沃的農田
※土地爺為什麼都長一個樣?
※黑土地和黃土地有哪些自然差異?
※滿清歷史上丟土地最多地方為什麼是東北那邊?你懂?
※白仙死了怪土地,土地爺哪能甘願蒙冤?
※滿清歷史上丟土地最多的地方為什麼是東北那邊?
※西遊記中土地公有很多,土地婆卻只有一個,一妻多夫?還是另有隱情?
※我為什麼給青海旅遊地產潑冷水?因為我深愛著這片土地!
※古代的土地與房產登記制度是什麼樣?
※大清朝的土地證,這東西值錢嗎?
※土地也可以是紅色的?東川紅土地,簡直就是大自然奇觀
※古代成為地主的土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西遊記中經常告密的土地公公,為何沒有妖怪敢殺,只因這強大背景
※民間故事:隨手給土地龕支了根木頭,沒想到土地爺就惦記上他了!
※這片神奇的土地,是茶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