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現實里玩合成器可能比想像的更 CHILL
所有圖片均為藝術家所有
去年年末的時候,來自阿姆斯特丹的創意編程、動態影像設計師桑德·施尼克(Sander Sneek)發布了虛擬現實的合成器「音圖」(Soundscape)。儘管從年初起,VR 產品開始層出不窮,但施尼克的合成器依然是虛擬世界裡的新星。當然,他也沒有因此就感到滿足,最近,他又給合成器配上了 CV1 頭戴顯示器(Oculus Rift CV1)和手部追蹤的體感控制技術(Leap Motion Orion),使得人們可以用雙手在虛擬現實里玩合成器。
「作品還在研發中,」施尼克告訴創想計劃,「去年,『音圖』出了一個技術演示,然後我就開始想把體感控制技術加入其中,它可以追蹤你的手勢。我相信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體驗從手開始。」
「體感控制研發最近剛發布了最新的 Orion Beta SDK,可以說是技術上的又一大突破,」他補充道,「這項新技術縮短了延時,範圍更大,同時在手勢捕捉上也更精確、快捷,特別是在複雜的背景和不同的環境燈光中識別度也大幅提高。把它和最新的 CV1 頭戴顯示器結合到一起能創造出驚人的音樂體驗。」
從施尼克的視頻來看,合成器的手勢追蹤看起來確實很牛逼,所有的動作都相當連貫,手指的觸感允許使用者能夠控制單塊集成電路的合成音符以及鼓點,從而改變濾波器的頻率和振蕩器的波形。
「通過手勢追蹤來操縱合成器並且改變效果非常有趣,」施尼克說道,「動動食指就能改變頻率、產生共振效應讓我(還有我的孩子)都玩得很嗨。這也是我設計它的初衷,通過有趣的方式玩音樂。」
「追蹤的技術相當準確,給你一種真實置身於科幻場景的感覺,」他補充道,「在裡面雙手是抽象全息的,這也是為了防止出現恐怖谷理論(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即當機器人與人類相像超過一定程度時,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之反感)。」
點擊這裡實時關注合成器的未來動向以及設計師的各種作品。






※SHAPE Lab 打造「金剛狼」 :可能是目前最輕便的觸覺外設
※Coros LINX 智能頭盔,它可能是騎行者最需要的設備了
※BIGMOM的一番話,註定她不可能成為海賊王
※對於NBA球員,現在可能是最好的時代
※OPT轉H1B,出境美國可能再也回不來
※Lady Gaga變正常了,可能是她出道最大冒險
※未來的飛機可能是這樣:連VR都配備上
※搞笑GIF圖:膝蓋破了也有可能是鍛煉身體的時候弄的
※用ATM機洗「假幣」真的可能嗎?ATM機是否存在識別漏洞?
※懶,還想美,倒也不是不可能(爺T力MAX)
※研究發現冥想可能改變人類DNA
※NASA泄漏的研究透露不可能的EMDrive引擎確實可以行!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良心的PS……
※iPhone除了變紅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別說,它還可能真有大動作…
※iPhone 8 可能成為蘋果增強現實理念的開端
※TA可能並不只是逼真的塗鴉……
※1Gear鄭重聲明:做完這個測評,身體可能弱的看不成大妞
※紐約爆炸與ISIS無關,但真正的恐襲可能發生在希斯羅機場?
※專家認為,NASA的EM科幻引擎結果可能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