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單臂刺死27個晶本鬼子 毛主席邀他赴國宴並拍手稱讚
1955年劉奎基被授少校軍銜。
在戰爭中,負傷對於一個戰鬥的戰士來說,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幾乎每一個存活至今的老兵們,沒有誰身上不是傷橫累累的,他們笑稱這是「光榮的印記」。這些傷痕,大到斷胳膊斷腿,小到彈痕刀傷,每一道都在向人們展示傷痕的主人經歷過的戰爭有多麼殘酷。負傷是平常的,但是在負傷後依舊能夠堅持戰鬥直至勝利,就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了。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樣一位偉大的戰士。
這位戰士的名字叫做劉奎基,他曾經獲得「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的稱號,是我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英雄。和其他戰士一樣,從加入八路軍的那一天起,傷痕就一直伴隨著劉奎基。在入伍僅僅18天的時候,劉奎基就在戰鬥中負傷。並且這不是小傷,是右臂殘廢。可以想像這個熱血的戰士在戰場上是多麼的拚命,才能用一隻手的代價換來生命。但是劉奎基的戰鬥生涯絕對沒有就此結束,在完成幾個月的複員以後,劉奎基又回到了部隊。而在歸隊不久的一次戰鬥中,他又被炮彈打傷頭部,差點危及性命。在醫院治療以後重回戰場的劉奎基,又再一次右眼負傷。接踵而來的負傷讓劉奎基不得不複員,暫時離開戰場。
對於普通人來說接連的負傷一定會將其熱情挫滅。但是對於劉奎基而言,這一次又一次的傷痛就是對他的考驗,他絲毫沒有畏懼,反倒越挫越勇,複員結束後第一時間回到部隊加入戰鬥。在1948年的山東周村一戰中,劉奎基又一次負傷,腿已經完全被打壞。但是作為連長的他,在負傷後並沒有撤退,而是躺在地上指揮全連,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在山東夏津戰鬥中,他高喊「發揚紅軍光榮傳統」的口號,帶頭沖入敵群,與敵人進行激烈的白刃戰,一連刺死27個鬼子兵,身上3外受傷。由於戰績卓著,被評為一等戰鬥功臣,名揚整個東津縱隊。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劉奎基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負傷無數。但是對他來說,這些傷及性命的傷痛不過是不痛不癢的小病。只要他還能動,就要上戰場殺敵,為了國家解放,為了人民幸福生活,自己的一點傷痛又算的了什麼呢?這位戰場上的勇士,在面對毛主席時,竟然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在於毛主席敬酒之時,劉奎基全然沒有說有關自己的一句話,而是說「代表軍隊的整體英模」敬酒。他這樣的措辭也讓毛主席大讚他為英雄模範。
劉奎基真的只是全心全意為了國家和人民而戰。在與毛主席喝酒時,明明有機會讓他飛黃騰達,但是他卻放棄了這樣的機會。這樣的戰士,正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