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宏亮瞻局|F-22「猛禽」現身黑海背後的海外部署困境

宏亮瞻局|F-22「猛禽」現身黑海背後的海外部署困境

>宏亮瞻局|F-22「猛禽」現身黑海背後的海外部署困境

F-22「猛禽」戰鬥機。 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一直以來,航母戰鬥群的部署情況都是美國發動海外軍事打擊的晴雨表。如今,F-22「猛禽」似乎也在扮演這樣的角色。


當2014年美軍決定對敘利亞境內的極端武裝發動空襲時,第一波進入的空中力量就是「猛禽」;就在當下的2016年4月底,4架次F-22又分別進駐黑海之濱的羅馬尼亞和立陶宛,如此激進的部署方式更像是一出表演——4架「猛禽」顯然做不了什麼,而在東歐局勢因烏克蘭問題持續緊張的背景下,這場表演的觀眾只能是莫斯科。

對北京來說,最直接的例子發生在2014年初,美軍第94戰鬥機中隊的12架F-22於1月中旬進駐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美國空軍發言人當時稱,這次部署是為了顯示「美國繼續致力於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和穩定,並且對相關威脅保持謹慎的震懾」。這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是針對中國於2013年底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回應。


本土永久性部署


可能與很多人的看法不同,儘管媒體一再渲染所謂F-22圍堵在中國家門口的「空防危機」,實際上這款戰鬥機直到今天,在海外連一個永久部署基地都沒有。目前所有的183架生產型F-22均部署於美國本土的7個空軍基地,其中5個為戰備部署。


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412試驗中隊裝備F-22EMD試飛機,它們將繼續進行一些後續的飛行試驗;位於內華達州內利斯基地的422試驗與評估中隊裝備F-22A,其任務側重於開發「猛禽」的新戰術。

位於弗吉尼亞州蘭利基地的第1戰鬥機聯隊是最早裝備F-22的戰備聯隊;佛羅里達州廷德爾基地則是部署「猛禽」最多的聯隊,共擁有55架F-22,它們隸屬於第325戰鬥機聯隊,該聯隊還肩負著培訓「猛禽」飛行員的任務;在2008年F-117隱身戰鬥轟炸機退役後,原裝備「夜鷹」的第49戰鬥機聯隊換裝「猛禽」,仍部署於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軍基地。


另兩個部署F-22的基地尤其值得關注。駐阿拉斯加州埃爾門多夫基地的第3戰鬥機聯隊位於東北亞前沿,可以直接對俄羅斯、中國和朝鮮構成威懾;夏威夷的希卡姆基地則是第154戰鬥機聯隊的「鷹巢」,臨時進駐沖繩和關島的F-22大多來自這兩個基地。


傳統的F-22臨時部署方式需要龐大的後勤支援。這促使一部分職業軍人開始探索如何簡化F-22部署模式。2013年,埃爾門多夫基地的軍官們就提出了一種新作戰概念——能夠向任何前方作戰地點迅速派遣「猛禽」,此概念的核心是量身定製的後勤支援組合,為每4架F-22配備一架專職C-17重型運輸機,後者將搭載F-22在海外部署時所需的所有維護材料、彈藥和地勤人員。該組合能在24小時內為作戰任務做好準備。


2013年夏,太平洋空軍的F-22就採用該部署方式從夏威夷轉場至威克島,希卡姆基地距離威克島足有3700千米,當「猛禽」在威克島降落時,幾乎無需再做任何準備就已經即時生成戰鬥力。


時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空軍司令赫伯特·卡萊爾上將對此模式非常讚賞,他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10年中潛在對手的反介入戰略之一就是威脅美國在日本和關島基地的兵力部署。對手大量的彈道導彈使得我們的應急計劃更加複雜,固定基地很容易成為目標,對策是你要把飛機放在不同地點,不讓飛機在一個地點停留太長時間,這就需要靈活機動的快速部署能力。」

東北亞圍堵


從所謂24小時部署新概念到卡萊爾將軍的分散部署原則,不難看出,破解F-22部署密碼的關鍵並非在本土的7個基地,而是貌似為應對各種突髮狀況的臨時部署。


F-22的首次海外臨時部署是在2007年,當年2月,12架「猛禽」從希卡姆基地飛抵沖繩嘉手納機場。美國空軍特彆強調了這次部署的地緣戰略價值:「這是美軍機動性的最新例證,我們必須通過保持機動性和可靠存在履行承諾,以及對整個太平洋地區負有的安全職責。」朝鮮方面顯然認為F-22針對的就是自己,還專門對F-22進駐日本提出了抗議。


在嘗到了五代機戰略威懾的甜頭後,F-22穿梭於東北亞的臨時部署逐漸常態化。從2007年至今,F-22以輪防的方式在日本部署9次,其中8次都在嘉手納,該基地也成為F-22在本土外到訪最頻繁的地方。除2007年的首次部署外,在嘉手納的其他6次部署分別開始於2009年1月、2009年5月、2010年5月、2011年1月、2012年7月、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


F-22最近一次部署到亞太是2016年1月,美國空軍這次沒有選擇沖繩。14架「猛禽」在沒有通知日本政府的情況下,就被派到了緊鄰東京的橫田基地。媒體普遍將這次部署行動與朝鮮1月6日的核試驗,以及1月16日蔡英文贏得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相關聯。

其實細心觀察即可發現,F-22在日本的部署極少是被東北亞的各種突髮狀況牽著鼻子走,而是完全有規律可循,這也表明美國空軍一直在耐心地為可能發生的東北亞的軍事衝突做準備。除2008和2015年外,F-22每年都會至少在沖繩部署一次,每次部署約4個月,一般為12至15架的規模。期間多會參加美日或美韓聯合軍演,演習時曾短暫進駐過韓國烏山基地。值得注意的是,9次部署行動的時間點均為年初或年中。美國空軍選擇氣候相對極端的冬夏兩季進行部署,估計有檢驗「猛禽」適應東北亞氣候環境的意圖。


在9次部署中,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2008與2015年「缺席」?2009年又為何在4月份剛剛結束部署後僅僅一個月便再次部署?「猛禽」在2008年雖然沒有到訪日本,卻在當年7月首次出現在關島。沖繩嘉手納機場和關島安德森機場是美軍早就確定的F-22臨時部署基地,在2007年檢驗了嘉手納的「接待能力」後,次年在關島首次部署順理成章。2015年的缺席則可能與年初在夏威夷的一次降落事故有關。至於第二個問題,2009年5月的那次部署應該是為了應對突髮狀況,朝鮮在5月25日剛剛進行核試驗,5天後F-22就出現在嘉手納機場,「肌肉展示」的意圖非常明顯。


「猛禽」首次進駐關島是2008年7月,但只呆了兩周,參加完「叢林之盾」演習後就撤回本土了。美國空軍後來承認,處於熱帶的關島在7月非常濕熱,導致F-22部分機載系統失效——看來在冬夏實施海外部署的確起到了發現問題的作用。F-22之後又在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到訪關島,部署時間均長達3個月,3次部署的規模也是12至15架。


F-22此後足有4年時間都沒再來關島。直到2014年6月,6架F-22為了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對抗-颶風2014」聯合演習,才中途經停安德森基地。當年9月,參加「勇敢之盾-2014」演習的F-22也曾在關島起降。

中東與歐洲


2014年9月22日,「猛禽」終於在敘利亞迎來首戰。考慮到敘利亞擁有比利比亞和伊拉克完善得多的防空體系,卻又不足以對F-22構成實質性威脅,美軍選擇這裡來回應外界長期對F-22無所作為的質疑,可謂用心良苦。


F-22首次進駐中東是在2009年12月,來自蘭利空軍基地的6架「猛禽」被部署於阿聯酋宰夫拉機場,該基地距伊朗邊境只有321.8千米,具備超聲速巡航能力的F-22隻需5分鐘就能進入伊朗領空。


2013年5月,5架F-22連同B-1B戰略轟炸機從阿聯酋一起轉場至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並計劃從這裡起飛對敘利亞發動空襲。然而,普京的斡旋最後挽救了巴沙爾政權。


自此之後,F-22在中東的「老巢」從宰夫拉轉向了烏代德。後者是美軍在中東地區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聯合空戰指揮中心。該基地擁有一條長達4572米的中東最長跑道,可同時進駐120架作戰飛機。這樣現代化的大型空軍基地可以更好地為「猛禽」提供部署保障。


令人意外的是,儘管F-22研製時主要針對的就是歐洲戰場,可該型機直到2015年才首次被部署到歐洲——如果沒有烏克蘭危機的話估計還要無限期推遲。為了向俄羅斯展示肌肉,並對東歐盟國「表決心」,4架F-22於當年8月底進駐德國施龐達勒姆空軍基地,隨後在9月中旬飛往波蘭瓦斯克參加了北約軍演。


F-22最近一次海外部署也是在歐洲,2016年4月,來自廷德爾基地的12架「猛禽」進駐英國萊肯希思機場。4月25日,其中的兩架歷經3小時飛行抵達羅馬尼亞米哈伊爾·科格尼查努機場,這是F-22首次進駐黑海地區,它們在當天參加完演習即返回英國。兩天後,又有兩架「猛禽」飛至立陶宛希奧利艾機場,同樣是在當天演習結束後返回英國。


從F-22在歐洲的部署來看,儘管規模不大,甚至還被俄媒大肆嘲弄,但其隱藏在政治宣示背後的實戰意義卻不容忽視。該型機最初設計時的作戰模式就是從英國起飛,高速穿越法國後在中歐爭奪制空權。如今俄羅斯與西方對抗的鐵幕已經從中歐推到了東歐,戰時如果直接將「猛禽」部署到德國或者東歐,距離火線太近。但如果部署在英國,以F-22的作戰半徑又無法直接支持在東歐上空的作戰。


由此推測,無論是飛往立陶宛還是羅馬尼亞,美軍都在驗證一種新的部署方式,即從英國起飛轉場至東歐前沿機場,執行完作戰任務後再迅速撤回英國。該模式的關鍵在於確保東歐機場的安全,如果北約能夠在波羅的海至黑海一線頂住俄軍進攻——儘管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部分前沿機場遭俄軍火力重創,但由於該地區的機場密度非常大,且臨時進駐的F-22並不需要完善的保障條件,此時「猛禽」仍有可能維持空權。


而如果東歐被俄軍迅速佔領,則F-22的戰場就還是最初計劃中的中歐或西歐,從英國起飛直接就可以投入空戰。如此看來,與東北亞的「本土-島鏈」二級部署體系相比,歐洲的「本土-英國-東歐」三級部署體系的戰場彈性要更好一些。


威懾大於實戰


F-22至今無法在海外實現永久部署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作為具備隱身性能的第五代戰鬥機,F-22的維護保養高度複雜。美國國防部的測試報告顯示,F-22每飛行1小時要接受30小時保養,費用高達4.4萬美元,而F-15的每小時飛行平均費用只需3萬美元。從F-22每次海外部署不超過4個月來看,其機體隱身塗料採用日常簡單維護的有效期很可能也就4個月,雖然比上代隱身戰機F-117和B-2每次任務後都需要全面維護的情況好很多,卻仍然會限制該型機每次海外部署的時間。


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將海外基地的維護水準和保障能力提高到足以讓F-22「安家」的水平就行了。然而,這顯然需要更多的基地建設和運行資金,美國空軍正面臨冷戰結束後最嚴重的預算削減,導致其近年來在擴建海外基地方面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


此外,即便解決了預算困境,在前沿基地永久部署F-22的戰術價值也值得商榷。日本和卡達也許可以分擔嘉手納和烏代德基地的擴建資金,但這些基地均直接暴露在潛在對手的反介入火力下。伊朗的彈道導彈可以在瞬間將烏代德和宰夫拉炸成火海;中國、俄羅斯,甚至朝鮮的遠程打擊能力就更不必說了。


美軍對這樣的現實風險看得很清楚。因此,自「空海一體戰」概念提出以來,美國海空軍在加強太平洋方向軍事部署的同時,卻削減了在第一島鏈的人員和裝備。沖繩是美軍在第一島鏈最重要的軍事樞紐之一,其在戰爭爆發初期必然會遭到敵方毀滅性火力打擊,在此永久性部署F-22風險極大。


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是目前美軍建設的重點。然而,隨著對手遠程打擊能力的飛速發展,以關島為核心的第二島鏈也不再安全。美國海軍在這裡加強核潛艇部署還可以理解,畢竟核潛艇有天然隱蔽優勢。可安德森機場卻是十分脆弱的,這也是美國空軍對升級安德森機場熱情不高的重要原因。


F-22主要承擔「踹門」與爭奪制空權雙重任務。如果美軍掌握髮動戰爭的主動權,F-22的威力無需懷疑,其可以從容自本土轉場至前沿基地,在對手領空執行自己擅長的作戰任務。而一旦對方先發制人,由於前沿基地被毀,從本土飛來的「猛禽」又將棲身何處?要知道F-22不是B-2,它的作戰半徑只有不到1000千米,如果沒有可靠的前沿基地保障,F-22不可能僅靠空中加油來維持戰區制空權。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與東歐的情況不同,東北亞島鏈上沒有大量的野戰機場,東北亞也沒有英國這樣相對安全的「轉場基地」,無論關島還是嘉手納,它們扮演的是英國和東歐的雙重角色,屈指可數的幾個空軍基地早就是對方決心摧毀的目標。


換言之,至少在東北亞,F-22的部署困境既不能靠前沿部署解決,也無法完全立足於本土。其頻繁到訪沖繩,戰術上的空權圍堵價值很有限,反倒是戰略上的威懾效果更明顯。


(「宏亮瞻局」繫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王宏亮為澎湃防務開設的個人專欄,力求在兼顧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時,在前瞻性、敏銳度上更上一層樓,每周一期,不見不散)

您可能感興趣

外媒稱黑海水底驚現40多艘「完整」沉船(圖)
海豚渾身發黑曝屍俄黑海海灘 當地人:石油泡的
瓮中之鱉:淺談俄羅斯黑海、裏海、波羅的海艦隊的困局
美國軍艦海豹突擊隊奔赴黑海 16國軍演箭在弦上
壓境俄羅斯?美國撐腰17國軍艦和大兵聚集黑海
俄羅斯海軍艦船在黑海海域與貨船相撞後沉沒(組圖)
「海上微風-2017」聯合軍演在黑海拉開帷幕
劍拔弩張!英媒:俄多艘潛艇部署黑海向北約示威
被美海軍稱為「大洋黑洞」 俄黑海艦隊月底下水新潛艇
被美海軍稱「大洋黑洞」 俄黑海艦隊月底下水新潛艇
1954年蘇聯黑海艦隊指揮官
黑海海底發現40餘艘古老沉船,殘骸均保存完好
美國等17國艦艇在黑海大規模軍演,俄羅斯偵察船不停的跟蹤
俄羅斯去黑海尋找失事民航客機,結果發現美國B-3殲擊轟炸機
美國空軍F-22戰機飛抵羅馬尼亞 首次進駐黑海地區
黑海中的白色戰役
【德媒聚焦】俄羅斯一架客機於黑海墜毀,機上92人或將全部遇難
美F22戰鬥機調往黑海秀肌肉威懾俄國,可惜俄國人看不見
黑海沉船「墓地」海軍艦艇 160多年前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