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花閨女」為何指代處女?原來是這個原因...

「黃花閨女」為何指代處女?原來是這個原因...

人們常把未婚的年輕姑娘稱為「黃花閨女」。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而能保持貞節。 黃花閨女,即指「處女」。


「黃花閨女」為何指代處女?原來是這個原因...


關於這一稱呼的起源,據宋高承《事物紀厚》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一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因故稱之為梅花妝或壽陽妝。這就是「梅花妝」。意思是: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里嬉戲。過了一會兒,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這時恰好有一陣微風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紛紛落下,其中有幾朵碰巧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汗水漬染後,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了臘梅花樣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皇后見了,十分喜歡,特意讓壽陽公主保留著它,三天後才將其用水洗掉。此後,愛美的壽陽公主便時常摘幾片臘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以助美觀。宮女們見了,個個稱奇,並跟著仿效起來。

後來,「梅花妝」又進一步流傳到民間,並受到了女孩子們的喜愛,特別是那些官宦大戶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們,更是爭相仿效。傳到民間,許多富家大戶的女兒都爭著效仿。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做「花黃」或「額花」。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黃花閨女」為何指代處女?原來是這個原因...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也喜歡用黃顏色在額上或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同時,「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所以,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而能保持貞節。 黃花閨女,即指「處女」。古代未婚女子梳妝時喜愛「貼黃花」,或用黃色顏料在額頭、兩頰畫成花紋,或用黃紙剪成花樣粘貼。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黃花」代表高潔的菊花,引申女子的貞節。


按以上的說法,這「梅花妝」的發明者應該是南北朝劉宋時的壽陽公主,然而,從古代的一些詩辭歌賦中,我們可以發現,貼花黃之風俗,早在北朝時就已經盛行,這從大家非常熟知的民歌《木蘭辭》中可以找到答案:「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關於貼花黃的風俗,還可以在其它一些文學作品中找到它的影子。南朝陳後主《採蓮曲》一詩中有:「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南朝梁陳間詩人徐陵《奉和詠舞詩》一詩中亦有:「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畫妝。低鬟向綺席,舉袖拂花黃」。

您可能感興趣

處女為什麼叫黃花閨女,古代處女竟是這樣評判的?
孫儷的閨女原來這麼大了!只是怎麼這麼黑?
為什麼稱未出嫁的女子為「黃花閨女」呢?竟是這一個習俗!
男人一旦疼起閨女來,就沒老婆什麼事了,是這樣嗎?
為什麼古代稱女孩子為「黃花閨女」?
原來除了熊孩子,還有這種熊家長…這個媽媽真是實力坑閨女…
親媽20多年來每天都在謀殺親閨女...
為什麼清白女子被稱黃花閨女?原因其實很簡單!
老公是個女兒奴,千方百計的要生閨女,這樣做就成了
你是個黃花大閨女,但也不值100萬吧?
「你和我兒子離了,就我家這個條件,分分鐘給他找個黃花大閨女」
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子為什麼叫「黃花閨女」?
為什麼清白女子被稱黃花閨女?原因其實很簡單
丈母娘要了18萬彩禮錢,把閨女害成這熊樣。
這裡有個黃花小姑娘,大閨女
越南女兵都是黃花閨女?打完仗回來就沒人要了,原因竟然這樣的
鄭愷說自己女友素顏12分,真不因她是Dior老闆閨女?
啥媽養個啥閨女
這幾位明星尷尬撞臉路人,鹿晗是女孩,趙麗穎是男孩,王祖藍這張照片是你的閨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