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讓人中毒的耐高溫細菌嗎?其實真相是……
點擊上方「綠松鼠」
獲取新銳、科學、綠色食品資訊
近日,來自日本的一則「耐高溫細菌致多人食物中毒」的消息令人震驚。據報道,日本八王子市內老年公寓的入住者食用外賣便當後,33人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因從患者和便當中檢出產氣莢膜梭菌,相關機構由此斷定為集體食物中毒。
當地保健所稱,產氣莢膜梭菌耐強熱,在鍋內燉煮大量咖喱燉菜時,即使其他細菌都被殺滅了,產氣莢膜梭菌也可能存活,由此導致了食物中毒現象,並由此提示民眾在室溫下存放食物需要多加註意。
看完這個新聞,松鼠君內心是拒絕的,說好的細菌不耐高溫呢?還能不能安安心心吃個飯了!
產氣莢膜梭菌是什麼?對人體有何傷害?它真的不耐高溫嗎?怎樣對付這些飲食中潛藏的健康危害?
帶著種種疑問,松鼠君請教了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
綠松鼠
產氣莢膜梭菌是什麼?
它是一種氣性壞疽的病原菌,會產生很多種毒素,這些毒素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阮光鋒
綠松鼠
高溫為什麼會難消滅它?
其實細菌耐熱通常也不會超過100度。新聞提到的是吃外賣,產生這種細菌的因素有很多種,比如加熱不徹底,運輸中保存不當,生熟的混合等等。耐熱也是相對於其他的細菌而言,它的芽孢不怕熱,但是,都是厭氧的,氧氣多了就活不了了。而且,即使有毒素,但毒素很怕熱,只要加熱熟透就不用擔心了。
不過要注意就是那種煮熟後用保鮮袋包著冷凍保存,然後下次拿出來吃又沒有加熱熟透,就容易食物中毒。
阮光鋒
綠松鼠
這種細菌造成的食物中毒會有什麼癥狀?
A型產氣莢膜梭菌所產生的腸毒素會引起食物中毒。潛伏期短,約6~24h,臨床表現為腹瀉和腹部痛性痙攣,較少嘔吐,一般不發熱,1~2天內可自愈。
阮光鋒
綠松鼠
如何減少或避免這種病菌的侵入?
和預防所有的食源性疾病的要求是一樣的,都是五個要點。
阮光鋒
預防食源性疾病五大要點
一、保持清潔。
餐前便後要洗手,做飯之前和過程中也要洗手。廚房用具保持清潔。廚房和儲存食物的地方要注意防蟲防鼠。
二、生熟分開。
避免「生」食上可能攜帶的細菌染到「熟」食上,案板、刀具、器皿分開。在冰箱內的生熟食品用容器或包裝袋密封,熟食放在上層,生食放下層。
三、燒熟煮透。
一般原則是煮開10-15分鐘,如果是大塊肉,比如雞,時間還需要長一點。
四、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也需要徹底加熱再吃才保險。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食物安全首先原料要安全。用清潔的自來水沖洗果蔬,食材要新鮮,變質的食材及時扔掉。
記住這五個要點的松鼠君瞬間安心了!感覺今天晚上可以吃掉兩碗飯啦~
點擊播放 GIF/66K
采寫 劉笑雅
編輯 劉笑雅
綠松鼠原創 請勿轉載
轉發告訴更多人


※耐高溫好養護的多肉植物,除了仙人掌,還有這些!
※耐高溫又好養護的多肉植物,除了仙人掌,還有這些!
※耐高溫耐摔打還高顏值?這樣的手機請給我一打
※夏季想賞花,這幾種耐高溫,暴晒,還好養
※宇宙中或有這樣一種生命體,能活百萬歲特別耐高溫,人類或能造出
※4種不怕被曬死的花卉,耐熱耐高溫,養花殺手值得入手!
※天氣越熱長得越好的耐高溫植物
※地球上最耐高溫、最耐溫差的動物,能在滾燙的水裡生活
※防霉、柔軟、不傷刀、耐高溫,這塊硅膠砧板顛覆了傳統
※大老虎難耐高溫的折磨,在瀑布頂端猶豫半天,突然做出這個行為!
※科學家發現一種病毒耐高溫強酸的秘密
※殲-20遲遲不上國產發動機?耐高溫材料仍然是過不去的坎
※為耐旱耐高溫生命力非常旺盛的瘤蕨點贊
※鈦金屬耐高溫?霰彈槍發射鈦粉,立刻變龍息燃燒彈
※俄特種兵裝備新戰衣:狙擊槍打不透 耐寒耐高溫
※耐高溫任何生物都弱爆了,100攝氏度對它只是常溫
※好拼!江映蓉耐高溫獻勁歌熱舞舞姿妖嬈 大耳環顯個性遭大叔粉求合影
※論耐高溫任何生物都弱爆,100攝氏度對它只是常溫
※秦嵐夏日拍戲難耐高溫 想妙招成功避暑眼神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