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倫敦市議會首位華裔女性競選者杜淑真
倫敦市長及市議員選舉倒計時一周。作為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競選倫敦議會的華裔女性,杜淑真(Merlene Emerson)集合了「華人」+「女性」這兩個在英國政治中「非主流」的關鍵詞,得到了眾多關注和支持。如今,選舉日在即,英中時報記者與Merlene相約,談談這次的參選心得和她12年的在英從政之路。
4月21日下午,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市政廳外,杜淑真(Merlene Emerson)步履匆匆,手上抱著色彩鮮亮的競選海報,滿臉笑意地跟記者打招呼:「我剛才在中國城張貼競選海報,那邊的中國商戶都很支持,真是感謝。」
投票日倒計時,競選活動進入了衝刺階段,Merlene也忙得不可開交。投票日前一周還有兩場關於移民權益的辯論會。4月19日,Merlene還組織了一場圓桌研討會,邀請ASEAN UK Business Forum中東南亞各國代表與會,就英國脫歐以及倫敦生活等議題聽取意見。Merlene說,這些代表對倫敦的住房、移民政策、客服態度等都有所反映, 聽取他們的看法很重要。
被問及最後一周心情是否特別緊張,Merlene微笑著回答道:「樂觀。」目前,Merlene在自由民主黨內的泛倫敦地區(London wide)議員候選人名單上排第三。這意味著,如果自由民主黨在5月5日的選舉中得票率超過10%,她就能成功入席倫敦市議會。
根據ComRes在4月初做的民調,自由民主黨的市長候選人得票率為7%。推算下來,自民黨議員候選人得票率為10%,正好達標;但YouGov在四月中旬的民調則顯示該數字有小幅下降。可見,Merlene與倫敦市議員的席位僅一步之遙。「所以我很需要選民朋友的支持,這是我最有希望當選的一次,」她說道。
Merlene曾在2008和2012年也參選了倫敦市議員。回憶起8年前的首次參選,Merlene表示當時可以在黨內上榜已經覺得十分幸運。而經過兩屆的磨練,她在黨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支持,排名也從第11上升到第5,直到這次的第3。
「我學到的是不放棄。從政是一條長路,不可能期待一蹴而就,因為這需要得到人們的信任。」 在Merlene看來,比排名和當選更重要的是對於選民的了解。在過去的四年里,她在住房方面做了大量調查工作,不僅熟悉了華人的想法,也對越南等東南亞裔的選民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數據分析來發現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代表他們。」
除了努力擴大選民接觸面,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造就了一個更好的時機。400多家中國公司在倫敦設立辦公室,每年10萬中國留學生的輸入,都提高著中國對英國的重要性。Merlene 告訴記者:「我覺得英國大眾已意識到英中的良好關係可以帶來的好處,如果有一個來自華裔背景的議員在議會做雙方的橋樑,這對於自民黨和倫敦都是很好的機遇。」
因此在Merlene的計劃中,若當選,她將關注經住房和城市規劃板塊,並加入倫敦市長管理下的London & Partners,促進倫敦與中國的進口投資和商業交流。
從政之初心:華裔需要更多代表
在期待這次選舉結果的同時,記者和Merlene聊起了她最初接觸政治的起點。
25年前,在新加坡長大的Merlene來到英國Kings College London讀法律,之後開始律師職業生涯。2004年,有著幸福一家五口的Merlene決定入英國國籍並加入政黨。「在英國生活25年讓我感覺已經融入了這個國家,這裡也是我孩子的未來,所以自然就應該更加投入到國家事務中,而不僅僅做一個旁觀者。她說。
之所以會選擇自由民主黨,還不得不提到伊拉克戰爭。當時是否對伊拉克開戰的辯論正熱,時任自民黨黨魁的Charles Kennedy是主要黨派中唯一站出來反戰的政客。而Merlene也認為當時的證據尚不明確、決定十分倉促,戰爭應當是最後的選擇。
對於另外兩大黨,Merlene認為,工黨在經濟策略上不夠與時俱進,不利發展,保守黨則有讓富人更富之嫌。由此篩選,自民黨不僅與自己在戰爭問題上見解一致,其 「更強大經濟、更平等社會」(strong economy and fairer society)的口號更正中Merlene之意,就此她也開始了「自民黨人」的政治生涯。
帶著華裔的身份,Merlene自然對在英華人的相關議題留意更多。她感到當時的華人在英國是「隱形的族群」,沒有得到正視。在媒體報道中不見蹤跡,只在負面報道中出現,比如,非法勞工或是疑似瘋牛病流傳時中餐館被迫背黑鍋。
除了「被抹黑」,Merlene也發現華人對於自己的權益不甚了解,遇到歧視時習慣忍耐而非申訴。Work and Pension Department of Civil Service在調研中發現,在職場申請晉陞時,相同條件的僱員用中文或英文名字提交申請會受到不同的待遇。
「而這種不平等現象依舊存在。就在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在街上被警察攔下要求查車險,並被扣了車。之後他去取車並交了罰款,但關鍵是他的車險並沒有問題。我的一個警察朋友得知後告訴我這是不尋常的。即使保險有問題,警方也應該先給警告,並要求在7天內補出文件。直接扣車屬於執法騷擾。」 Merlene說,聽到這樣的事情會感到很生氣,但是往往當事人又不知如何處理,只好忍氣吞聲。
「這讓我覺得我們需要更多的聲音和代表榜樣。」意識到推廣的必要性後,Merlene開始努力讓更多的華人了解移民權益,激發他們對政治的興趣。
2006年的一次契機,Merlene和同為自民黨華人成員的Linda決定成立華人自由民主黨,希望有更大的宣傳平台,集合更多華人的關注。這個想法也得到了自民黨內部的認可,於是她們一邊翻譯資料拜訪各地的華人社區,一邊展開更有針對性的研究諮詢,在自民黨和華社之間做溝通。目前華人自民黨已經走過了10年,經歷了5任主席,成員中也出現了好幾位在各地區參選的候選人。
Merlene表示,推廣的難點在於老一輩的華人,他們普遍內斂,存在英語語言的障礙,所以動員難度更大。相比之下,年輕華人有著很大的潛力,其中越來越人來到英國工作,覆蓋藝術、科技等領域,他們加入主流社會有著光明的前景。「以前不太有年輕華人想過能在英國從政,但在未來或許能實現。」
作為少數派:證明自己沒有捷徑
在Merlene此次的競選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首位華裔女性候選人」,集合著兩個「少數派」元素,但Merlene並不覺得處於弱勢。
她告訴記者,從數據上說女性具有天生的領導力,細心明事理的特點很適用於政治管理,而此次自由民主黨的倫敦市議員候選人前三位都是女性。Merlene表示,身為母親,她們所制定的政策更適合有孩子的普通家庭。
「我們有所體驗,所以了解什麼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比如身心健康,乾淨的空氣和安全的社區。另外住房問題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教育,迫於上漲的房租,他們不得不搬家,於是也要換學校,十分不穩定。」
女性所獨具的敏感度自然是優勢,但家庭和事業的平衡一向是女性要面對的「兩難全」。對此Merlene也深有體會,之前為了照顧三個孩子,她不得不放棄了律師生涯,轉做兼職中介。
說起這段「二選一」的經歷,Merlene表示愧疚感總是免不了的。「在家照顧孩子時會覺得自己沒有掙錢養家,而工作時又擔心陪孩子的時間太少。這個衝突是永遠存在的。」她坦言這個選擇題的確難,但也是一種心甘情願的犧牲,如今孩子都已成人,對於母親回歸職場、進軍議會十分支持。
和女性角色相比,「華裔」在英國政治中似乎更小眾,由此是否會帶來什麼困難呢?Merlene表示英國人中的確存在刻板印象,以前覺得中國女性就應該是餐館服務員,所以要努力融入,讓自己被了解。
「身份不僅是第一眼看到的中國臉,更重要的是別人對你整體的認識和感知。想讓人們不從外表來評判你,就要證明自己的實力。」回顧從最初入行到贏得信任起草價值幾百萬英鎊的合同,Merlene覺得一路走來沒有太多艱難險阻,只是每次都做好功課,達標完成工作,總結而來就是「證明自己的過程中沒有捷徑」。
顯然,現在英國人對華人的印象已不是簡單的中餐館了,「善於計算、努力高效」成了新標籤。但Merlene指出,外國人還不太習慣中國人其實也可以很「積極發聲」(vocal),這就需要更多華人加入參政隊伍。
Merlene告訴記者,在英國參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門檻那麼高,不必為律師或是英國國籍,關鍵在於自信地走入主流社區。「為什麼華人只能做翻譯而不能成為出建議的人呢?其實有很多渠道,英國人也很需要我們的聲音。」
附:
今年倫敦市長及議會選舉投票日為5月5日,選民需到自己所屬的投票站投票,開放時間為上午7點到晚10點。
屆時將有3張選票:粉紅色為市長選票;黃色為倫敦議會各選區代表選票;橙色為全倫敦市議會代表選票,選票上不會出現每個候選人名字,而是以黨派分類。因此選民在希望選舉的黨派名字旁的方框內劃叉(×)即可。
※巴黎首位華人市議員陳文雄宣布參選國會議員:「幫華人解決問題,推動中法交流」
※華人參政新高度:長島男生成當地首位亞裔市議員
※義大利華人足球第一人盧榮毅先生競選市議員 彰顯華人參政勇氣
※曾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台北市議員李新今晨墜樓身亡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新今晨墜樓身亡,曾參選黨主席
※美國華裔市議員怒懟防長 向白宮請願:釣魚島屬於中國
※荷蘭迎來海牙史上首位女市長,市議會對此期望頗高
※美華裔市議員怒懟防長 向白宮請願:釣魚島屬中國
※移民局赴法庭抓捕華裔女,紐約市議長批「道德敗壞」!
※盧卡斯博物館得到洛市議會一致通過
※日本某中學圖書館購入不健康輕小說 引市議會批判
※砍「台日友好象徵」銅像者自首 為前台北市議員
※日本某中學圖書館購入不健康輕小說,遭市議會批判
※MAD設計的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獲洛杉磯市議會通過,即將開建!
※64歲台北市議員李新今晨墜樓身亡,曾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
※坦桑時事達省省長揭露達市議會腐敗
※柯文哲2020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台北市議員梁文傑:門都沒有!
※陳明義遞補 新北市議會藍綠席次再拉近
※日本石垣市長遭開發商與市議員聯手威脅,企圖把牧場變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