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言:曾遭清廷通緝的外交官
《華字日報》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卜松竹
華南植物園是廣州市著名的風景名勝,特別受到小朋友的喜愛。植物園的前身是「國立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創辦人為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新會人陳煥鏞。陳煥鏞之父陳善言,是香港開埠初期的著名報人,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工程技術管理人員。但其一生功業,今人言之不多,連他的容貌也不為今人所知。
創辦香港第二份華文日報
陳善言,字慎於,號靄庭,生於1846年。同治三四年間,陳靄庭因家鄉饑荒,隨父母逃難至香港,在香港接受西式教育,後從事新聞報業,曾於香港創辦《華字日報》。《華字日報》是繼《中外新報》之後的香港第二份中文報紙,其內容現已成為研究早期香港歷史、晚清時局及辛亥革命之重要史料。陳靄庭早年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在香港接受良好的英文教育後,受聘於《德臣西報》,為時事評論主筆。媒體評論:「以中國人而為西文報紙主筆者,可謂前無其人」。
《華字日報》報館最早設於香港威靈頓街十六號,開始僅有一間鋪位的兩屋樓房,後加高兩層,司理人員辦公室、編輯部、營業部、印刷車間均設於此。報紙為文言,以文人學士為讀者對象,故而發行量不大,訂閱者多是南洋各地華僑。清末著名人物王韜與《華字日報》有合作關係,著名外交家伍廷芳更直接在《華字日報》與陳靄庭共事。
陳善言原名陳言,1874年因《華字日報》刊出清中樞之機密決策,遭清廷通緝,遂改名。
任職古巴十年 歸國傾心修路
陳善言精通英語,又熟悉洋務,所以很快成為急需外交人才的清政府的得力人物。欽差大臣張蔭桓赴英參加女皇維多利亞加冕慶典,選其為翻譯。1878年,他隨陳蘭彬出使美國,並以參贊身份隨出使大臣在白宮拜會總統並遞交國書。他還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指出美國排華不僅傷害華人,也傷害了兩國關係,並陳述了中國建立領事館保護華人的必要性。
1879~1886年,陳善言被任命為駐古巴馬丹撒領事。1886~1889年,任駐古巴總領事,負責古巴華僑事務。在任期間,他廢除華人納金給領事的陋習,又為僑民「謀利益爭苛例」,深得華僑擁戴。
擔任領事期間,香港的報館之事,由長子陳斗恆董理。研究者胡宗剛等指出,陳善言回國後,未再從事報業,而熱心社會實業與公益,與盛宣懷、鄭觀應等時相過從。1905年在上海去世,享年59歲,時為淞滬鐵路和滬寧鐵路督辦,官至二品。
陳煥鏞是陳善言的第十三個兒子。陳善言在古巴任上娶了西班牙裔古巴人伊麗沙,陳煥鏞即其所出。其兄弟姐妹17人中,還有多位成就不凡者。比如九哥陳煥昆,曾留學英國學習鐵路技術,後隨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之後在勘測武昌至宜昌的鐵路時,在宜昌附近染上惡性瘧疾去世。又如十兄陳煥來,曾留學美國學習騎兵科,歸國後任光緒的御林軍上尉。






※震驚清廷的天王洪秀全金璽被盜案
※袁世凱被清廷罷免後,為什麼北洋軍閥還聽他的話?
※反清女英雄,可媲美陳玉成,失敗慘遭清廷凌遲處死
※清廷侍衛官玩了俄羅斯女王?不,是侍衛官被人家玩了
※袁崇煥矯殺毛文龍,為明朝陳弊造成,卻給清廷送去了掘墓的三順王
※這個老外參與火燒圓明園,曾找李鴻章決鬥,清廷封他提督賞黃馬褂
※李蓮英與光緒的關係 為何清廷給李蓮英修建墳墓
※清廷秘聞:李蓮英的驚人絕活讓慈禧欲罷不能
※清廷嘴上宣揚善待前朝,卻為何一直追殺明朝皇室?
※清廷上駟院負責給皇帝養御馬,馴馬手段中隱藏著清朝滅亡的大秘密
※震動清廷的清末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真實故事是這樣的
※東南互保:清廷威信大失 張之洞都敢叫慈禧「老寡婦」!
※杜哥講史:面對西方的殖民擴張,清廷並不是沒有察覺,該如何做?
※抗清女英雄,叛逆女性成神明、最後被清廷處裸刑、凌遲三百刀
※紅樓異事:清廷檔案《鶺鴒香念珠》,寓意北靜王下獄被囚
※朱汝珍為啥沒成為狀元?只因和康有為老鄉!愚忠清廷,拒做漢奸!
※傷不起的預言:慈禧之後清廷回天乏術
※崇禎皇帝倖存寵妃和愛女,落到清軍手上,清廷的做法讓她們意外
※曾與列寧通過信,推翻清廷的第一人,為何被史書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