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江南話「承」「新」
第三屆10強出爐:朱夏洋 郭昱均 陳偉 孟德鴻 魏晉 高騰 陳雷 孫文燁 於鋒 韓瀟
本報杭州訊 記者 周懿 記得悲鴻先生有一副對聯:「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冠中先生愛這意境,把前一句改為「駿馬秋風冀北」,後一句完整保留,是「承而新」。可染先生則以「杏花春雨江南」為題,收起萬壑千岩的肅然崇嶺,作了水墨煙雨的詩情畫意,是為「新而承」。杏花、春雨、江南,這景象,想來就美,就算在夢裡也會笑醒。這6個方塊字也在這「承」與「新」的交織中,融化了千百年文人墨客的心思。
而這個丙申之春,在平湖初漲綠如天的西湖之北,在和靖先生梅妻鶴子的孤山之南,東接綠楊蔭里的白沙堤,西臨十里湖山豁醉眸的樓外樓,在國立藝術院的舊址——西湖美術館中集了天時地利人和,美術報社邀請大江南北的墨士文人在這春雨又潤江南時雅集於此,湖光山色間,以畫說話,以藝會友。4月20日,「第三屆美術新青年」全國10強的現場評選、頒獎及全國50強獲獎作品的展覽,「美術報名家工作室」姜寶林、周韶華(按簽約順序)兩位大家的師生作品聯展在此啟幕。次日,「首屆田園松陽杯」全國大學生寫生大賽進行了獲獎作品的現場評選。
美術報社在這個春天「綻放」的一系列活動亦是為了「承」與「新」。針對性地設置了3場展覽、2大活動評選、1場頒獎典禮,各活動保持相互呼應,關注群體從藝術類大學生到青年藝術家再到名家學員,系統地呈現出中國新一代藝術人才的發展現狀。來自全國的著名藝術家、學院教授、策展人、藝術理論家、媒體人與參展藝術家們雅集一堂,是為血脈相承,是為文脈長新。
耄耋之年的著名藝術家周韶華老先生在數位青年藝術家的陪伴中,仔細觀覽了參展作品後連說了幾聲「好」。他談到,「我們一定要鼓勵具有原創精神的年輕人。中國的繪畫不僅要畫給中國人看,還要畫給全世界的人看。我們要講傳統,但是我們最終目的是創新。」
美術報社以自身媒體優勢,為青年藝術人才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藝術推介活動,搭建藝術交流平台,取得社會各界良好的反響,為青年藝術人才的展翅騰飛助力,美術新青年新一屆評選活動也將啟動。





※杏花·煙雨·江南——春雨時節話江南|文史宴
※杏花 春雨 江南
※杏花·煙雨·江南——春雨時節話江南
※李可染|杏花 春雨 江南
※風雨江南雪:江楠幸福雨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春拍新象限
※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
※清新水墨畫——煙雨江南,秋風塞北!
※梅雨江南:從杭州到皖南
※南潯夢尋——江南煙雨艷陽天
※汪國真:江南雨
※江南的冬景
※韋慶上:煙雨江南
※錢松喦 江南新綠
※【雨巷美文】江南與你
※江南梅雨季,山房雨霏霏
※五絕《江南春天》
※煙雨江南 楊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