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一、起源


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熏育、獯鬻)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獯鬻、熏育)在殷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 (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淳维又作熏育、獯鬻、熏粥、荤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至汉代,「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即匈奴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此,匈奴又自称胡人,或「天之骄子」,「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二、匈奴的兴起


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


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


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三、强盛的草原帝国


冒顿是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当其为太子时,头曼单于欲立所宠阏氏(匈奴皇后)之子为太子,将冒顿派往月氏(西域游牧部落)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月氏恼怒,欲杀冒顿,冒顿闻讯,盗得好马,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见其勇壮,乃令其统领万骑。但冒顿已对头曼单于不满,他将所部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为政变谋位作准备。他制造了一种名鸣镝的响箭,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


冒顿鸣镝弑父继位单于后,开始对外扩张。在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并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向西进击月氏,老上单于继位后,大败并杀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迁徙。北方及西北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后臣服于匈奴。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汉朝曾与匈奴进行多次大规模战斗。汉初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4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白登山之围尚有争议,冒顿单于作为血腥冷酷之人不太可能因为一个女人几句话就放走一个巨大敌人。也有一说是因为周勃军团及时赶到,匈奴见汉援军已到无取胜把握,才顺水推舟同意撤兵),之后汉朝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汉室宗女嫁与单于,并赠送一定数量的财物以及开放关市准许双方人民交易。后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然而匈奴仍不满足,不时出兵侵扰边界。


冒顿死后,老上单于继位,向西打败大月氏,用大月氏王头盖骨作为饮酒器具,大月氏人被迫举国迁移到大宛之西。


至此,匈奴疆域东到辽河、西越葱岭、北至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盛极一时的草原帝国。


四、衰落时期


到汉武帝时,西汉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发动了三次大战:河南之战(也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此时正为伊稚斜单于在位时期。


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收复河南地区;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万人,设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分两路出击,卫青击溃单于,霍去病追歼左贤王7万余人,封狼居胥。两军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西汉后期,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公元前57年,呼韩邪和郅支争夺单于位,呼韩邪(栾提稽侯栅)率众居阴山,内附汉朝。汉与之和亲,元帝把宫女王嫱嫁与他作阏氏,这就是昭君出塞。郅支(栾提呼屠吾斯)留居漠北与汉为敌。在汉朝的打击下,郅支率部退至中亚的康居,将漠北王庭留给了呼韩邪单于。


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远征康居,杀死郅支,留下「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逐步消除了匈奴在西域的影响。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再度分裂为两部分。日逐比王南下附汉,被东汉朝廷安置在河套地区,称为南匈奴,留在漠北的称为北匈奴。之后东汉联合南匈奴大举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大漠以北和金微山(阿尔泰山),北匈奴对汉的威胁被彻底解除,大部分西迁,从此北匈奴就在中国的古籍中不复存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匈奴余部融入新崛起的鲜卑族宇文氏部,该部曾建立北周政权。河套一带的南匈奴内附汉化,并在东汉末年参与了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的政权有后赵、北凉、胡夏等,此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民族从中国的历史中消亡。


五、上帝之鞭


北匈奴在被汉朝军队击败之后西迁,其后成了入侵欧洲的匈人。肯定这一想法的人认为,北匈奴远走欧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尔加河地区(今天的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亚),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中亚匈奴,一部分与图兰低地民族融合(中亚河中地区),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区(吐火罗斯坦),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即是白匈奴。


在3世纪末,这个几乎消失了的民族,或者一个新兴的草原民族,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欧洲文献里他们被称为匈人(Hun),中文又译匈奴人。匈人于350年左右进入了欧洲,随后在称为巴兰比尔王的领导下开始了他们的征服战争,第一个目标便是当时称为阿兰的伊朗人国度。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点击播放 GIF/64K



350年,当时的阿兰国堪称强国,阿兰王倾全国之兵与匈人军战于顿河沿岸,却遭惨败,阿兰王被杀,阿兰国灭,阿兰余部最终臣服于匈人。匈人在西方史书第一次出现即伴随着阿兰国的灭亡,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动。


灭亡阿兰国以后,匈奴人又向西打败了日耳曼人建立的东哥特王国和西哥特王国,夺取了匈牙利平原,扫荡了北欧其它日耳曼人部落,把他们从原始丛林里赶了出来。随后,匈奴人又开始进攻罗马帝国。在匈奴人的打击下,东罗马帝国纳贡称臣,西罗马帝国摇摇欲坠。


448年至450年,匈族帝国的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


450年,阿提拉进攻西罗马帝国,在查隆丕尼的大决战中被打败。453年,阿提拉在迎娶日耳曼公主的第二天被发现死在洞房。阿提拉暴死后,帝国境内异族纷纷起来反抗,加上内讧,帝国很快瓦解,匈奴人也迅速消融在欧洲历史和文化的演进之中。


六、今日后裔?


阿提拉死后,他的后裔退至顿河口,分裂成两部,库特利格尔匈牙利和乌特利格尔匈奴(曾经与西突厥可汗达头联手围攻克里米亚的刻赤),他们互相攻击,最后存在至保加尔人到南俄时期。


另外,有少量的匈人邦族彻底消失在异国,在东、西罗马帝国军队服役的匈族军人不少,大多驻扎在北叙利亚、北非洲与南英格兰地区,有几个匈族部落随西哥特人进入法国与西班牙,有一个匈族部落随东哥特人进入意大利。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人哪去了?



有人认为今天的匈牙利人与楚瓦什人就是匈人的后裔,这个问题现在仍是个疑问。


1500多年后,一支自称为阿提拉后人的部族正在向匈牙利政府申请,恢复「匈奴族」。


如今,阿提拉仍是匈牙利人常用的男子名字之一。匈牙利境内有一座匈奴主题公园,公园主人称,阿提拉之墓就位于此地。面对历史上匈奴人的好战「案底」,匈牙利的「匈奴族」请愿者们表示,匈奴人早已今非昔比。「今日的匈奴人崇尚和平,彬彬有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之南 的精彩文章:

西伯利亞的前世今生
您可能感興趣

最值得同情的王位继承人,因他的死,一个盛极一时的帝国瞬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