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科學家造出納米晶花,引領建築化學新時代!
科學正不斷突破我們視覺的極限,創造出精湛的藝術。
目前,哈佛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就能利用細化光學技術,創造出複雜的晶體結構,看起來非常精緻,像有機花朵一樣。
下面我們先看看這些神奇的創造。
這些晶體很小,每個結構大小和頭髮的直徑差不多,正因為如此小,所以通過非晶材料連在一起後,基本上可以製作出任意的形狀了。
為了生長這些結構,科學家們混合了兩種原始原料,製作時間很漫長,從反應開始到結束,要等待兩個小時。
在過去的三年里,科學家們一直在關注通過操縱周圍環境生長微尺寸結構的方法。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學會了如何利用化學來對生長的晶體進行雕刻。
現在,他們也已經能真正地利用這些化學反應,製備任何想要的形狀了。事實上在兩個小時內生長這樣的花朵,讓你能做很多實驗並以很快的方法學到很多。
多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生長了數千個這些的樣品,嘗試過許多方法在每個上面堆疊這些結構,並在生長時進行雕刻。
在混合結晶化學物的試錯過程,哈佛大學科學家Noorduin注意到實驗的一些樣品比其他更漂亮。於是他開始開發一種風格,讓大部分結構開始看起來像花朵。
「我可以在莖頂放置一個珊瑚。對我來說,這是關於找到邊界、控制系統並生長出令人興奮的結構。」他說
Noorduin最大支持者,哈佛大學化學教授JoannaAizenberg對於Noorduin晶體納米花的重要性表態說:「基礎科學是關鍵的。我們需要了解這些東西裝配的方式和原因。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出這種形式的結構。沒有對這個基礎的了解,我們永遠不能專業地設計用在未來設備上的結構、材料和複雜的系統。」
這些微小結構不僅在科學上,而且在藝術上也是合理的。
當我們設計新結構,利用這個作為模型系統,組合的簡單性將幫助我們理解形式、曲率和複雜分層體系結構的出現,這對做出美麗精湛的外觀是至關重要的。
這項研究的好處還在於,你可以使用兩種非常廉價的化學物質,把它們放在一起做真正的科學。
最後,那我們怎樣獲得到這些微藝術品呢,具體怎麼操作呢?
首先,將氯化鋇和硅酸鈉溶解在燒杯里,然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引發的反應可以沉澱出碳酸鋇晶體。作為副反應,這個過程還可以降低晶體周圍溶液的pH值,進而引發與硅酸鈉的反應。
第二個反應會在前面的晶體結構上覆蓋一層二氧化硅,消耗溶液中的酸,如此循環往複,從而生成更多的碳酸鋇晶體。
晶體的沉澱析出取決於相關的化合反應,通過控制溶液的pH值,實驗人員就可以控制晶體的生成方向:是進是退,是放射狀莖葉,還是花瓣,從而「雕刻」出以假亂真的納米晶體花。
當然,不僅許多科學家發現這項工作很有趣,而且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對這些形狀也感興趣;特別是,這些圖像現在都出現在互聯網上,對於來很多人來說,這是一種特殊的享受。
了解更多最新科技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SMELab



※挖坑向-水晶花,夢幻唯美的花花世界
※《正大綜藝腦洞大開》橡皮球暴走 水晶花泥熱舞
※直擊:汶萊王子結婚現場,場面盛大,新娘手捧水晶花,腳穿水晶鞋
※王晶花2年打造1部電影,劉德華說甄子丹會拿2017年影帝
※35歲跳水皇后郭晶晶花半年在倫敦一個人生活,只因和霍啟剛分歧
※32寸組裝液晶花屏鬼臉現象修復
※擁有透明花瓣的水晶花,你見過嗎
※長在牛糞上美麗的「水晶花」,猶如珍珠一樣亮眼!
※搞趣網:永遠的7日之都怪物介紹 裂晶花應對方式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