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聊斋 · 田子成》:清明了,说个鬼故事,扒一扒那时的「孝道」

《聊斋 · 田子成》:清明了,说个鬼故事,扒一扒那时的「孝道」

《聊斋 · 田子成》:清明了,说个鬼故事,扒一扒那时的「孝道」

(图片选自百度)


田子成


(尸骨还乡)

江宁(江苏南京)田子成,过洞庭(湖名,在湖南),舟覆(翻船)而没(溺水)。


子良耜(读「四」),明季(明末)进士,时(当时)在抱中(还是婴儿)。


妻杜氏闻讣,仰药(服毒)而死。


良耜受庶祖母抚养成立(长大),筮仕(读「事事」,做官)湖北。

年余,[田良耜]奉宪命(上级指示)营务(处理公务)湖南,至洞庭,痛哭而返。


[田良耜]自告才力不及。降(降职为)县丞(副县长),隶(隶属于)汉阳(湖北地名,今属武汉),辞不就。院司(省政府)强督促之,乃就。辄放荡江湖间,不以官职自守。


一夕,舣舟(读「乙舟」,停船)江岸,闻洞箫声,抑扬可听。


[田良耜]乘月步去。约半里许,见旷野中茅屋数椽,荧荧灯火。


近窗窥之,有三人对酌(喝酒)其中:上座一秀才,年三十许;下座一叟;侧座吹箫者,年最少。

吹竟,叟击节赞佳。


秀才面壁吟思,若罔闻。


叟曰:「卢十兄必有佳作,请长吟,俾(读「比」,使)得共赏之。」


秀才(卢十兄)乃吟曰:


「满江风月冷凄凄,

瘦草零花化作泥。


千里云山飞不到,


梦魂夜夜竹桥西。」


吟声怆恻(读「创册」,凄凉)。

叟笑曰:「卢十兄故态作矣!」因酌以巨觥(读「工」,酒杯),曰:「老夫不能属和(读「主贺」,唱和),请歌以侑(读「又」,劝)酒。」乃歌「兰陵美酒」之什(诗篇)。


歌已,一座解颐(欢笑)。


少年起曰:「我视(看一看)月斜何度矣。」


[少年]突出,见客,拍手曰:「窗外有人,我等狂态尽露也!」遂挽客入,共一举手(拱手行礼)。


叟使与少年相对坐。


[田良耜]试其杯,皆冷酒,辞不饮。


少年知其意,即起,以苇炬(火把)燎壶而进之。


良耜亦命从者(仆人)出钱行沽(买酒),叟固止之。


[叟]因讯邦族(籍贯和姓氏),良耜具道生平。


叟致敬曰:「吾乡父母(父母官)也。少君(本人)姓江,此间土著。」指少年曰:「此江西杜野侯。」又指秀才:「此卢十兄,与公同乡。」


卢自见良耜,殊偃蹇(读「演简」,傲慢),不甚为礼。


良耜因问:「家居何里?如此清才(高才),殊(竟)早不闻。」


[卢十兄]答曰:「流寓(流浪在外)已久,亲族(亲戚们)恒不相识,可叹人也!」言之哀楚。


叟摇手乱之曰:「好客相逢,不理觞政(饮酒之事),聒絮(读「郭序」,絮絮叨叨)如此,厌人听闻!」遂把杯自饮,曰:「一令(酒令)请共行之,不能者罚。每掷三色(三个骰子),以‘相逢’为率(作主题),须一古典(典故)相合。」


乃掷得幺二三,唱曰:


「三加幺二点相同,


鸡黍(杀鸡做饭)三年约范公(范式,东汉人):


朋友喜相逢。」


次少年,掷得双二单四,曰:「不读书人,但见俚典(粗俗故事),勿以为笑。


「四加双二点相同,


四人聚义(三国时刘备、关羽等人聚会)古城中:


兄弟喜相逢。」


卢得双幺单二,曰:


「二加双幺点相同,


吕向(唐代人,与父亲分别多年后重逢)两手抱老翁:


父子喜相逢。」


良耜掷,复与卢同,曰:


「二加双幺点相同,


茅容(东汉人,孝子)二簋(读「鬼」,饭盆)款(招待)林宗(郭林宗,茅容的朋友):


主客喜相逢。」


令毕,良耜兴辞(起身告辞)。


卢始起,曰:「故乡之谊,未遑(顾不上)倾吐,何别之遽(读「巨」,急速)?将有所问,愿少(稍)留也。」


良耜复坐,问:「何言?」


曰:「仆(我)有老友某,没(死)于洞庭,与君同族否?」


良耜曰:「是先君(我父亲)也,何以相识?」


[卢十兄]曰:「少时(年轻时)相善(交好)。没日(遇难时)惟仆(只有我)见之,因收其骨,葬江边耳。」


良耜出涕下拜,求指墓所。


卢曰:「明日来此,当指示之。要(关键之处)亦易辨,去此数武(半步为武),但见坟上有丛芦(芦苇丛)十茎者,是也。」


良耜洒涕,与众拱别。


至舟,[田良耜]终夜不寝,念卢情词似皆有因。


[田良耜]昧爽(黎明)而往,则舍宇全无,益骇。


因遵所指处寻墓,果得之。丛芦其上,数之,适符其数。恍然悟「卢十兄」之称,皆其寓言;所遇乃其父之鬼也。


[田良耜]细问土人(本地居民),则二十年前,有高翁富而好善,溺水者皆拯其尸而埋之,故有数坟在焉。


[田良耜]遂发冢(挖坟)负骨,弃官而返。


归告祖母,质(询问)其状貌皆确。


江西杜野侯,乃其表兄,年十九,溺于江。后其父流寓江西。又悟杜夫人(田良耜的母亲)殁(读「莫」,去世)后,葬竹桥之西,故诗中忆之也。但不知叟何人耳。


(原为《聊斋》「卷十二」第十六篇,归入「王本聊斋」之「鬼魂集」)


老王感言:这个小故事,通过田良耜与已故父亲在江边相逢一事,掀开鬼世界的一角,告诉我们:


其一,鬼魂重视坟墓。葬在他乡野地,是他们难以忍受的事。田子成是南京人,死在湖南的洞湖中,虽被好心人葬在江边,毕竟不是在自家坟地,所以他一定要传话给亲人,使其尸骨还乡,灵魂方得安宁。


其二,鬼魂会做戏。他们喝酒、吟诗、行酒令,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意在吸引活人,点拨活人,请活人帮他们做事。


其三,鬼魂不自由。他们生活在相对狭窄的小圈子里,与亲人很难相聚。田子成、杜野侯都是溺死的,所以死后能呆在一起;但田子成的妻子杜氏是服毒自尽的,死后葬在南京,田子成(化名「卢十兄」)只能吟诗怀念(「梦魂夜夜竹桥西」),却不能相见(「千里云山飞不到」)。


由此看来,鬼世界虽然凄凉,但有条有理,其生活逻辑一看就懂。倒是活人的表现,稀奇古怪,不可理喻。


比如,杜氏得知丈夫田子成死了,就「仰药而死」,把年幼的儿子扔给婆婆扶养,这叫什么母亲?


再比如,田良耜因为父亲死在湖南,所以宁可辞职,也不在湖北做官。即使勉强就职,也不好好干,「放荡江湖间」,一门心思要到湖南去找父亲,这叫什么品行?找到父亲遗骸后,他立刻「弃官而返」,这是哪门子「孝道」?


以老王之见,如果田子成泉下有知,看见老婆、儿子的这些荒唐表现,非把鼻子气歪了不可。然而,清朝评论家何守奇却称赞田良耜和母亲杜氏「母节,子贤,田氏(田家人)清风(良好家风)远矣」,另一位评论家但明伦也称赞田良耜「诚孝」。看来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价值观都不太正常。


(想读「原味聊斋」又怕看不懂的朋友,请您读「老王聊聊」。


「王本聊斋」将全套《聊斋》分成神、鬼、人、妖四大部分,又通过分段、分节、夹注、加主语、点评,帮您越过文本障碍,领略名著风采。


微信公号「老王聊聊」为「红庙老王」个人所有,与所在单位与所任职务无关。主要聊《聊斋》,也聊别的文史话题。自2014年10月开通,基本做到每天一篇,迄今已发布「王本聊斋」420多篇,还剩约70篇。


欢迎关注和转发,禁止剽窃!)

您可能感興趣

30条精辟哲理的QQ说说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