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照防抖這件事上,你連雞都不如
在攝影領域,人們為了「防抖」可是沒少下功夫:不僅攝影師們要練就「鐵腕」,人們還開發出了各種專門的防抖設備。
然而,無論面對多麼高端的人工防抖技術,人們總還是會回想起一種劍走偏鋒的解決方案。它返璞歸真、純天然、低成本、操作簡單、效果拔群……對,那就是——綁雞頭上。
在那些傳遍網路的動圖中,穩如泰山的雞頭總會佔有一席之地。甚至還真有網友對「雞頭攝像」的穩定性進行了評測。比起人手持和頭戴攝像機,雞頭拍下的畫面確實更穩定,不過無法控制雞往哪邊看成了這套設備的硬傷……
雞頭為什麼能防抖?這種「種族天賦」有多厲害呢?
鳥頭防抖有多厲害?在鳥類當中,頭部「防抖」是非常普通存在的現象。除了雞頭,鳥頭「防抖」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那些一邊行走一邊「點頭」的鴿子。它們可不是為了走出最搖擺的節奏感,而是要讓自己的頭部在行進中大部分時間都保持穩定,然後再歘地一下換到下一個位置。(更多閱讀:鳥類行走的點頭問題)
視覺防抖?其實你也行
一般認為,鳥類穩定的頭部是為了保持穩定的視線,在動物界,這其實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動物個體處於某種視覺環境中時,它們往往都會本能地將自己的視野中心鎖定在某個點,或某一個物體上。如果你試試左右轉頭,也會發現自己的視線多半不會跟隨著頭部徐徐移動,而是從穩定的點跳到下一個點。
保持視線穩定對動物的生存很有好處,因為消除視線晃動的干擾,就可以更容易地分辨出真正在移動的目標——這些目標可能是一頓午飯,一位不懷好意的競爭對手,或者一位來勢洶洶的捕食者。我們其實也一樣有調節視線穩定的機制,只不過人類的「視覺防抖」更多依靠靈活轉動的眼球。因為飛行對視覺的依賴性,鳥類的眼球十分發達,以至於幾乎擠佔了眼眶內所有的空間,而與此同時,它們的眼球運動則會受到限制。所以當鳥類想要調整視線時,它們就要依靠靈活的脖子了。
此外,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鳥類行走時頭部「一頓一頓」的模式還可以產生運動視差,幫助提供物體深度和距離的信息。這個解釋看起來很合理,不過它還未得到直接證實。
為了實現視野的穩定,視覺系統和平衡系統都會在其中參與調節。研究也發現,像蜂鳥這樣格外擅長保持空中穩定的鳥類,它們也擁有比其他鳥類更大的相關腦區。
跟著鳥類學防抖直接在雞頭上綁攝像機並不是什麼好主意,不過從鳥類身上,研究者們確實能找到提升防抖性能的靈感。
2015年時,斯坦福大學的工程師們就用高速攝影機記錄下了天鵝飛過湖面時頭頸部的動作[2]。在撲動雙翼時,天鵝們的身體上下搖擺,但在頸部的調整之下,頭部卻能保持相當平穩的狀態。一些無人機偵察機也採用了撲翼的設計,把鳥類飛行中調整頭部的過程記錄下來,並建立模型來模擬它,這樣的成果用在無人機上,拍攝到的畫面也就能變得更加清晰了。
不管怎麼說,鳥頭確實是視覺系統穩定性的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或許有一天,我們手中的相機也會像它們一樣穩如泰山呢。(編輯:窗敲雨)
參考資料:
※手機如何防抖拍攝,方法原來是這樣
※跟它相比,你們的防抖美顏技術都弱爆了!
※「雞頭防抖」為啥如此NB!什麼?其實人類也有這功能!
※小米6拍照原來可以這麼美,除了雙攝和防抖還有生活防水的功勞
※《寰宇微視》| 跟它相比,你們的防抖美顏技術都弱爆了!
※索尼機皇首拆,五軸防抖攝像頭蘋果你學不來
※夜景沒拍糊 起碼有手機攝像頭防抖技術一半功勞
※光學防抖攝像雞,厲害了我的哥。
※雞頭為啥能「防抖」?
※使用了三角架,相機的防抖開關是否要關?
※三星Note 8防抖性能強悍,拍照可無視帕金森?然而事實尷尬
※妹子出門必帶:既是充電寶又是防抖器!
※光學防抖到底是啥?為什麼能讓手機廠商大吹特吹?
※「雞頭」為什麼自帶防抖?
※這款防抖手套可以讓帕金森病人告別手抖
※吃飯手抖怎麼辦?谷歌搞了個防抖勺
※太熱?了,讓我「靜」一「靜」!海康威視光學防抖深眸攝像機來啦
※他比蘋果還早研發出光學防抖,現在卻加入做「機器人眼睛」的創業大軍
※屏幕硬傷未愈,續航更短,無光學防抖,一加5高價走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