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第4兵團由我軍著名戰將陳賡一手創建和發展,基礎好,戰鬥力強,擅長獨立作戰、快速機動。在兵團組建後,渡江南下、轉戰兩廣、進軍雲南,累計殲敵17萬餘人,剿滅土匪20萬人,為新中國的建立和鞏固國防作出了重大貢獻。


兵團概況

1949年2月,第二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將中原野戰軍第4、9縱隊和豫西軍區等部隊合編,在河南漯河地區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兵團,下轄第13、14、15軍。兵團機關由第4、9縱隊抽調幹部組成,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陳賡,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志堅,政治部副主任胡榮貴。


所屬第13軍以4縱10、13旅及豫西軍區部隊一部在河南郾城組建,軍長周希漢,政委劉有光,下轄第37、38、39師。第14軍以4縱11、22旅及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10師在河南漯河組建,軍長李成芳,政委雷榮天,下轄第40、41、42師。第15軍以9縱在河南周口地區改編成立,軍長秦基偉,政委谷景生,原屬3個旅依次改番號為第43、44、45師。


講4兵團,就要向前提及1947年7月編成的「陳謝集團」,「陳謝」即為4縱司令員陳賡和政委謝富治。當時我軍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揭開戰略進攻的序幕,除了劉鄧大軍、陳粟大軍外,就是這個陳謝集團了。該集團下轄有晉冀魯豫野戰軍4縱、9縱、38軍和8縱22旅,共29個團8萬餘人。這個集團屬於戰鬥序列,不是建制單位,因此,未單設指揮機構,而是由4縱指揮機關兼任。由於劉鄧指揮部隊南進轉戰大別山,無暇他顧,遂將陳謝集團交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作為中央軍委直接領導的一支戰略力量,陳謝集團在解放戰爭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強渡黃河,截斷隴海路,轉戰潼洛之間,大量殲敵有生力量,向伏牛山東麓展開,創建了豫陝鄂軍區。1948年又鏖戰洛陽,再戰宛西、宛東、睢杞,逐鹿中原,決戰淮海,立下赫赫戰功。這支部隊鍛造出一往無前、決戰決勝的戰鬥作風,堪稱堅強團結、軍政雙優的英雄部隊,為4兵團的組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陳賡是這支勁旅的軍魂和旗幟,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1922年入黨,1924年入黃埔1期,黨內、軍內都是老資格,以活潑好動、幽默風趣、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著稱,在中共將領中,陳賡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一位。謝富治雖說後來成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重要成員,但他在戰爭年代還是功不可沒的,黨性原則很強,管理部隊和治理地方都很有能力。由於二人性格不合,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陳賡慣於獨立自主,喜歡從戰場實際出發,而謝富治則嚴格遵守上級指示,因此不免發生矛盾。陳賡又是老資格,難免有過頭話,有時會傷及謝的自尊。二野組建3個兵團時,謝富治就沒在4兵團任政委,而是去了3兵團,和陳錫聯成了搭檔。給陳賡不好找政委,乾脆軍政讓他一肩挑。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陳賡。


作為下級,15軍軍長秦基偉後來評價道:「我對陳賡和謝富治一直都很尊重,他們都是參加革命較早的老同志,政治水平高,在作戰指揮上很有一套……雖然同是縱隊首長,但接受陳謝的指揮,我沒有任何別的想法。」此外,秦基偉對謝富治還有一些感激的情分,因為在建國初期15軍入朝參戰的問題上,秦基偉積極請戰未果,是謝富治幫忙說了不少好話才確定下來。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一個上甘嶺戰役,打出了一支王牌軍,現在更是我軍序列中唯一的空降兵軍。如果15軍沒有去朝鮮,肯定早早就被裁掉了。


當時4兵團所屬部隊中,13軍是有紅軍基礎的老部隊,其37師起源於鄂豫皖紅四方面軍,兵團頭等主力師,抗戰時期為著名的八路軍386旅,曾被日軍點名,視為勁旅。14軍是從抗戰時期山西新軍發展起來的,其40師也是兵團主力師,前身為「決1旅」。兩廣作戰中4兵團殲敵10萬餘人,其中40師自身就佔了3萬,陳賡表揚「堪稱模範」。15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才組建,是從太行拉出的第3支野戰軍,雖然歷史較短,但打仗勇敢,很有朝氣,算是後起之秀。

渡江作戰


4兵團成立後,於3月8日在漯河廣場召開渡江南進誓師大會。此前幾天,為肅清長江北岸之敵,便於我軍進抵沿江做渡江作戰的準備工作,15軍奉命為先遣軍,從周口地區隱蔽南進,經大別山向長江北岸挺進。當月下旬,抵達安徽望江縣之徐家橋。


3月10日,4兵團主力分左右兩路也接著南下,中途還協同四野先遣12兵團牽制了武漢白崇禧集團,迫其自保無暇東顧。4月11日,4兵團主力進抵黃梅、宿松地區,隨即展開泅渡及山地、河川、水田作戰戰術訓練。


按照渡江戰役總前委的部署,4兵團作為西集團預備隊,在華陽鎮以西保障主渡部隊(3兵團)的側翼安全;再於望江至馬土當間渡江,然後沿江東下,接替三野9兵團監視蕪湖敵軍的任務,並準備參加攻佔南京作戰。陳賡是什麼人,讓他跟在主渡部隊屁股後面渡江,他才沒那麼聽話呢。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15軍作為一梯隊,在華陽鎮一帶與3兵團一起渡江;13軍在馬土當一線保障15軍的右翼安全,并力爭同時渡江;14軍尾15軍跟渡,並調山炮、重迫擊炮支援兩軍作戰。各軍軍長一致擁護並分頭準備。


4月21日黃昏,4兵團發起渡江作戰。趁天黑下雨之機,在炮火掩護下,15軍一梯隊44師副師長方文舉親率4個營(130團和131團1營)從華陽鎮乘船於23時向長江南岸進發,目標直指對岸之香山和黃山。各條戰船的指戰員們英勇頑強,動作迅猛,不顧敵人猛烈的火力襲擊,利用鐵鍬、鋼盔等作划水工具,冒著槍林彈雨奮勇前進。由於我軍掩護炮火的密度太小,彈藥又少,很難長時間壓制敵人的炮火,對沿岸敵步兵的壓制更是力所不及。戰後觀察,130團突擊地段,正在香山沿江橫出的山樑下,敵居高臨下,對我抵近船隻進行俯射,我許多船隻向下溜,沿岸挨打,傷亡較大。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130團「打過長江去」大旗在香山主峰上飄揚。


敵人的炮火越來越猛烈,130團團長李鍾玄面部負傷,仍挺立船首指揮部隊前進。1營副教導員王敬春負重傷,3營營長李學增兩處負傷,副營長陳起貴壯烈犧牲,船上的船工水手也都負了傷,全船傷亡達3/4仍群情激奮。經過40餘分鐘水上戰鬥,各突擊船隊不怕犧牲、前仆後繼,於23時50分先後突破敵人江防陣地。登陸的130團5連1排,不顧四面受敵威脅,果敢衝上香山。131團1營在130團1營的協同下,以2個連迂迴包抄,1個連正面攻擊,一舉攻佔了黃山。經3小時激戰,至22日3時,殲敵一部,余敵拋棄重武器,倉皇向南逃竄。「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兩面紅旗在香山和黃山的主峰上傲然招展。


13軍37師也利用雨夜和預先開挖的引渠,悄悄拖船入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江心之八寶洲實施偷渡。距離該洲百餘米處被敵發現,突擊隊員拼力划槳搖櫓,如箭直趨,激戰不到一刻鐘,即登上敵岸,向縱深勇猛穿插。戰至午夜,攻佔八寶洲,殲敵143師一個營,穩住了我渡江之跳板。22日拂曉,13軍已渡江兩個團。

在15軍和13軍大部過江後,23日拂曉,陳賡率兵團部在14軍之前續渡,踏上江南大地。當夜,我軍全線勝利完成突破敵長江防線的任務,隨即展開追殲逃敵。由於4兵團動作神速,距浙贛鐵路線較近,二野取消該兵團攻佔和接管南京的任務,改沿5兵團右翼,直出浙贛線上饒東西地區,全力迂迴湯恩伯集團側背,切斷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的聯繫,擴大預定的京滬杭戰役範圍。陳賡遂嚴令各軍:不顧一切,大膽迂迴,兼程追敵,務求盡殲敵劉汝明兵團。各軍展開了大追擊,每日行軍超過80里,先後解放了江西之樂平、弋陽、橫峰、上饒、鉛山、鷹潭、東鄉、貴溪等地。15軍一直打到了閩北建陽、建甌、水吉、南平。該軍的快速追擊,受到野司首長的嘉許。陳賡更是高興,稱讚秦基偉指揮有方,能機動靈活地捕捉戰機,15軍已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了。


此時已到5月中旬,為策應四野12兵團作戰,4兵團13軍和14軍向南追擊途中西出豐城、樟樹,在贛江兩岸截殲南逃之敵,並相機奪取南昌。13軍37師先頭110團於5月21日破曉前,由南昌東南30里的河裡綠村渡過撫河,出敵不意地攻進包圍了謝埠鎮,俘敵400餘人,繳獲船隻40餘艘。當先頭3營推進到吳塘、板溪李村和南北安沖一線時,突然遭到敵桂系46軍188師和48軍175師共4個團的猛攻,被迫背水作戰。與3營一樣,110團2營在東湖賈村、王家莊、梧崗一線也遭敵重兵反撲。該營擊退敵8次衝鋒,殲敵300餘人。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37師解放南昌。


上午10時,37師師長周學義率111團,冒著敵猛烈炮火強渡撫河增援110團,以傷亡80餘人的代價,強佔了板溪李村、大隴湖村、牌樓、秦村一線,阻擋了敵188師的瘋狂進攻勢頭,有力支援了右翼110團陣地的穩定。


14時,敵175師在大塘李村至十華觀的弧形線上瘋狂反撲,敢死隊沖在最前面,後面的敵人搖旗吶喊蜂擁而上。我110團、111團與敵反覆衝殺6次,斃傷敵500餘人,俘敵100餘人,牢牢守住了陣地,但傷亡也很大。110團3營8連連續擊退敵3次進攻之後,傷亡了全部連排幹部和100多名戰士。7、9連亦同敵人激戰達6小時,先後打退敵5次進攻。營長安玉峰頭部受傷,仍堅持指揮戰鬥,副營長李東海腿負重傷,就趴在地上操起重機槍射擊。9連打到最後只剩下12個人,仍頑強頂住了敵人進攻,沒有後退一步。


15時,37師政委雷起雲率領主力109團迅速渡河,從謝埠以南之十華觀、大悲寺、楊家坊向敵迂迴側擊,將敵175師攔腰切斷,斃傷敵300餘人,俘敵291人。111團見狀,也主動從大隴湖村反擊配合,殲敵一部。黃昏時分,將敵趕至南北安沖、盧家坊一線。本來桂系175師和188師在頭一天晚上就埋伏在謝埠以西的山地,企圖乘我大部隊未到,一舉吃掉我先頭部隊,沒料到37師如此難打,自身已死傷千餘人,不能再繼續糾纏下去了,於是收縮部隊在次日凌晨撤回南昌城內。22日拂曉,守敵主力鑒於我4兵團與四野12兵團對其已形成夾擊之勢,急忙棄城西逃,37師遂解放南昌,這座我黨我軍歷史上的英雄城終於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6月初,渡江戰役勝利結束。在這一偉大壯舉中,4兵團指戰員英勇頑強,堅韌不拔,打不垮,拖不爛,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陰雨、疾病和疲勞,翻山越嶺,連續追擊作戰一個月,行程1500餘里,殲敵2.4萬餘人,不僅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還取得了大兵團追擊作戰的豐富經驗。


兩陽圍殲戰


1949年7月,為了更好地執行毛澤東對中南、西南的國民黨軍的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陳賡4兵團劃撥林彪的四野指揮,統一指揮鄧華的15兵團作為進軍中南之東路大軍,由贛入粵,迂迴包抄湘南和桂北之狡猾謹慎的白崇禧集團。


廣東是國民黨統治最重要的地區之一,粵系余漢謀集團糾集廣東境內所有兵力近15萬人,確保廣州安全,並策應湖南白崇禧作戰。


9月上旬,4兵團各部先後開到贛南地區集結,華南分局書記葉劍英在贛州召開作戰會議,與陳、鄧兩兵團首長共同制定了解放廣東的作戰計劃,並由陳賡指揮這次戰役。9月底,廣東戰役部署確定兵分三路,其中15兵團為左路軍,4兵團為右路軍,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粵中縱隊組成南路軍。


10月2日,陳賡指揮三路大軍南下,4兵團先頭部隊以日行150里的速度挺進廣東。敵軍聞風喪膽,紛紛棄陣南逃,一周之內,解放軍已突破粵北樂昌、仁化、曲江、英德,攻到了連江口車站。4兵團司令部即移駐曲江。


此時,衡寶戰役正在激烈地進行著,林彪鑒於中路大軍已抓住桂系主力的4個師,認為白崇禧必然要率部北返援救,這將是聚殲白崇禧部於湘桂邊境的大好時機。於是林彪想改變廣東戰役計劃,於10月10日致電軍委,建議陳賡兵團應由英德、韶關一線沿公路直向桂林、柳州前進,以集中兵力全殲白部。毛澤東聽林彪說已抓住桂系主力4個師,並誘白崇禧部主力回援的消息非常高興,即於當日告訴林彪和陳賡,同意4兵團轉向入桂。但事實上,這是林彪錯誤的估計。白崇禧的確曾一度想率主力回援,但很快就放棄了這種打算,使得林彪要殲白崇禧主力於湘桂邊區的計劃落空。


但林彪不想再改變命令,仍然堅持要陳賡兵團西進入桂。其作戰意圖是先桂後粵、各個擊破,用廣州這一政治經濟中心吸引粵軍,以免粵軍向廣西撤退。在向軍委發出電報的同時,林彪也電令陳、鄧兩兵團「現地停止待命,暫勿南進」。陳賡接到上述電報,心情十分不快,對林彪放棄進攻廣州和調4兵團入桂很有看法。他認為4兵團如放棄廣東作戰,將兩頭失算。廣西方面,距離太遠,來不及切斷白崇禧南退的後路;廣東方面,15兵團等兵力不夠,難以完成解放全省。


林彪和陳賡的意見分歧越來越大,毛澤東只好親自出面了。他認真思考後,從保證整個戰略部署的角度,認為陳賡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遂於12日凌晨回電林彪並陳賡,4兵團和15兵團繼續向廣州前進,視敵人逃竄方向再做安排。


陳賡如獲尚方寶劍,立即揮師廣州。4兵團火速南進,13日拂曉,15軍43師、45師率先渡過琶江,將敵103師和147師的4個團擊潰。與此同時,14軍40師在清遠縣城附近將敵23軍的兩個師擊潰,旋即佔領清遠,繼續推進,14日佔領三水縣城,與敵103師隔西江對峙。


此時,左路軍鄧華的四野15兵團也正向廣州殺來,43軍和44軍來得尤為迅速,他們日夜兼程,由翁源、新豐一帶直插向佛岡、從化、增城。至此,解放軍已從東、北兩個方向逼近廣州。余漢謀見勢不妙,立即按蔣介石「保存實力、撤往海南」的部署,開始緊張地布置總撤退。14日下午,43軍128師搶先追進廣州城,次日佔領市內所有目標。


仗打到這個份上,剩下的就是敵人逃,我軍追,但敵人會逃向哪裡呢?恰在此時,10月16日,敵39軍103師與我40師接洽起義。17日,逃到鶴山的敵91師也隨之投誠。14軍軍長李成芳報告給陳賡後,陳賡連聲叫好:「李成芳的這一情報非常重要。這下子我們完全知道了逃敵的方向。」顯然,粵敵主力沒有向西入廣西,而是向西南奔海南島。


於是,陳賡立即決定部隊不進廣州城,由李成芳軍長統一指揮14軍的3個師,15軍的43、44師和13軍的38師共6個師,分東、中、西三路火速轉向西南追擊。這個時候,正趕上陰雨連綿,道路泥濘不堪,在這片丘陵地帶除了山地就是水網縱橫的稻田。但這些困難沒能阻止善於吃苦耐勞的解放軍官兵,卻大大地遲滯了余漢謀殘部的行進速度。後來,李成芳曾開玩笑似地說道:「如果不是老天爺開恩,連日下雨,敵人可能就溜走了,應該給玉皇大帝記首功。」


三路人馬中,速度最快的是由14軍42師(欠124團)和40師120團組成的西路,他們以日行150里的速度向敵右翼迂迴。有的連隊兩天只做一頓飯,戰士們邊走邊吃乾糧。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往往走著走著就打起了磕睡。他們順著與敵平行的路線,逐漸追上了敵人,10月22日,解放陽春,即乘船順漠陽江向陽江疾進。10月23日晚,終於超過了敵先頭部隊,在陽江白沙圩、程村圩地區迎頭攔住了敵西逃之路。次日,中、東兩路部隊亦進抵陽江地區,完成了對粵軍主力的合圍。


24日,敵21兵團司令官劉安琪指揮粵軍向西突圍,先後發動6次攻勢,均被西路解放軍擊退。25日凌晨1時,李成芳將前線6個師的兵力分成東、西兩個集團,對敵實施兩面夾擊。天亮後,劉安琪調整部署,再次發動新的攻勢。雖然粵軍困獸猶鬥,進攻得一次比一次瘋狂,但解放軍陣地巍然屹立。8次攻勢就像巨浪拍在礁石上,雖然聲勢嚇人,卻毫無效果。劉安琪見大勢已去,拋下部隊不管,倉皇登船逃跑。


26日拂曉,第4兵團各部對被圍之敵發起總攻。十多支突擊部隊從各個方向上,向敵人陣地勇猛衝擊。困敵失去指揮,亂成一團,紛紛繳槍投降。當日,兩陽地區圍殲戰勝利結束,共殲滅余漢謀集團主力第4、21兵團等部4萬餘人,其中生俘3萬餘人。


27日,林彪等四野首長致電陳賡、郭天民、劉志堅,嘉獎4兵團全體指戰員:「慶祝你們全部殲滅由廣州向西南逃竄之敵主力的偉大勝利。這一勝利對解放瓊崖和解放廣西均有重大意義。對於你們堅決執行毛主席指示的精神,連續10晝夜窮追猛打的精神,特予表揚。」


解放雲南


廣東戰役結束後,陳賡率4兵團進入粵桂邊境的廉江、茂名、信宜地區布防,牢牢頂住了桂系白崇禧集團的「南線攻勢」,即奪路向海南島逃竄。白部無奈向合浦、欽州潰逃。4兵團即沿粵桂邊境和廣西海岸猛烈追擊,協同四野全殲了白部主力,該兵團殲敵達7萬餘人。此時已到1949年12月上旬,西南的胡宗南集團也已陷入我二野主力和18兵團的夾擊之中,敵兩大集團均未能退入雲南,這就形成了解放雲南的有利條件。4兵團進軍雲南並經營雲南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早就定好的戰略部署,更有利的是當時雲南盧漢將軍宣布起義,又有長期在雲南堅持鬥爭的滇桂黔邊縱隊為策應,而敵人只有一個第8兵團,揮戈入滇,正是時候。


在起義部隊的頑強抗擊和5兵團一部的緊急馳援下,敵8兵團反攻昆明未能得逞,遂南下退縮到蒙自、箇舊地區,控制滇南,準備負隅頑抗。這時敵人距離國境線只有100多公里,並擁有蒙自飛機場,自以為抵抗不成,逃跑亦很方便。毛澤東為了能夠殲滅這股敵人,除令馳援昆明的部隊暫行停止前進以麻痹敵人外,即令駐廣西白色的四野38軍之114師和151師及「邊縱」1支隊劃歸4兵團指揮,於12月27日出發,向滇越邊境前進,佔領金平、河口一線,斷敵向越南的逃路。又令4兵團以一部迅速向蒙自前進,協同「邊縱」殲滅該敵。


決戰決勝——第四兵團傳奇


◆陳賡和宋任窮接見起義的盧漢將軍。


經過兩廣作戰,4兵團在南寧附近作了短期的休整,補充了冬衣,同時歸建二野領導。為執行中央軍委的命令,1950年1月1日,4兵團令13軍政委劉有光、副軍長陳康率第一梯隊37師(欠111團)和38師(欠112團)輕裝從南寧經百色晝夜兼程向蒙自前進,僅用半個月就飛兵2000里,37師110團首先抵達蒙自機場附近,在109團的配合下,神兵天將,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於1月16日凌晨全部佔領機場。同時,38軍部隊也佔領了河口、屏邊,封鎖了敵人從陸上逃向越南的道路。


敵人原來估計我軍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到達,其陸軍副總司令湯堯還剛由台灣飛來,準備把其第8兵團的26軍空運到台灣去。但他的部隊還沒有飛走,解放軍就已趕到。這就使聚集在蒙自地區準備空運的敵人驚慌失措,紛紛向西、向南逃竄。13軍即配合已經到達河口的四野38軍和「邊縱」進行追殲,先在箇舊、屏邊地區殲滅了敵26軍,又追擊向滇西南逃跑的敵8軍。


滇西南地區山高路窄,地形險峻,利守難攻,大部隊行軍、作戰都十分困難。我追擊部隊以營、團為單位,分多路進行猛追。經過10多天的艱苦作戰,終於在元江、鎮沅地區趕上並殲滅了敵8軍,活捉了8兵團司令官湯堯和8軍軍長曹天戈。湯堯被俘後,苦笑著說:「我是飛機送來的俘虜。」滇南戰役,我殲敵3萬餘人。


滇南戰役剛剛舉行之際,1月4日,4兵團黨委在南寧召開擴大會議,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安排進軍雲南各項事宜。10天後,4兵團機關和14軍、15軍向雲南開進。2月初,從南京帶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進抵貴州的宋任窮調任4兵團政委,在黔西南安龍縣與陳賡、郭天民及「邊縱」領導會晤,成立了中共雲南省委,不久中央批准陳賡任昆明軍管會主任和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此時,4兵團總兵力已有10萬餘人,在堅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鼓舞下,指戰員們軍容嚴整、士氣高昂。


各項準備工作大體就緒後,4兵團於2月14日正式入滇,經早已解放之羅平、師宗、陸良、宜良,20日到達昆明,廣大群眾沿途歡迎慰勞,情緒十分熱烈,入昆之日歡迎群眾就達15萬人。


順利入滇後,4兵團即開始接管昆明,先後以14軍40師和13軍37師擔任警備任務。3月,13軍部隊進駐滇南開遠、蒙自、寧洱等地;14軍部隊進駐滇西大理、下關、保山、麗江等地;15軍較為分散,軍部帶45師調到川南瀘州剿匪,44師參加西昌戰役,43師進駐滇北昭通。


4月1日,雲南軍區(4兵團兼)正式成立,歸西南軍區建制,仍轄原3個軍,並由13軍、14軍分別兼滇南衛戍區和滇西衛戍區。同月,中共中央決定,撤銷野戰軍及兵團編製,4兵團部即改稱雲南軍區機關,但兵團番號又習慣沿用了3年。


在4兵團解放並經營雲南3年的光輝歷程中,廣大指戰員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傳統,消滅國民黨殘餘軍事力量,改造起義投誠部隊;實行軍事接管,建立人民政權;徹底剿滅土匪,實現民主改革;團結各族人民,建設雲南邊防;履行國際主義義務,支援越南解放鬥爭等,為鞏固國防和建設新雲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造了不朽的業績。


威震西南


1955年2月5日,經總參批准,撤銷滇南、滇西兩個衛戍區,其所屬各邊防軍分區直屬雲南軍區領導。2月11日,國防部和國務院決定,將全國6大軍區改劃為12個軍區。4月1日,雲南軍區正式改為昆明軍區(兼雲南軍區),直屬中央軍委領導。謝富治任司令員兼政委,秦基偉任副司令員。1985年8月,昆明軍區與成都軍區合并,保留成都軍區番號。2016年2月,成都軍區與蘭州軍區合并,組建西部戰區,成都軍區機關改編為戰區指揮中心。


在西南邊疆的歲月,4兵團所屬部隊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履行了人民軍隊的神聖職責,勝利完成了剿匪平叛、中緬勘界警衛作戰、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及老山堅守防禦作戰等歷次作戰任務;同時還光榮地履行了國際主義義務,支援了東南亞人民的解放鬥爭;不斷加強教育訓練,全面提高部隊戰鬥力;發揚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為支援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雲南、四川多次大地震的搶險救災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威震西南,功在千秋。


1985年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雲南,看望了參加老山地區對越作戰的昆明軍區部隊,對軍區自1979年以來長時間對越作戰的事迹非常感動,代表黨中央對參戰部隊進行了深情的慰問和表彰,稱讚對越作戰是打出國威、打出軍威的一場戰爭,並奮筆題寫了「國威軍威看西南」7個大字。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雲南昆明為陸軍第14集團軍題詞:「弘揚老山精神,為國再立新功」。接見40師119團全體官兵後,為40師題詞:「弘揚老山精神,建設一流部隊」。他殷切地對官兵說:「我們在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後來雲南,第一站就到了你們這裡。希望你們發揚光榮革命傳統,保持英雄本色,為捍衛祖國南大門立新功。」


2016年1月初,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重慶視察陸軍第13集團軍,稱讚集團軍不愧為「鐵血雄師」、「山地鐵拳」,提出要確保部隊聽黨中央指揮、確保新舊體制平穩過渡、紀檢巡視審計要利劍高懸。


2016年2月,解放軍7大軍區整合為5大戰區,原4兵團之13軍、14軍、15軍均予以保留,分別為西部戰區陸軍第13集團軍、第14集團軍和中部戰區空降兵第15軍。各軍原屬各師發展情況為:13軍之37師現仍為37師,38師在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39師在1985年整編為13集團軍坦克旅,現為裝甲第17旅;14軍之40師於2013年12月被拆分組建為一個山地步兵旅和一個機械化步兵旅,41師在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42師在1992年撤銷番號;15軍之43師在1952年改建為雲南昭通警備區,現為昭通軍分區,44師和45師保留至今,均為空降兵師。(文/朱曉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史博採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遼瀋戰役:決戰之師的決勝擔當
決勝「魔鬼周」 安徽武警挑戰極限
決勝局落後五分驚天逆轉,女排大冠軍杯戰勝巴西豪取兩連勝
朴永訓半目險勝檀嘯,迎來春蘭杯決賽決勝局
伊拉克軍隊火力全開,收復摩蘇爾的戰役進入決戰決勝階段
中國女排決勝局落後4分神奇逆轉,朱婷力挽狂瀾小組第一出線
陸戰打完來海上戰場一決勝負:《戰艦世界:閃電戰》
此上將血戰獅腦山七天六夜,為百團大戰贏得決勝戰機,霸氣!
特錦賽決賽第四場:恐怖利刃真「恐怖」!助OG拖入決勝局!
決勝戰場熱身 AJ聯手中邑比雙打
「戰鬥民族史上最彪悍女司機」自購坦克首戰決勝碾死德軍30多人
《全新思維》決勝未來的六大能力
大冠軍杯中國3:2勝巴西兩連勝!朱婷決勝局霸氣側漏上演逆轉好戲!
導演PK山鷹花大劇圓滿落幕,飛鷹表現神勇決勝局險勝!
擊敗巴西的奇兵!決勝局用狠招力挽狂瀾,拯救郎平安家傑立下大功
二戰德軍為何能夠所向披靡?此國武器裝備成為決勝關鍵
中國已開始造第六代戰機:中美已同步決勝技術要抓緊
決勝零距離:軍用近身格鬥術
史上四大決勝猛將:一合決勝,一位一刀敗突厥,一位一箭破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