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彭德懷曾計劃發動第六次戰役,預備令都已下達,為什麼又放棄了?

彭德懷曾計劃發動第六次戰役,預備令都已下達,為什麼又放棄了?

彭德懷曾計劃發動第六次戰役,預備令都已下達,為什麼又放棄了?(參加朝鮮停戰談判的中朝代表團代表)


朝鮮停戰談判啟動時,中朝聯軍和聯合國軍的軍事控制線大體都在「三八線」上,但並不完全對應。具體來說,在東海岸,聯合國軍攻過「三八線」,佔領了一塊山區。在西海岸,中朝聯軍又佔領了「三八線」以南的一塊平原,其中就包括開城。


談判過程中,中方代表提出應以「三八線」劃界,即將東海岸的山區和西海岸的平原互相交換。可是美方代表又不幹。

中方反覆權衡,東線山區都是光禿禿的大山,比較貧瘠,西線平原則比較富饒,離漢城也近,軍事上並無不利,既然美方不願意換也就算了。


在拒絕中方地區交換的方案後,美方以他們擁有「海空軍優勢」為由,要求在陸上取得「補償」,即將軍事分界線劃在志願軍陣地以北的開城、伊川、通川一線。


彭德懷曾計劃發動第六次戰役,預備令都已下達,為什麼又放棄了?(參加朝鮮停戰談判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方面首席代表)


如此劃線,意味著朝鮮需自動放棄一萬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方代表自然不能同意。用美國人的話來說,雙方談判代表至此只好「無休止地進行著單調乏味的談判」。

談歸談,打歸打,彭德懷說得好,「打的堅決打,談的耐心談」。在此期間,他曾醞釀要發動第六次戰役,乾脆打到「三八線」位置,這樣談也更好談。戰役預備命令都已經下達了,但後來考慮敵軍陣地「深溝高壘,固守以待」,實施這樣具有強大縱深設防的陣地攻堅戰,在中共建軍史上從來沒有過,成敗並無一定把握。另外,如果發動大規模攻勢,還有導致談判完全破裂,使得以和談方式結束戰爭告吹的可能。


這樣,第六次戰役的計劃方案就沒有執行,而代之以毛澤東所提出的「持久作戰,積極防禦」戰略。


彭德懷曾計劃發動第六次戰役,預備令都已下達,為什麼又放棄了?(第一次越過三八線的聯合國軍拿著分界線標誌牌留念)


美方則希望繼續用軍事優勢來獲得談判桌上的籌碼,李奇微認為:「用我們聯合國軍的威力,可以達到談判代表所要求的分界線位置。」


從七月下旬起,朝鮮北部爆發四十年未遇的洪災,許多公路橋樑被洪水沖毀,李奇微便趁機集中美韓軍三個師,在東線發動了「夏季攻勢」,試圖奪取東線由朝軍防守的突出部陣地。

朝軍在這次防禦戰中表現得非常頑強。聯合國軍僅突入兩到八公里,佔領了一百七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損失卻十分慘重,僅在「血嶺」和「傷心嶺」,美軍就傷亡了六千四百餘人。美國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評價說:「這次的攻勢是沒選好時機,沒選好地點,沒選好敵人的敗仗。」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彭大將軍》)


實體書《彭大將軍》已出版上市。


彭德懷曾計劃發動第六次戰役,預備令都已下達,為什麼又放棄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千里路雲和月 的精彩文章:

彭德懷向來處驚不變,這次卻急得連連嘆氣,前線究竟發生了什麼?
淮海戰役,國軍無法擊破解放軍圍攻,不是戰術不對,竟是因為這個
這種神秘的武器在《集結號》中多次出現,一齊來看看它究竟是什麼
沒有這支野戰軍加盟,劉伯承、鄧小平要想大獲全勝還真的挺難
淮海戰役打到最關鍵的時候,是誰存心作梗,讓蔣介石無法增兵?
您可能感興趣

皇馬下狠手開始趕人,坑貨若不走,下賽季就去預備隊報到?
恆大舊將回應下放預備隊:再也不用背鍋了
他們曾是曼聯太子和第一左後衛,現只能在預備隊踢球,何時崛起?
穆里奇來了,他就得下放預備隊,「水貨」真的很水嗎?
前一秒秀恩愛虐狗後一秒表示壓力大要分手?這位預備新娘的戲未免也太多了些……
當愛情走到盡頭,聰明的早就預備了下一個……
寧可上預備隊也不用特里,這樣下去孔蒂遲早玩死自己!
太乖了!我說開始,咱就吃 預備 GO!
預備役軍訓,頭次玩槍,30發子彈就上靶21發,圓了軍人夢!
被叫水塔也被下放預備隊半年 但最後所有人都叫他塔神
開心一刻|風在吼,馬在叫,預備……叫!
魯能22人踩場備戰華夏幸福,預備隊射手王隨隊,這次誰沒來?
如果爆發了戰爭,我國可用軍隊數目有多少,預備軍情況又怎樣?
吊蘭能預防空調病,這個夏天怎麼也要預備幾盆!
范德法特:我每天努力訓練,被下放預備隊實在不解
把張鷺和楊善平這兩個貨趕緊賣了,還有那個趙旭日下放預備隊
看過了「魔鬼周」,今天帶你看看特戰預備隊
預備隊射手王梅開二度魯能4:2勝中能,再無機會登場也許該走了
大連最快下輪成功沖超?預備隊成績或將懸念繼續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