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毀於貪婪家人之手,成為中國最後一個被腰斬的官員
俞鴻圖,清雍正年間官員,雍正十年出任河南學政。此人雖然不是名臣,卻是個人品剛正、才德兼備的人物。
當時,科場的總體風氣不好,作弊之風甚盛,河南科場尤其敗壞。一心要刷新吏治、整頓考風的雍正皇帝,正是看中了俞鴻圖勤勉廉潔的品行和辦事認真細緻的才幹才委他出任河南學政的,可想而知,雍正皇帝對他寄予了怎樣的厚望。
對於皇帝的信任,俞鴻圖深感責任重大。在鄉試中,他親自巡察考點,為了保證考題不外泄,他甚至自己動手謄寫考題,抄寫完畢後,用火漆嚴密封鎖,整個過程不肯假手於人。封鎖考題的鐵皮櫃的鑰匙,他自己拿在手裡,晚上睡覺要壓在枕下。當時的河南巡撫王士俊向他為兒子求情,其實,即使泄露一二,也未必有行跡可查,俞鴻圖卻絲毫不肯轉圜,不肯通融。這樣一來,無論從程序操作還是人情來往,他以為,自己已經做到滴水不漏了。可是,他想不到的是,人的智慧和手段,會在貪婪的驅使下發揮到極致。
問題出在他的小妾和身邊僕人身上。為了謀取暴利,小妾趁俞鴻圖深夜熟睡時,從他的枕頭下拿出鑰匙盜取考題,然後把材料貼在俞鴻圖的官服上,俞鴻圖穿出去,換衣服脫下時,僕人再撕下來賣給外面的考生,得銀一萬多兩!而整個過程,俞鴻圖就如一個懵懵懂懂的孩童一般,扮演著這出貪腐鬧劇中最重要的角色而不自知。
不久,弄得到處議論紛紛,懷恨在心的河南巡撫王士俊便立即上書雍正,彈劾俞鴻圖,告他徇私舞弊。雍正帝派人調查,俞鴻圖茫然的為自己辯解,而他的小妾僕人卻很快認罪。
寄予厚望的人偏偏讓自己失望,雍正異常惱怒。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刑部以「俞鴻圖外示嚴密,實則縱容妻妾與僕人,內外勾結,科考舞弊,收取大量賄賂等若干罪行」,判俞鴻圖腰斬之刑,也有一種說法,是刑部判了斬刑,雍正在盛怒之下改判更加慘烈的腰斬。如此重刑加之於俞鴻圖,雖然委屈,但是相對於對科考大局的破壞,卻也不能算太冤枉。
一生清廉的俞鴻圖,此時竟拿不出錢來賄賂劊子手,買到一個痛快的死亡。劊子手行刑時便技巧的讓俞鴻圖煎熬了很久——俞鴻圖受刑後,身體被斬為兩截,卻遲遲不能死去,在地上痛苦的蠕動。臨死之際,俞鴻圖用指頭沾了自己的鮮血, 一連寫下了七個「慘」字。《清朝野史大觀》有目擊者的描述:「俞既斬為兩段,在地亂滾,且以手自染其血連書七『慘』字。其宛轉未死之狀,令人目不忍睹。」
在被腰斬的名人中,秦丞相李斯是第一人,而這一酷刑,終於在兩千年後終結在了俞鴻圖身上——
監斬的鄒士恆目睹了俞鴻圖被腰斬的慘狀,在給雍正皇帝的奏摺中,對俞鴻圖受刑後的情形作了詳細的描述,暴戾的雍正皇帝聽後,也不禁心生惻隱,下旨廢除了腰斬這一刑罰,作為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俞鴻圖沒有死於自己的品行才幹不足,卻死於家人的貪婪無度,實在令人惋惜深思……






※一代廉吏毀於貪婪家人之手,成為中國最後一個被腰斬的官員
※她是一個售票員,貪污了巨款,最後槍斃成為最年輕的貪污犯
※因為一個女人,引得雍正震怒,他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
※曾被稱為「最致命的美女」,一年之內四次劫機,後成為溫和的政客
※土撥鼠被人拯救之後,成為家庭一員,最喜歡一起睡覺
※中國近代最傳奇的三大悍匪,一人成為漢奸,一人成為屠夫
※差點成為皇帝的他,卻成為中國文人畫最後一位大師,唯一詩書畫三絕的近代牛人
※愛子被貪官所殺,促使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火影中身世是最慘的三個人,最後都成為村子裡的最高領導者!
※史上最危險的美女殺手,七為人婦三次成為王后,國家因她而亡
※他是土匪出身,曾經出賣兄弟,卻成為北洋時代最後一個國家元首
※中國第一個成為皇帝的太監,他大公無私,可他的孫子卻是一代奸雄
※間諜出身的她,曾有望成為此國「第二位女總理」,最後功虧一簣
※人家不但漂亮,還跑了全世界呀!她,即將成為去過所有國家的最年輕的一個女人……
※此人曾經是中國最窮的人,後來到一個鄰國做了一事,逆襲成為國王
※一個被迫充軍的農民,竟成為一代名將,卻飽受猜疑,最終鬱悶而死
※他是遼瀋戰役中被俘虜的一名普通士兵,後來卻成了我軍的上將,而俘虜他的人成為其下屬
※他從一個放牛娃成為一代商聖,曾是中國首富,最終被外商排擠破產
※那一年,他成為無數中國人的驕傲,改寫了中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