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有些人從不把「命運」和奮鬥的成功相提並論,以為兩者關係不大;也有不少人總以「天命」作為自己事業不順的借口。在曾國藩看來,事業的成功不僅是個人努力奮鬥的結果,還有一定程度的天命所在,兩者若能適當平衡,則會有益於人生的發展。


曾國藩的一生,無論是為官還是為將,都遇到了不少挫折。面對困境他一次又一次地挺了過來。這除了他湖南人特有的「霸蠻」精神外,最主要的還是儒家思想——信天命。

道光二十七年連升四級,曾國藩由翰林院侍講升為二品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而他在三個月前還鬧著要回籍探望父母。但苦於費用不足,沒去成。要是真回家蹓躂一趟,哪來三個月後的皇恩眷顧。若無此連升四級,怎麼能有後來號令地方的影響力來組建湘軍。此外,曾國藩在後來平定太平天國的歷程中,數次戰敗,自殺未遂,每逢危難之際總能化險為夷。這些情況除開天命外,找不到更好的解釋。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曾國藩當年也在給朋友的信中談到,陞官並不是自己能控制的,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曾國藩的這番不經意的謙辭,很好地將自身成功歸於外在因素的態度,減少了他人的忌妒,能得到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這便是曾國藩較早時期對天命的理解,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曾國藩藉由「天命論」幾乎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與那些洒脫的詩人不同的是,曾國藩並不是看空一切不去追求,而是一面追求,一面信天命。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曾氏儘管信天命,但並不放棄個人的努力與奮鬥,比如科舉與從政。他明白,其中的「天命」,即不可預知、不可掌控的成分太多。因此,對於子女的前途,他並不完全寄希望於科舉,但是對於子女的修身、學習、律己等「人事」,曾國藩一點也不大意。他知道,成功半由天定,修身全在人為。


盡人事,聽天命,是中國人的普遍想法。有了這個想法,才能做好自己的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樂天知命。曾國藩也多次說過,功可強成,名可強立;又說,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這一辯證的態度,在他一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曾國藩家書節選

? 核心提要:見事之成功與否,人之得名與否,不盡關人事也。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成功得名不盡關人事


咸豐十一年正月,曾國藩寫下了這封給九弟曾國荃的家書,此時曾氏剛滿五十,新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節制江南四省軍務,正在規劃收復大江南北的宏圖,說出成功得名不盡關人事這樣的話,是一種謙辭,也是曾國藩雙重性格的一種表現:既有敢打敢拼的一面,也有知難而退的一面。


命,就是各種機緣的偶合。人人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但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不只是你一個人,而是千千萬萬。這千千萬萬活動著的人群該有多大的變數!該有多少種形式的偶合!再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地震、洪水等等。遇到外界的偶合對你有利,便是命好;遇到不利,便是命不好;遇到大不利,便是命苦。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曾氏在自身豐富的閱歷中,多少次地感受到己身之外因素的重要性,故而常常有「由命不由人」的感嘆。雖然這個有點過激,但也不是全無道理的。曾國藩是一座人生智慧庫,就「強成強立」與「認命」兩個截然對立的命題解答中,我們也可得到一些不尋常的啟迪。


? 本文內容來自【拙誠學堂】微信公眾號(zhuochengWH),歡迎訂閱。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浩明評點曾國藩 的精彩文章:

不要因這倆毛病悔青你的腸子
乾貨!曾國藩教你如何寫工作報告
拙誠學堂 | 資質平凡的曾國藩怎會成為晚清高官?
處世之道 | 看晚清名將江忠源是如何走紅的
處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大智若愚
您可能感興趣

負能量:我始終不信努力奮鬥的意義
只有奮鬥,才能帶自己走出不良的怪圈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的奮鬥!
駕馭命運的舵是奮鬥
機會是留給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人!
不信奮鬥信什麼
沒有失敗!堅守信念,奮鬥、改變,成就未來
生活是不能等別人來安排的,它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
印度貧民即使健康也不奮鬥,他們相信因果,安於貧窮
奮鬥的哲學——努力不能光靠辛苦
我們常常會被生活推著走,不得不保持奮鬥的狀態
也許如果沒有奮鬥,自己都感覺活著沒有意思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
男人,奮鬥了才能得到一切,加油自己
我從不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
老婆孩子都有了,叫我怎麼能不努力奮鬥呢
他們身體強壯,卻寧願睡在垃圾堆里也不願意為生活奮鬥
我們這麼努力奮鬥,只不過是希望愛情與錢無關
為什麼現在男人總是強調努力奮鬥,變得有錢,而不喜歡去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