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空軍航空兵某師:一支劍指未來戰場的空中王牌

空軍航空兵某師:一支劍指未來戰場的空中王牌

>

「空中王牌」,


隨時準備戰鬥


文/樊 飛 盧 輝 張 浩

圖/陳真焊 楊 勇

空軍航空兵某師:一支劍指未來戰場的空中王牌

空軍航空兵某師,是一支劍指未來戰場的空中王牌。


新中國成立之初,正是這只不滿周歲的雛鷹飛臨朝鮮戰場上空,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力量展開對決,取得擊落擊傷敵機117架的輝煌戰績,湧現出趙寶桐、王海、劉玉堤等7名戰鬥英雄,創造了參戰航空兵師擊落擊傷敵機最多、湧現戰鬥英雄最多兩項紀錄,受到毛主席「致祝賀」的親筆嘉勉。


60餘載歲月更迭,英雄的熱血在共和國的藍天上續寫輝煌——上百次出色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在空軍組織的各類考核中屢屢折桂。近年來,他們在空軍組織的自由空戰、突防突擊、體系對抗等實戰化訓練品牌比武中,全師13人次獲得「金頭盔」、2人次奪得「金飛鏢」,所屬3個團均取得過空軍自由空戰比武團體第一。

走進該師營區,「今天準備戰鬥」6個火紅大字矗立於師部大樓前特別醒目。置身其中,強烈感受到如劍在懸的「臨戰」狀態和「戰場思維」,官兵們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敵人在哪裡」「勝算在哪裡」「短板在哪裡」……


賽場歷練,蓄積打贏能量


2015年初冬時節,西北大漠,茫茫蒼穹,硝煙瀰漫,空軍新一屆自由空戰比武競賽燃起戰火。


團長陳權龍和大隊長王登東駕機升空,與對手展開激烈角逐。陳權龍利用高度優勢,立足搶先發現目標實施攻擊,在相距35公里處,陳權龍收到雷達顯示屏上跳出的目標點信號,先於對手發現。陳權龍並沒有急於求成,他知道,在干擾情況下,雷達很可能截獲虛假目標,如盲目攻擊,很可能錯失先發制人良機。


通過數據鏈和雷達信號,陳權龍綜合分析對手方位。「確認目標!」陳權龍果斷按下發射按鈕,首發命中。拉起、擺脫,說時遲那時快,陳權龍迅速拉杆,一個大角度機動,不給對手任何反攻機會,同時還不忘指揮僚機調整戰術。

戰鬥還沒有結束,對手已損失一半戰力。陳權龍和僚機快速迴轉,左右分離,對「敵」機形成夾擊態勢。雖面臨兩肋插刀,雙拳難敵四手,但對手毫不示弱,立即改變策略舍全求一,加足馬力直衝陳權龍而來。雙方短兵相接,陳權龍採取大幅盤旋機動,藉機牽制對手。僚機乘勢形成追尾,抓住機會,近距截獲目標。隨後幾個回合,陳權龍和僚機不斷變換戰術,最終大比分獲勝。


經過20餘天的激烈角逐,該師過關斬將,捧得空軍首座「天鷹杯」(空軍含金量最高的團體冠軍),4人奪得「金頭盔」,7人被評為「空戰優秀飛行員」,被公認為是本屆比賽最大贏家。


然而,追求奪冠的道路並非一馬平川,對於這個師來說,失敗的滋味尤為刻骨銘心。


「那一仗,我們永遠忘不了!」談及第一次「金頭盔」比武敗北的經歷,該師飛行員鄭平記憶猶新。


2011年11月,空軍首次大規模對抗空戰檢驗性考核在塞外戈壁打響。

鄭平駕機升空,與對手展開激烈空戰。他利用過硬的技戰術水平,一直追著對手打,幾乎把對手逼到絕路。然而,就在鎖定目標實施攻擊時,機載雷達突然受到強電磁干擾,致使鄭平揮出的記記凌厲鐵拳,就像打在了棉花上。


一下飛機,鄭平和戰友滿臉懊惱:「壓根連對手的影子都沒看到!」「對手實施電子干擾,我們總構不成發射條件!」


上去再打,還是輸。


又打,輸得更慘!

失敗,前所未有的失敗!


難道是裝備不夠先進嗎?該師裝備的國產最新型的戰機,具有比對手更為先進的火控雷達、優良的導彈性能、迅捷的機動能力。


難道是技不如人嗎?那次對抗的選手,都是該師以往對抗中一錘定音、一招制敵的「空戰能手」,具有過硬的戰術素養和技戰術水平。


復盤研討會上,回頭細想對抗中的點點滴滴,該師飛行員如夢方醒:面對信息化浪潮,自己仍停留在傳統作戰思維的老路上,而對手卻利用信息化武器平台,上演了一場信息火力一體攻防戰……


那次慘敗,點醒了該師官兵:決定戰場勝負的,首先是理念。部隊歸建,一場「打贏脖子以上的戰鬥」在該師打響。隨後,他們邀請兄弟單位及相關廠家專家來到部隊,全方位挖掘國產某新型戰機的作戰性能;全面反思部隊在訓練方法、戰術運用、設備使用、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革弊鼎新;全員學習電子電磁知識,向信息化大步邁進。第二年,沙場再點兵,該師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一舉奪得團體第一,包攬個人前6名,2名飛行員奪得「金頭盔」。

空軍航空兵某師:一支劍指未來戰場的空中王牌

人機合一,盡展裝備威力


機場跑道上,一架架新型戰機加力起飛,如一把把出鞘的利劍,直奔遠海上空。


作為空軍航空兵的「種子」部隊,該師多次在全軍率先改裝新型戰機。有了先進的戰機,更需要能夠駕馭熟悉戰鷹的飛行員。


那年初春,一場多軍兵種聯合演練在東南沿海某地剛剛拉開帷幕,一場大雨傾盆而下。黑壓壓的烏雲在機場上空不斷聚集壯大,彷彿要把整個機場吞噬進去。


「準備實施空中突擊!」接到指令,飛行員王帥在機務人員撐起的雨布下,健步跨進座艙。就像平常訓練一般,他神態自若地啟動戰機,緩緩滑行至起飛線。


「起飛!」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裝掛各型導彈的戰機咆哮著如驚雷搖撼大地,疾如閃電般刺破雨幕,頃刻間消失在跑道盡頭的雲團之中。


雲中飛行數十分鐘後,王帥駕駛戰機準時到達指定空域。此時,靶場的雲底高度1000米。戰機鑽出雲層時,距離目標的斜線長度只有1500米。王帥駕機飛向目標,瞄準、穩環、發射、退出,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短短3秒鐘內,他在電光火石間駕駛新型戰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空中突擊,新裝備的威力被發揮得完美無瑕。


新型戰機強勁的性能和駕馭者強勢的作風,被該師淋漓盡致地展現,新裝備出盡風頭,老裝備也毫不遜色。


2014年空軍自由空戰競賽性考核,該師所屬某團年僅28歲的飛行員陳鴻程駕駛二代機以8∶0完勝上屆「金頭盔」,成為空軍最年輕的「金頭盔」得主!


「黑馬」崛起,舉座皆驚。看著空中戰況重現,現場的空戰精英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怎麼敢駕駛此型戰機運用低位搶攻的戰術?」


「這麼玩命的戰術是怎麼想出來的?」


同場競技獲得「空戰優秀飛行員」獎項的該團原團長沈軍洪,淡淡一語:「有想法,會探究規律,一切皆有可能。」


淡然源於瞭然。時隔26年後,該團才有機會參加空軍比武競賽,就因為裝備的是二代機,所有飛行員都憋著一股勁。目視能力過人的陳鴻程,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練得特別來勁。


最初,每次對抗,陳鴻程都被打得「鼻青臉腫」。由於平時良好的目視能力訓練,他每次都能先「敵」發現,但每次到最後都被經驗老到的「老飛」們「咬尾」。


「怎麼搞的?」陳鴻程恨得牙癢。


第二次,第三次……情況絲毫沒有改變。


優勢轉換不成勝招,怎麼回事?陳鴻程苦思冥想,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打贏秘訣就在眼前,看你有沒有辦法解開!」沈軍洪看在眼裡,計上心頭,他讓陳鴻程負責全團飛參、視頻的整理、保管。


陳鴻程一頭扎進飛參、視頻的海洋,沒日沒夜地研究。他把「老飛」們的戰術、雷達、頭瞄運用解構成一個個動作、一個個數據,逐一條分縷析。陳鴻程的大腦像一台高配置計算機,飛速運轉,打敗「老飛」們的戰術戰法逐漸成形。


比武競賽中,陳鴻程第三個出場。面對飛行時間比自己多數百個小時的對手,陳鴻程毫無懼色,沉穩駕機升空,並迅速拉起。不到幾十秒,他就先於對手發現目標,揮出一記「封喉利劍」。


4次攻擊,招招制敵,8∶0狂勝對手。


團長王樂介紹說,由於飛的是二代機,一般認為近距空戰高位一方可佔據能量優勢,而陳鴻程和戰友們通過大量試飛和數據驗證,探索出低位進攻的戰法,成為二代機空戰對抗的「殺手鐧」,飛出了老裝備的強大威力。


戰鬥起飛,守衛東南領空


一天深夜,正在進行夜航訓練的飛行員范志剛突然接到緊急返航命令。一下飛機,他看到機場上保障人員忙碌著為夜航歸來的戰鷹加油充電,一枚枚導彈在機翼下寒光逼人。范志剛夾著飛行圖囊飛快跑進飛行準備室。


「某海域上空有一不明飛行物。」指揮員語氣堅定:「如果對方是來犯之敵,我們就堅決把他殲滅!」范志剛一聽就來了精神:「好!我上!」


此時已是子夜時分,范志剛和後艙飛行員蔣忠良再次跨進機艙。加力起飛的戰鷹發出的轟鳴聲幾乎要撕破這萬籟俱寂的夜空。為防止對手發現,指揮員命令飛行員關閉航行燈飛行。


此時機艙外漆黑如墨,兩人按儀錶指示飛行。飛機到了1萬米高空又直飛戰區。按照地面指揮員給定的不明飛行物位置,范志剛和蔣忠良從萬米高空急速俯衝到2000米高度。


搜索,再搜索,詭譎的對手似乎已有所預料,運用電子干擾等手段不停地和我機周旋,由於目標速度過小,新型戰機雷達跟蹤屏顯示依然是一片空白。兩人立即決定抵近目標用肉眼搜索,他們按照地面雷達給定的不明飛行物所處方位的數據,不斷調整飛行參數。


「發現目標!」范志剛眼前突然一亮,一個晃動的亮點出現在戰鷹10公里外。瞬間,同時發現目標的蔣忠良按下了鎖定按鈕,不明飛行物被死死鎖定。


數秒後,不明飛行物見勢不妙,立即掉頭,消失在茫茫夜空中。一次未見硝煙的空中較量,顯現出了平日里看不見的血性。


前年年初,一場大雪不期而至。當官兵們還在期待雪後天晴時,師指揮所作戰席位上的電話驟然響起。


「有情況!」值班參謀迅速抓起電話。


「報告你部機場天氣情況!」電話里傳來上級急促地詢問。


「我部機場氣象條件目前可以戰鬥起飛,但趨勢逐漸轉差,後期雪會越下越大,對飛機返航在本場著陸有影響。」氣象值班員迅速報告。


「命令你部雙機立即起飛赴XX海域上空,抵近偵察,調查取證!」戰鬥指令下達的同時,戰鬥警報也驟然拉響。瞬間,各類值班人員立即奔向戰位,按照作戰流程迅速轉進。數分鐘後,戰機發出巨大轟鳴聲呼嘯而起,飛往指定區域,進行警戒巡航偵察取證。


一個多小時後,戰機完成任務返航,此時天空中鵝毛般的雪花紛紛揚揚,能見度不足一公里,對戰機著陸是不小考驗,「本場天氣持續轉差,備降場符合起降條件」,氣象台連續發來天氣報告。


「戰爭不會給我們選擇天氣的機會,」指揮員果斷決定:「本場著陸!」瞬間,跑道上,掃雪車強大氣流吹走積雪,確保道面符合起降要求;空中,飛行員駕駛戰機加入起落航線,對正跑道,拉杆、收油門、接地、放減速傘,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戰機安全順利著陸。


出色完成此次任務的飛行大隊大隊長王立一走下飛機,就興奮地向戰友講述空中精彩對峙情景:「我駕機到了XX海域上空,根據通報方位目視到一架國外偵察機,我就試探著靠近,按照規定巡邏警戒。在空中,我甚至都能看到對方的機徽和座艙里飛行員的面孔……」


「部隊常年擔負高等級戰備值班,這種戰鬥轉進是家常便飯,」據師政委朱傳法介紹,該師天天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只要戰鬥警報一響,隨時都可能去迎敵。他們堅持戰訓一致原則,加強部隊全員額、全裝備、全過程訓練,確保全天候待命,隨時做好升空準備。


後方團隊,「刀把」保障「刀尖」


「戰鬥勝利體現在空中,幕後大量的保障工作卻在地面。」該師師長王卓平感慨地說,基於信息系統的空戰,後方團隊提供的保障和信息也是制勝的重要因素。如果說飛行員是「刀尖」,那麼後方團隊就是「刀把」,只有「刀把」用上勁,「刀尖」才有穿透力。


走進該師機場,國產某新型戰機嚴陣以待,一名中校趴在地上,用迷彩服搭在頭頂和電腦之間減少強光照射,雙眼緊盯屏幕,逐架飛機進行發動機數據校驗。


「參數全部正常,可以放飛!」隨後,一架架戰機騰空而起,風馳電掣直奔指定空域。這名中校,就是該師被飛行員譽為某新型戰機「心臟」專家的質控師宋化洋。


前年3月,該師赴某海域上空執行重大任務,某團機務中隊上等兵姜宇例行檢查時,在一架戰機發動機葉片上發現異常。


報還是不報?姜宇內心十分糾結。報,他擔心自己經驗不足,報不準影響戰備任務,讓大夥跟著自己瞎忙活;不報,如果真有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為防萬一,姜宇再次爬入狹窄的進氣道反覆檢查。雖然外場此時春寒料峭,但剛試完車的飛機進氣道內溫度高達40多攝氏度,在高溫缺氧的惡劣環境下他一厘米一厘米地檢查,終於發現一處極其細小的裂紋。姜宇身上這種極端負責、精心維修的工作態度,在該師官兵身上隨處可見。


一次空軍組織突防突擊競賽性考核。在地面機務檢查時,機務人員發現一架戰機出現攻擊參數不穩現象,雖不危及飛行安全,但如不及時消除這一現象,意味著攻擊角度可能不準,影響攻擊效果,貽誤戰機。


「大戰」一觸即發,戰機狀態卻不佳,機務人員心急如焚,連夜展開排查,他們拿著圖紙一遍又一遍反覆推敲,一條線路一條線路查,通電、檢測,再通電、再檢測,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最後,終於找到故障原因:某系統線路接觸不良。隨後展開緊張排故。凌晨4點,故障排除。為確認萬無一失,他們又細心檢查一遍,此時天已大亮。來不及休息,他們又投入到新一天的保障中。


翌日10時許,比武正式開始,經過機務人員精心維護後,戰機加力升空,突破「敵」層層防線,發射的精確制導導彈直貫靶心。戰機返航,精準發射精確制導武器、摘下比武最高榮譽「金飛鏢」的飛行員帶著大戰告捷後的輕鬆走下飛機,緊握機務官兵的手連聲說道:「感謝你們的優質保障!」


2012年10月,該師某團在空軍組織的自由空戰競賽性考核中,2名飛行員奪得「金頭盔」。「這次能奪得『金頭盔』,多虧了他。」 2名飛行員不約而同提到的「他」,便是團里的網路管理員李桂輝。


李桂輝是負責把空中對抗的視頻數據從機載硬碟拷到評估裝備里的一名普通士官,飛行員奪得「金頭盔」為何要感謝他?原來,李桂輝充分發揮自己能夠「親密」接觸第一手對抗視頻資料的優勢,每次對抗復盤之後都用心分析和研究,並把自己的思考和體會整理總結成一套《對抗空戰戰法原則》,飛行員看後都覺得非常有價值。


一直以來,該師機務和後勤保障等後方團隊常年和飛行員捆綁訓練,一起參加任務規劃、作戰實施、評估檢討,一起研究飛機性能、導彈參數,大家打破專業限制,從各自的領域裡跳出來,相互提醒、相互啟發,逐個攻克訓練難題,助推部隊實戰能力不斷躍升。

您可能感興趣

空中輕騎兵:西班牙陸軍航空兵實戰演習
中國海軍航空兵:被忽視的空中勁旅
中國軍隊:陸軍航空兵 陸戰鐵翼傲沙場
我空軍航空兵訓練生活,威武雄壯!
鷹擊長空,我國航空兵訓練在黃昏中起飛
四等人的逆襲:美軍陸戰隊航空兵實力一覽
它曾是中國海軍航空兵的秘密武器,八枚就能擊沉美國航空母艦
遼東半島,看高炮旅夜戰航空兵師
我軍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夜間飛行訓練
空軍航空兵要訓練 民用三角翼為何現身軍用機場?
航母來了——名垂海軍航空兵史的「暴怒」號
空軍航空兵某團組織夜間對抗訓練
他是海軍航空兵首任司令,曾三槍震懾住一場暴亂
偵察航空兵是指以偵察機為主要裝備從空中獲取情報的空軍兵種
圍觀!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與兄弟單位同場合訓
中國陸軍航空兵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走向
空軍航空兵某師聯合地方搗毀13部「黑電台」
南霸天鳥槍換炮:空軍航空兵某師將首批裝備蘇-35戰機
我買了一本美國陸軍航空兵的徵兵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