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最後處女地遭遇發展之痛

最後處女地遭遇發展之痛

>










最後處女地遭遇發展之痛
格陵蘭設法在保持原生態同時實現經濟獨立
最後處女地遭遇發展之痛

納赫薩克可能是格陵蘭最大礦址所在地。圖片來源:


促進格陵蘭島的人口發展可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Espen Rasmussen


納赫薩克鎮的房屋在陽光下呈現出令人愉悅的藍、紅、黃等色彩。這個像蠟筆畫一樣的小鎮位於一座小山上,將一邊是貧瘠山地,一邊是冰川的峽灣分割開來。但如果近距離看,進入視野的卻是嚴酷的現實:房屋上的油漆正在剝落,鎮子上大街小巷死氣沉沉。

納赫薩克鎮於1830年作為貿易點設立,一直以來在格陵蘭扮演著漁業港口的角色,是其經濟支柱。但是過去幾十年,現代化技術已經讓大多數漁業向離岸深水進軍,導致當地很多就業崗位消失。該城鎮約1500名居民不得不掙扎著謀求出路。


同樣的情形也正是格陵蘭的寫照。格陵蘭從1814年起一直是丹麥王國的一部分,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它逐漸從一個以狩獵和漁業為基礎的社會過渡到以工業化經濟和北歐社會福利系統為基礎的社會。然而,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停滯,納赫薩克等地正在陷入經濟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泥沼。與此同時,格陵蘭一直在設法消除對丹麥在經濟和政治上的依賴。


「我認為,沒有哪個人、哪個國家,不希望自主決策,不希望在世界上獲得獨立地位。」因紐特人極地理事會理事長Hjalmar Dahl說。格陵蘭80%的人口是因紐特人。


過去35年,格陵蘭在內部事務上的控制權逐漸增大,並於2009年獲得自治權,但它卻仍在接受丹麥的補給,且補給比例占格陵蘭國民生產總值的1/3。為了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格陵蘭每年則需要增加近10億美元的收入,這些全都要來自其5.6萬居民,且島上的公路僅有150公里,冰川規模卻相當於美國得克薩斯州面積的3倍。

但是格陵蘭的領導人在諸如納赫薩克等地卻看到了希望。對納赫薩克附近崎嶇的山峰進行的研究,已經發現了稀土金屬、鈾、鋅等珍貴礦藏,現在一個大礦的審批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然而,研究人員和一些居民卻對格陵蘭通過挖礦實現獨立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而且,開礦對地球上最後一塊處女地可能造成的社會與環境影響也引發了激烈的辯論。


富礦岩石


納赫薩克的名字在格陵蘭語中的意思是「平原」,這可能是因為這個鎮子所在的土地最為平坦。它四面環山,山頂上全都覆蓋著數百萬年的冰雪。視野內可以看得見潛伏進內陸的冰原,未被冰覆蓋的面積看起來就像一條細長的絲帶。


但是那裡卻藏著未露頭的豐富礦藏。那裡的地殼非常古老,一些地方可追溯到38億年前,而且發生過大量火山和斷裂等地質活動。這些地質活動將富含金屬的流體帶到地球表面,並逐漸形成礦藏。這座全球最大的島嶼還有著豐富的離岸石油以及天然氣資源,如果發生價格上漲或開發成本下降將會帶來巨大利潤。


過去十年間,在各種合力的作用下,對當地礦藏開發的興趣不斷增長。當前,很多機構的眼睛都盯上了納赫薩克附近的科瓦內灣礦藏,希望成為開發格陵蘭首個大礦的競爭者。那裡的資源「潛力巨大」,愛丁堡英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學家Kathryn Goodenough說。她正在和EURARE(聚集研究人員和諸如格陵蘭礦業和能源公司〈GNE〉等開發歐洲稀土潛力的一個計劃)合作。

GME從2007年開始在當地勘探,幾年內已經研究了附近高山上數百個鑽孔樣本。「這裡的礦藏簡直就像瑞士乳酪一樣豐富。」納赫薩克當地一家公司的代表Ib Laursen說。GME推測,該城鎮上方的岩石容納著近1100萬噸稀土氧化物,而科瓦內灣則是中國以外稀土儲量最豐富的地區。


然而,在開採之前,那裡的儲藏量究竟是否像該公司預測的一樣多仍不清楚,哥本哈根大學地質學家、對格陵蘭進行特別研究的Minik Rosing說。而且,一些人反對開礦,因為那將會帶來很多外來務工者,還有人擔心GME會在開採稀土的同時開採並銷售當地的鈾礦。還有一些人,包括丹麥環境保護組織則擔心釷的開採帶來的放射性問題,而且含氟礦物還會導致水源酸化。這些擔憂已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平衡經濟利益以及格陵蘭島天然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風險。


GME堅持認為科瓦內灣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開發。然而,經濟力量可能是阻礙格陵蘭島礦業計劃的最大障礙:稀土和其他金屬的價格在2011年達到高峰後已經銳減。哥本哈根大學和努克格陵蘭大學在2014年聯合發布了一項報告,對格陵蘭島礦業資源如何影響未來格局進行了分析,認為格陵蘭需要同時開採24個大礦才能替代丹麥的經濟補給。就現在了解的情況來看,即便在經濟景氣的時候這也是個艱巨的任務,該報告編寫委員會負責人Rosing說:「通過開礦迅速提振經濟的夢想可能是個幻影。」


電力計劃


隨著這份報告的傳播,談論政治獨立的言論開始減少。很多格陵蘭人意識到這一過程需要時間,Rosing表示,一些年輕人已經開始質疑完全切斷與丹麥紐帶可能帶來的潛在利益。在訪問中,Rosing表示:「一個擁有5.6萬人的國家可能並非是確保格陵蘭的每個人都能塑造自己未來的最佳方式。」

對採礦的沮喪已經激發了讓自給自足的經濟多樣化的討論。Rosing表示,格陵蘭應該設計其他方式獲取利潤。他在探索推廣石粉(冰川侵蝕形成的岩石粉末)的可能性,這種粉末可以作為熱帶種子的營養和中和劑的來源。他認為格陵蘭應該選擇可利用其寒冷氣候的產業,比如計算機伺服器工廠,這個產業需要大量的能源進行製冷。


格陵蘭已經開始利用冰川融雪生產可再生能源。島上有5個水力發電廠,政府推測認為那裡未開發的能量每年足以生產80萬千瓦時的能量,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所用總電量之和。位於紐約的美國鋁業公司Alcoa曾設想建立熔爐開發這種廉價的能源,格陵蘭國家能源公司在2010年曾設立了一項試點工程,希望利用水電生產清潔的氫燃料。


然而,當下來看,那些選擇都是未來的前景。今天,有40%的格陵蘭人受僱傭在公共部門工作,90%的出口經濟圍繞漁業展開,尤其是毛蝦和格陵蘭大比目魚。


儘管當前捕撈量相對穩定,但是西格陵蘭的毛蝦儲量在過去10年已經下滑,這可能是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格陵蘭自然資源研究所魚類和貝類管理主任Helle Siegstad表示,海洋生態環境的變化最終會有利於格陵蘭的漁業,她對此非常樂觀。但即便如此,她也對格陵蘭過重依賴難以預測的漁業感到擔憂。「我們對此如此敏感。」她說,「我希望我們在一些其他方面還有經濟支撐。」


產業增長


在距離納赫薩克乘船半小時的一個地方,Kalista Poulsen和Agathe Devisme共同擁有10公頃的土地,養了300隻羊。與周圍的凍土苔原地帶相比,他們農場上的草相對繁茂。紫色的野花和圓葉當歸(一種普遍使用的藥材)在他們精心打理的田地里成行排列著。


這對夫婦是格陵蘭剛開始萌芽的農業的代表人物,格陵蘭島的領導人希望擴大這種佔比很小的經濟模式。農業僅占格陵蘭GDP不足1%,但是隨著氣候變化這一比例可能會增長,過去20年來格陵蘭南部的氣溫已經上升了近2攝氏度。


然而,氣候變化也可能會反覆無常。現在,一連串的夏季乾旱已經迫使農民從國外進口草料,讓飼養的動物能夠度過漫長的嚴冬。這讓當地人很難搞清,氣候變化究竟是在幫助他們還是給他們添麻煩,Devisme說:「現在的情況帶來的困擾更多。」


除了農業收入之外,Devisme還向到當地旅遊或捕魚的人出租床位、提供早餐。與挖礦相比,很多格陵蘭農民認為旅遊是促進當地經濟的更好選擇,他們認為科瓦內灣等礦藏開採會威脅自己的生意。


2013年,政府統計約有3.5萬人到格陵蘭島旅遊,他們對GDP的貢獻為3%。格陵蘭希望可以拓展冒險旅遊,比如徒步旅行和劃獨木舟等,以此提振水上經濟。


但如果格陵蘭要從這些產業受益,當地人必須有開展這些活動的技能。哥本哈根未來研究所2013年的一項報告稱,促進格陵蘭島的人口發展可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今天,儘管很多格陵蘭人有著豐富的非正規知識儲備,但僅有35%的學生讀完強制性義務教育。政府希望學生在十五六歲畢業後進一步加強教育,其中的計劃就包括強化基礎教育。


納赫薩克的居民正在推進當地的教育。工人們在鎮子中心被籬笆圍起來的建築工地上忙碌。頭上一架起重機在搖動著腦袋,將木樑送到腳手架上。很快,那裡將會出現一座擁有玻璃牆的教學樓,納赫薩克的學齡兒童在那裡將能夠看得見礦藏豐富的起伏山脈、冰封的峽灣,還有他們的小鎮,這些都將與格陵蘭不可預測的未來一同前進。(紅楓)


《中國科學報》 (2016-05-10 第3版 國際)

您可能感興趣

遭遇地震後的慘狀
歷史上最美麗的女將,打了敗仗之後竟遭遇非人待遇
戰爭中兒童的悲慘遭遇,最後一個最讓人心碎
女子因長相醜陋被母親拒之門外,隨後的遭遇更令人悲痛
遭遇車禍後她被丈夫當場拋棄,高位癱瘓的她越發的善良美麗!
戀愛期間被丈夫寵上天,婚後卻遭遇閃離,很鬱悶
誤入女廁所後,竟然遭遇如此離奇的一幕
此國內戰爆發後,他乘勢崛起成為軍閥,遭遇多次暗殺後最終殞命
女子失憶之後再遇前男友,隨後遭遇卻讓人無比羨慕!
兒童時期遭遇近親性侵 成年後回到事發地會發生怎樣的慘劇
金秀賢入伍前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遭遇轉型陣痛期?
他是實力男星,在最紅的時候卻遭遇離婚事件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抓之後,花果山遭遇了滅頂之災
遭遇車禍的她被丈夫當場拋棄,高位癱瘓的她善良,生活越發美麗!
外貌清秀的她,最後的遭遇真是讓人十分痛心啊
古代女人守寡後的凄慘遭遇,最後一種沒人性
遭遇喪屍之前,他們曾與更喪失的東西戰鬥過
女人離婚後的遭遇,我情何以堪?
流浪狗的遭遇,讓路邊發現它的男子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