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一個傳令兵拿著大軍的旗牌,手持周延儒的令箭,快馬加鞭回到了京城。當時崇禎剛跟眾臣開完早晨例會,便驚聞傳報!當時主事非常震驚問道,「是不是周首相已經出戰告捷?」然後,這個傳令人說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句話 ——「不是,相爺讓我回來取一下他的麻將牌」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1613年的一個春天,參加明朝「高考」的考生們在焦急地等待考試結果。發榜人徐徐走來,張貼好榜單,眾考生一擁而上,所有人的目光第一時間都集中了榜首的名字——周延儒。

當年的狀元郎,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年書生,誰也沒有想到,幾十年後他會進入《明朝好奸臣》俱樂部。


周延儒是個很聰明的人,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辯風色,這也是後來能進入中央核心決策層的關鍵。崇禎皇帝登基之後,周延儒把察言觀色、伺機而動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他靠著這個,終於做到了明朝首相的位置。也是靠這個,他才得以入選《明朝好奸臣》。


1640年,皇太極出兵錦州,不尋常的是,這一次他貌似玩命了。皇太極很鬱悶,他被袁崇煥欺負了太多年了,這一次就是崩了門牙,也要把錦州啃下來。


崇禎把最後的希望給了洪承疇,這個人帶了13萬人準備跟皇太極大幹一場。洪承疇來到遼東以後,安營、紮寨,確實把皇太極干「暈」了,每天就干一件事兒——按時吃飯,睡覺,再吃飯,再睡覺。

1641年,洪承疇像突然跟打了雞血一樣,出兵松山要去揍皇太極。10萬人就這樣向皇太極沖了過去,皇太極這回事真看不懂了,這個戰鬥力弱爆了且只帶了3天口糧的軍隊,跟大清軍隊硬拼簡直是作死啊。既然你挑釁那就干吧!清軍一上來就給洪承疇來了個包圓,洪承疇卻沒有硬拼,象徵性罵了幾句娘就準備突圍逃跑。


原來,洪承疇本來不想出兵的,他知道皇太極是什麼貨色,沒辦法,只是頂頭上司兵部尚書陳新甲一直催他出兵,他才只帶了3天口糧出戰。還沒明白么? 帶上三天糧食出征,如果遇上好機會,就猛打一悶棍,打完就跑,也不怕對手斷後路;如果沒有機會情形不妙,立馬就能跑,而且回來還能說,是糧食不夠了,才跑回來的。這樣對上面有了個交代,又不怕追究政治責任。真是比猴還精啊!


老牌軍事家皇太極決心要徹底解決洪承疇的,根本沒有給洪承疇逃跑的機會。洪承疇剛開始還想裝裝樣子,拒不投降,等著崇禎來救他,而崇禎也在等著他,只不過是在等他的死亡通知書。


後來洪承疇突然開竅了,「我去,不會有人來救我了,貌似所有兵都讓我帶到這兒來了啊!」 1642年,他打開城門,毫不猶豫選擇了投降。 崇禎已經被清軍打的找不著北,連敗的消息已經讓崇禎憋了一肚子火,沒有等到洪承疇的死亡通知書,等來的卻是他的投降消息之後,崇禎小宇宙終於要爆發了……


堅決抵抗,不投降!

崇禎立刻加強了京師的防禦,誰知朝中已無可用之將,竟然沒有一人願意主動去防衛邊關。清軍此時已如入無人之境,從北京東部一路繞道南下,一直打到了山東。 當時皇太極還沒打算跟明朝決一死戰,入關只不過想打打劫而已,就當人家已經打算滿載而歸回東北的時候,我們的主人公——周延儒登場了。


1643年,也就是明朝滅亡前一年,周延儒敏銳的政治嗅覺又讓他捕捉到了固寵的機會,他看出了崇禎的鬱悶和焦慮,於是他作了一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決定—— 親自帶兵禦敵! 崇禎對周延儒主動請纓那叫一個高興,——首相親率軍隊深入一線作戰,還未有先例。崇禎太想贏一場了,挨了幾十年的揍,滋味實在不好受啊!


周延儒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覺得,反正清軍要出關,只要尾隨幾日就行了。 待周延儒出兵之日,崇禎為他準備了一個盛大的歡送儀式。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崇禎親賜上方寶劍,眾臣歡呼雀躍。 周延儒帶領大軍出京上百里之後,突然停下了,然後就發生了歷史最TM坑爹的一件事:


一個傳令兵拿著大軍的旗牌,手持周延儒的令箭,快馬加鞭回到了京城。當時崇禎剛跟眾臣開完早晨例會,便驚聞傳報!當時主事非常震驚問道,「是不是周首相已經出戰告捷?」然後,這個傳令人說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句話 「不是,相爺讓我回來取一下他的麻將牌」


周延儒不愧為明朝第一雀神!尾隨清兵實在太無聊了,便整天跟下屬們飲酒作樂,打麻將,終於把清兵熬走了。他殺了幾個老百姓和散兵游勇,向崇禎彙報說與敵激戰後斬獲數百騎,已將清軍驅逐到塞外。 崇禎聽後高興得手舞足蹈,要封周延儒為太師。對此,周延儒感到十分心虛,不肯接受。後來事情敗露了,崇禎當時的感覺,像從天堂直接掉到了地上,還是臉先著得地。他哭著說出了那句總結出明朝滅亡的那句話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這幅促使明朝滅亡的「麻將牌」,叫做 「馬吊」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馬吊就是麻將的前身。 當年給太子當過老師的吳偉業曾經說過,「明之亡,亡於馬吊」。 王崇簡《冬夜箋記》說:馬吊是明朝最為流行的一種娛樂活動,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貧民百姓,只要有時間就會搓一把。通宵達旦,人玩起來跟瘋了一樣。當然,當時的馬吊只是一種紙質的牌。 顧炎武也特別指出了馬吊在明朝的流行程度,他說,當時在江蘇和山東,幾乎官員們都痴迷於馬吊,痴迷到什麼程度呢? 「窮日盡明,繼以脂燭,人事曠而不修,賓旅闋而不接。」(一早起來就打馬吊,到了晚上就點起蠟燭繼續打;官員連班也顧不上上了,旅館都不開門營業。)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那這個馬吊是怎麼發展成麻將的呢?這裡要提到一個寧波超級玩家——陳魚門。 陳魚門其實叫陳政鑰,字魚門,是寧波當地一個有錢的商人,因為負責給鎮壓天平天國的軍隊籌集糧餉有功,朝廷給了他一個三品的虛職。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這個陳魚門非常酷愛玩牌,什麼擲骰子,牌九,馬吊,他樣樣精通。他最愛玩的還是馬吊牌。 後來他發現,紙牌玩起來實在大不方便了—— 時間長了紙牌磨損太嚴重;經常出海的他,在船上玩時候紙牌還總被大風吹走; 所以,他決定,創造一種新的牌具! 他綜合骰子、牌九的優勢,把紙牌改用竹骨;繼承了馬吊牌的「萬、筒、索」;同時把紅花改為「發」,白花改為「白板」,老千改為「紅中」受航海風向啟發,創造了「東、西、南、北風」;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這樣一幅136張一幅的麻將牌便誕生了。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他還自創麻將規則,融入了寧波文化,如,-寧波方言讀「」;-寧波方言讀「」等等麻將也與寧波方言「麻雀」讀音極為相似。 陳魚門被稱為現代麻將之父,寧波的著名景點天一閣就有專門介紹麻將的展廳。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天一街5號


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薦指數:★★★★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天一閣麻將展廳內有各種材質的麻將牌:象牙的、玉石的等;還有英國麻將、日本麻將等;還有的牌面畫著《水滸》一百單八將。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展廳外就矗立著一組非常有趣的銅像:陳魚門和兩個老外打麻將的牌桌,明顯的三缺一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為什麼要搞個「三缺一」呢?這個還要從馬吊牌說起。 關於馬吊牌這個名字的來歷,《葉子譜》作者潘之恆是這樣說的:「謂馬四足失一,則不可行,故為『馬掉』」。馬掉的本名為馬掉腳,後來改為馬吊腳,簡稱馬吊。 馬本來有四條腿,掉了一條腳,那不就少了一隻腳,這就是麻將「三缺一」的來歷。


百代旅行


和你一起尋遍中國那些不可移動的文物


- 投稿郵箱 -wqf@bdtrip.com.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代文保 的精彩文章:

一個練過攤、當過賊、販過毒的鄉間二流子,竟是五代十國明君典範
民國當紅影星在千年古迹舉辦集體婚禮,竟玩這麼高雅的婚禮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