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一面抗戰,一面向日本賠款,是真的嗎?

中國一面抗戰,一面向日本賠款,是真的嗎?

該謠言流傳甚廣。筆者搜索到的最早的源頭,是這篇2015年發表於今日頭條的自媒體文章


大約從2015年開始,網路上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在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日軍正在與中國軍隊激戰之時,蔣介石居然很守『誠信』的忙著向日本歸還滿清庚子賠款。……不但當時到期的庚子賠款要如數支付給日本,以後即將到期的庚子賠款也要全部支付。……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的子彈和刺刀,是否有蔣介石向日本歸還的庚子賠款?」


當時的中國政府,真的是一面抗戰,一面向日本賠償庚款嗎?

國民政府成立後,宣布承認並償還庚款,是為了重建外債信用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公開宣布繼承並償還晚清、北洋時代所欠下的一切外債,庚子賠款也包括在內。


1、戰前,國民政府一面向各國償還庚款,一面推動各國「庚款退還」


之所以承認並償還這些外債,美國財政專家楊格(Arthur N.Young)說得很清楚:

「1928年中,中國全部外債,除去以關稅作擔保的之外,幾乎都拖欠未還。……政府也感到,為了國內的復興和發展,需要外國債款和投資的協助。當時看不到友邦政府給予貸款的前景,而私人貸款者在舊賬長期未償之前也心灰意懶。」「二十年代,中國財政的崩潰使外國債權人和他們的政府,特別關注債務的拖欠失信。……國民黨人在1928年接管政權後,……(意識到)除去公平地償還債務以外,恢複信用也是要緊的。……否則是沒有辦法借到外國資本的。」


簡言之,如果南京國民政府不承認、不償還庚子賠款,就無法重建國家的財政信用,就無法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獲得借款和投資;國家無力走出財政崩潰的困境,經濟建設、國防建設也全都無從談起。故此,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一面向各國償還庚款,一面推動各國「庚款退還」。


2、日本打著「庚款退還」的幌子,實則是在挪用庚款


日本當時也公開宣布參與「庚款退還」。但和美國寬鬆的退還政策不同,日本牢牢把控著庚款資金的使用權,將其作為「對華文化事業」的主要經費。資助對象主要是日本在華團體、在華學術研究機構以及留日學生——尤其是在選拔「庚款補給留學生」時,日方拋開中方,制訂了許多單獨的政策,培養親日知識分子的用意非常顯著。所以,國民政府成立後,即認定日方此舉,乃是「藉發揚文化之名,為文化侵略之實」「收買學生,為害茲深」,於1930年提出抗議,要求收回庚款的管理、分配大權,廢除日方控制下的的留學生選拔制度。但未有結果。在中方以停止選送留日學生作強硬表態後,日方反變本加厲拋開中國政府,以庚款為經費,大量選拔、資助留日學生。

中國一面抗戰,一面向日本賠款,是真的嗎?


美國財政專家Arthur N.Young,曾受聘幫助國民政府整理外債,恢復財政信用


七七事變後,繼續對日償還了兩個月庚款,有特殊目的無可厚非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前,南京國民政府未曾停止償還對日庚款,日本也未曾停止以「退還」名義挪用庚款。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繼續償還了7月份和8月份的對日庚款。至9月份才改變既定政策。


1、七月份的償還,與中方高層對戰事的判斷有很大關係

7月份,中方尚無意對日全面抗戰。在蔣介石看來,盧溝橋事變並不意味著日本有意全面侵華,故中方若表現出強硬立場,有可能逼退其蠶食野心——7月20日,蔣在日記中判斷日軍「志在華北局部而不敢擴大」、「戰爭最多限於局部」;21日又判斷,「如過今日(日方)尚無最後通牒或堅強動作,則我國精神戰勝者十分之八」。蔣的判斷不能說錯,盧溝橋事變時,日方誌在華北,確實沒有對華全面戰爭的計劃。然而,蔣寄望於用強硬立場逼退日方;日方也同樣認為,只要足夠強勢,按以往慣例,國民政府必會屈服。如此,遲至8月4日,蔣才下定決心全面抗戰。7月份的庚子賠款,則已償付給了日本。


2、八月份的償還,只是一種避免更大損失的權宜之計


8月份的賠款,國民政府本擬停止償付。但海關總稅務司梅樂和(F.W.Maze,英國人)在8月26日致電財政部長孔祥熙,請求允許照慣例繼續償付(包括庚款在內,大多數外債以中國的關稅收入為償還擔保);在另一份給財政部次長的電報中,梅樂和認為,在兩國並未正式宣戰的情況下,如果國民政府率先毀約,停止償還庚款,日軍很可能以此為借口出兵直接佔領、掠奪津秦一帶淪陷區的中國海關。所造成的損失,將遠超過對日償付的款項。27日,孔祥熙複電,指示「月款可照議暫付」。


在國民政府的角度,8月份繼續償還庚款,只是一種避免更大損失的權宜之計。梅樂和從英國利益出發(英國政府當時判斷:英日關係比英中關係重要),則迫切希望能夠將這種繼續償還,變成一項長期的政策。所以在9月7日,他又給財政部關務署去了一份函電,希望以後的對日償付,「仍照向例按月於到期時照撥,以全債信」。

3、從1937年9月起,對日庚款償付,存入了倫敦的特別銀行賬戶,日本人無法染指


鑒於8月份的償付已引起了國內輿論的不滿,國民政府拒絕了梅樂和的意見。9月28日,關務署指示梅樂和,從9月份起,應撥交給日本的庚子賠款,一律自動撥存至開設在英國滙豐銀行的「備付日本庚款」專用賬戶。


開設這樣一個專用賬戶,有三重目的。一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政府講究外債信用,在中日兩國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不會對日賴賬;二是這個專門帳戶,控制在財政部和滙豐銀行手中,兩國交戰期間,日本人無法染指,足以回應國內輿論。三是國民政府當時還寄望於總稅務司梅樂和能利用其英國人身份,繼續維繫淪陷區的海關,使其免遭日軍控制和掠奪。故未直接停止償付,以免給日軍控制中國海關提供借口。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允許梅樂和仍留在淪陷區上海,也是因為尚有這層期望。

中國一面抗戰,一面向日本賠款,是真的嗎?



抗戰爆發時,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梅樂和(F.W.Maze,英國人)


從1939年9月起,日本再未收到來自中國的任何一筆庚款償付


自1937年9月起,國民政府共向滙豐銀行的「備付日本庚款」專用賬戶撥付了16月的賠款,共計存入525196英鎊2便士。


1、梅樂和未能阻止淪陷區關稅被日軍控制,1939年1月,中國停止向特別賬戶償付庚款


這16個月期間,梅樂和作為中國政府的僱員與英國在華利益的代言人(梅氏認為這兩種身份同時存在於自己的身上),更多地遷就後一身份,沒有能夠維護住淪陷區中國海關的主權。先是關稅被迫存入了日本銀行,且不允許被用來支付中國的內、外債;後又修改了海關稅則,使其有利於日本的對華貿易;甚至拋開中國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關於中國海關問題的協定》。有鑒於此,1939年1月21日,財政部致電梅樂和,命其停止向「備付日本庚款」專用賬戶撥款;同時宣布,因日軍截流中國關稅,所有以關稅為擔保的外債,中國政府將暫停償付。


2、特別賬戶中的50多萬英鎊,未流入日本人口袋,而是用作了海關的「特別養老金」


1941年12月,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兩國之間的一切條約作廢,包括庚款在內的各項未償款,也一併取消。至於倫敦「備付日本庚款」專用賬戶中的50多萬英鎊存款,1943年10月,新任總稅務司李度(L. K. Little,美國人)徵得國民政府財政部的同意,將其轉用作裁減、遣返洋員的「強制退休」費用。1944年1月,這筆錢被正式存入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特別養老金賬戶。


綜上,所謂「日軍正在與中國軍隊激戰之時,蔣介石居然很守『誠信』的忙著向日本歸還滿清庚子賠款。……不但當時到期的庚子賠款要如數支付給日本,以後即將到期的庚子賠款也要全部支付」,實乃一知半解、謬之千里之辭。

中國一面抗戰,一面向日本賠款,是真的嗎?



海關最後一任總稅務司(1943-1950)美國人李度(Lester Knox Little)。李個人非常廉潔,任職海關期間曾拒絕高薪


注釋


《腦洞大開 全面抗戰爆發後蔣介石還忙著向日本歸還滿清庚子賠款》,今日頭條號「勇哥讀史」,2015年7月8日。楊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 中國財政經濟情況》,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P27;P128-129。徐志民,《本政府的庚款補給中國留日學生政策研究》,《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3期。(台)王樹槐,《庚子賠款》,中研院專刊,P512。楊奎松,《七七事變後蔣介石的和戰抉擇》,收錄於《紀念七七事變爆發7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37年8月26日梅樂和致孔祥熙電;1937年8月27日孔祥熙致梅樂和電;1937年(無日期)梅樂和致財政部次長函。1937年9月7日梅樂和致關務署第11969號呈;1937年9月28日關務署致梅樂和關滬字第176號代電。1939年1月21日財政部致梅樂和渝公字第6890號訓令。1943年10月5日總稅務司李度(L. K. Little)致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稅務司郝樂(B.E.F.Hall)第13號密令;1944年1月19日郝樂致李度第116號密呈。以上各函電,均收錄於《帝國主義與中國海關 第10編 中國海關與庚子賠款》,P196-204。

您可能感興趣

一戰賠款,德國賠上百年,而日本呢?因為它,各國放棄,一分沒賠
這個小國不一般,二戰中和日本一夥,戰後又向日本要到了大量賠款
這個小國不一般:二戰中和日本一夥,戰後又向日本要到了大量賠款
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了免除了日本的戰爭賠款,真相到底是什麼
二戰中國是戰勝國,卻沒從日本拿到一分錢賠款,原因與一大國有關
千古奇聞!中國一邊和日本作戰,一邊向日本支付賠款,到底為什麼
世界歷史上,中國的戰爭賠款是最多的嗎?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的幫凶,為何依然能拿到日本的賠款
二戰日本戰敗,哪些國家獲得日本戰爭賠款,中國為什麼不要呢?
德國與日本:戰敗國面對戰爭賠款的不同做法
二戰後真正獲得日本戰爭賠款的是這些小國,大跌眼鏡
此國軍事一流,二戰都沒有參戰,但也得到日本戰爭賠款損失
二戰後向日本算賬,有的國家要領土,要賠款,這國家只要戰犯的命
清朝給外國的賠款都被用在哪裡,唯獨日本一國的做法令人生恨!
二戰後各國向德國算賬,有的要領土有的要賠款,此國要了一堆破爛
二戰後,中國為何免除日本的巨額戰爭賠款?真相原來如此!
《辛丑條約》的戰爭賠款抗戰時仍在賠付,最可氣的是還向日本賠款
二戰後,日本拒絕賠償這個國家戰爭賠款,結果慘了
日本戰敗後,此國不要一分賠款和割地,只鐵了心要日本天皇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