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糾結,孩子在泰國上學,是會成材,還是成「柴」?
作者:岳漢
當爹當媽,只要不是丁克主義者,則誰都會有第一次。萬萬沒想到,第一次居然是在泰國把這個爹給當了。
2012年,在外府教書的時候,女兒出生。三年後,我們這全中國籍的三口小家,傾巢搬到曼谷。這時候女兒三歲了,也該是扔到幼兒園裡練習為人處世的年紀了,於是便開始踏上了異國擇校之路。個中體驗,充滿糾結。
語言這一關能過嗎?這是第一個問題。
我的泰語爛的像渣一般,在泰國生活,與純泰人交流時飽受「雞同鴨講」之苦。久而久之,個人心理都有點變態,看見泰國人扎堆的地方下意識繞著道走,會議交流或者飯局的時候,也像一尊聖母塑像一樣坐在角落裡強顏歡笑做洗耳恭聽狀。所以,我總是擔心自己那從小說中文的孩子也會步我的後塵,小小年紀搞出自閉症來。
實際上呢,孩子進入泰國人的幼兒園後,我發現情況比我預想的要好得多。3歲的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天然比成年人強,第一個星期還不會說,但是雞同鴨講也能和泰國娃兒們玩得不亦樂乎。半年之後,已經能和泰國孩子進行交流,也神乎其技地交了幾個朋友,看上去真是比我能耐多了。
到了差不多一年的光景,小孩子已經發展到在家裡玩玩具的時候,都會用泰語來自言自語的地步。有時候冷不丁給我來一句,我還要去找她媽媽來幫我翻譯翻譯。這要是再過幾年,估計泰語辭彙量可以甩我幾條街了。
看來,學齡前兒童,只要泡夠時間,終究是能夠和泰國孩子們打成一片的,文化融入什麼的貌似不成問題(10歲以上的可就沒準了)。
隨之而來的下一個問題是:眼睜睜看她變成一個小「泰妹」,這樣真的好嗎?
中國教育,如狼似虎,傳統爹娘一個個都和敢死隊教官似的,恨不得用鞭子抽著娃兒往人生巔峰上爬。學校里也不見什麼青梅竹馬歡樂童年,天天搞排名,月月摸底考,「既然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這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深有體會。這樣當然是一種變態,但在這個原本便殘酷的人間,這樣斯巴達的教學法,反倒能教出皮厚耐操的狼孩子。生存係數,比富裕國家的「小確幸」們,要高多了。
泰國,來過的都知道,除了少數精英家庭之外,舉國上下都有點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魏晉風骨。雖然明明人口也很稠密,但似乎各位都沒啥奮鬥意識危機感。小孩現在還小,和泰國孩子們待在一起當然有利於身心健康,但以後呢?青春期考學呢?畢業後找工作呢?更別說萬一將來回國了呢?那時候再讓她和中國孩子們同台競技,那不是明擺著把羔羊小白兔往獅虎山裡送嗎?
這個東西,說大了可就是理念之爭。很多人會說孩子最重要的是想像力創造力啥的,可這話聽起來像是印度人在拍雞湯電影。在現實世界裡,行得通嗎親?
我妻子最愛那些素質教育的大道理,可她其實也很精神分裂,一邊口口聲聲地抨擊中式教育,一邊處心積慮地要給孩子報各種英語數學繪畫班——你要勸她「咱們讓孩子度過無憂無慮放羊式童年吧?」她絕對當你是美帝國主義派來亡我國族的文化間諜。
孩子怎麼教,在泰國行不行?這個問題,我至今沒有答案。
絕不可能把孩子扔回中國去和爺爺奶奶當留守兒童;放任她和泰國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宅言言下去,也不放心。思來想去,眼下只有折中了:在學校里讓她好好當她的泰國妹,回到家裡嘛……來,跟親愛的爹地念念《三字經》吧。
就算是變泰妹,好歹也要當個擁有正統中華家教優勢的「華人泰妹」。在泰國,這應該還算是個優勢項目吧。
和我一樣糾結的中國爹娘,或許還有?真想知道,大家是怎麼做的呢……






※可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這些,有可能會成為同性戀!
※孩子的成長是拿來陪的,不是拿來替的
※如果家裡有仨熊孩子,當媽的會累成什麼樣!
※我孩子趴著腿都褶成蓮藕了,以後會不會成大胖小子?
※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除了愛,還必須有自由
※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他還是因為你?
※有人變成壞人,有人變成賤人,但小孩子永遠是世界上最純真的存在……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最需要的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從沒學過攝影的小學體育老師,卻讓蘋果公司都驚艷於他的手機相冊,他拍下孩子們最細膩的樣子,成了獎項里唯一的中國人
※孩子,才是那個陪著父母成長的人
※沒有脾氣的胸腔,就會換來孩子的成長
※女孩子舉鐵之後,身材會變成這樣!
※把童年變成傳奇,最幸福的孩子就在你家,行動!
※孩子突然成腦癱,罪魁禍首就是從老家帶來的
※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非洲姑娘和中國小伙,生下的孩子,長成這樣
※被過度誇大的成長關鍵期,會耽誤孩子的成長
※不能讓孩子晚睡,影響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