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靠什麼發跡?原來她第一次就收了三百兩銀子!
作者:金滿樓
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初十,這天正值深秋,但已略帶寒意。
也就在這一天,京城某普通旗人官員的家中,一個毫不起眼的女嬰哇哇墜地,她的出生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是,在二十多年後,她卻引起了整個世界的關注——她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
令人吃驚的是,這位日後統治大清帝國近半個世紀的風雲人物,她的出生在歷史文獻上竟然沒有留下任何正式的記載。
就連《清史稿》,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記錄說:
「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除此外,並無「紅光遍地、異香滿屋」之類例行的異兆加以奉承。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的荒誕。這段不該有的空白,在給歷史學家們添了許多麻煩的同時,也讓文人騷客們有了無盡的想像空間。
對於慈禧入宮前的事迹,在正史付之闕如時,反倒是諸多野史稗乘做了極為生動有趣的描述。
《睇向齋秘錄》中即說,慈禧的父親曾任湖南副將,死於任上,極為窮困。
慈禧與妹妹扶柩歸喪,船過清江浦時,正好另一位副將也去世了,喪舟恰好就停在慈禧的船邊。
陰錯陽差的是,清江縣令吳棠派人給那位副將送喪禮三百兩,差人卻不慎將銀子送到了慈禧的船上。
差人回去復命時,吳棠發現弄錯了,於是讓人去要回那三百兩銀子。
這時,吳棠身邊的一位幕僚說:
「喪禮送出去了,再要回來恐怕不太好。何況,據說這船上女子是去京城參加選秀的滿洲閨秀,這萬一她被皇上選中,以後大富大貴,說不定對大人今後的仕途會大有幫助。」
吳縣令轉念一想也是,這日後的機緣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犯不著為了三百兩銀子而惹下麻煩,於是將此事放下不提。
再說慈禧姐妹,這兩人正是窮困潦倒之時,無意中得了三百兩銀子,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
多年後,吳縣令也就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極大眷顧,由此飛黃騰達,最後做到督撫大員,自然不在話下。
這段記載固然生動且引用率很高,但並非歷史事實。
實際上,慈禧的父親惠徵乃滿洲鑲藍旗人,他並沒有去湖南做過官,說他死在湖南任上顯系杜撰。
惠徵生於嘉慶十年(1805年),監生出身,他在吏部做了十幾年的筆帖式(相當於秘書),是個默默無聞的一般公務員。
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已經45歲的惠徵在當年京察中被列為一等並軍機處記名,這才獲得了道府的任職資格並於當年外放山西歸綏道。
咸豐二年(1852年),惠徵調任安徽寧池太廣道,但在次年三月,太平軍攻到了安徽境內,惠徵因攜帶餉銀和印信逃避戰亂而被奪官去職。
羞憤之下,惠徵當年便病死於鎮江。
從惠徵的履歷來看,慈禧出生時其父正在京城任職,因此慈禧出生在京城應該沒有疑問。
不過,近年倒是流傳這麼個說法,說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是漢人之女,後來被潞安府知府買為丫頭,由此被收為養女並參加選秀進入皇宮。
持此說的人還舉出慈禧喜歡吃長治縣的黃小米、蘿蔔菜、愛唱山西民歌,甚至慈禧給的書信殘片、王氏家譜記載、慈禧生母墓等做佐證,這顯然是胡亂攀親的無稽之談。
最能證明慈禧出身地的,是慈禧妹妹在咸豐五年(1855年)參加選秀的記錄。
這份檔案現存於第一歷史檔案館《宮中雜件》第一二四七包中,其中有一張用大紅紙寫成的「排單」(即當時選秀女的名單),當時慈禧妹妹是這樣記載的:
「鑲藍旗滿洲,恩祥佐領下,原任道員惠徵之女,年十五歲,辛丑七月二十八日戌時生,納(那)拉氏;原任員外郎吉郎阿之曾孫女,閑散景瑞之孫女;原任副都統惠顯之外孫女;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有清一朝,京師八旗都居住在皇城,劈柴胡同與當時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所在地阜城門內嘉寺胡同相距不遠,而慈禧一家正屬於鑲藍旗,住在這一帶當無疑問。
如此看來,上述檔案文件所記錄的「西四牌樓劈柴胡同」即為慈禧的出生地,而慈禧其實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丫頭。
據記載,在應選之日,參加選秀的秀女們由神武門進至順貞門外等候,然後由太監按名冊順序引入,通常是五人一排進行初選,初選中的還要再度進行複選。
複選中被選中的秀女,優秀的留在皇宮成為后妃候選人,其餘則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
由此看來,慈禧和妹妹都曾在選秀中通過複選,不過前者更勝一籌,其在咸豐元年(1851年)的選秀中脫穎而出,後留在皇宮並被封為「懿貴人」;
慈禧的妹妹則在下一次選秀中未能選入皇宮而配給咸豐的七弟奕譞(後來的醇親王)為福晉,她後來生下一個兒子名載湉,此即後來的光緒皇帝,這是後話。
一些小說筆記常說慈禧入宮初封「蘭貴人」,甚至說「蘭兒」是其乳名,實則不然。據慈禧家的後人稱,慈禧的乳名實際上叫「杏兒姑」。
「姑」是滿人對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稱呼,而「杏兒」的名字則是因為其家中庭院種有幾顆白杏樹,慈禧的爺爺由此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杏貞」,小名「杏兒」,取義「忠貞」之意。
至於慈禧為何會被稱為「蘭貴人」,或許是因為咸豐喜歡玉蘭花,因此也給她附會了這樣一個封號。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選秀是慈禧改變自己命運甚至主導晚清歷史的第一步,這雖說是一種偶然,但冥冥中又似有天意。
由此,17歲的杏貞姑娘便進宮成了咸豐皇帝的侍妾「懿貴人」,並進而主導了晚清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節選自金滿樓:《女人當國:慈禧太后與晚清五十年》,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年)




※就因他的一句話害了兩宋幾百年,最終被滅!什麼話?
※哪吒為什麼叫三太子?原來他是紂王的兒子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你能說出幾個?他們各什麼第一?
※為什麼女人到了三十就一定要嫁
※他為什麼總是撩你到一半就跑了?
※還浪費錢幹什麼,這幾種菜買一次夠吃一年!
※宋太宗說了一句什麼話?竟然害了兩宋幾百年,最終被滅!
※忙了一輩子,什麼才是你的?
※軍嫂都是什麼人啊?怎麼一句話就翻臉!
※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這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第一次約會吃什麼都別吃這些!
※每天多花幾分鐘,換來長壽幾十年!你為什麼要拒絕這麼好的方法!
※第一次養花,養什麼好呢?
※六月十九日父親節,我們拿什麼來愛你!
※她是唯一一位死了數十年才下葬的皇太后,這裡面有什麼隱情呢?
※第一次和男票睡一起是什麼感覺?
※歷史上禁止女子纏足這麼多次,為什麼只有這一次才真正成功了?
※歷經五朝,侍奉十一個皇帝,他靠什麼成為官場不倒翁?
※和女朋友第一次睡在一起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