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在京

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在京

2016年5月11日,「皇家氣象——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開幕,展覽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自得堂共同主辦,展出自得堂精心收藏部分明清御窯黃釉瓷器。中國嘉德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中國嘉德陶瓷部總經理劉越、著名收藏家朱紹良、自得堂主人馮瑋瑜女士出席開幕式。


《通典》注云:「黃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為溢也。」黃色是歷朝帝王所崇尚的專屬顏色,猶如龍紋,視為權利、尊貴的象徵,象徵皇權神聖不可侵犯。黃釉是明清時期皇家的專用釉色,民間不得擅用,故黃釉瓷器為明清時期皇家嚴格控制的瓷器,專為皇室御用,或為祭祀專用。尤其是清代,全黃釉器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是等級最高的皇家御用瓷器。因存世數量稀少,搜集尤為不易。


明弘治嬌黃釉窩盤(一對) 俯視

明弘治嬌黃釉窩盤(一對)-底款


明正德澆黃釉撇口盤(一對)


大清康熙黃釉大宮碗


觀眾在展覽現場觀摩展品

此次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自得堂合作,舉辦「皇家氣象——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將自得堂主人瓷器收藏中的一個系列以專題展覽形式呈現世人。展品自明中期至清晚期,涉及其中十三個朝代,三十三件/對黃釉器,集合在此,與藏家共享。如明弘治嬌黃釉窩盤(一對),堪稱弘治澆黃釉瓷器的代表作:造型規整,胎體透薄,釉面勻凈,釉色淡雅,不溫不火,給人恬淡嬌嫩之美感。成對收藏,尤為難得,因為弘治黃釉器是公認的歷史上黃釉燒造最好的瓷器;如明正德澆黃釉撇口盤(一對),內、外施嬌黃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所署六字年款字體標準,恭正規整,正德御窯瓷器年款因此贏得 「正德款恭」之評價。此種撇口盤是明、清御窯瓷盤中的流行式樣,自洪武朝以來,歷朝均有燒造。正德時期的澆黃釉瓷器尚能保持弘治嬌黃釉瓷器溫潤淡雅之特點,此盤成對,彌足珍貴;清康熙澆黃釉大宮碗,口徑31.6厘米,內、外均施澆黃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圍青花雙圈。此碗形體碩大,入手沉重,保存完好,釉色純正,彌足珍貴;清雍正檸檬黃釉碟(一對),碟撇口、淺弧腹。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圈內、圈足內施白釉,外施檸檬黃釉,釉色嬌艷潤澤,亮麗可人。檸檬黃釉為雍正時期創燒的黃釉新品種,是顏色釉中的名貴品種之一;清咸豐澆黃釉錐拱海水江崖二龍戲珠紋宮碗。咸豐時期,外有列強,內有天平天國暴亂。御窯廠在咸豐初年還有燒制,咸豐五年基本停燒,加以長江以南處於清軍和太平軍交戰的腹地,景德鎮制瓷業蕭條,生產數量減少,工藝水平降低,該宮碗屬於清代景德鎮御窯廠歲例供御的大運瓷器,自康熙朝以後,歷朝都有燒造。此碗造型規整,釉面潔凈,釉下錐拱紋飾異常清晰,紋飾線條婉轉流暢,款識字體標準,堪稱動蕩時期咸豐御窯瓷器中的精品;又如清宣統澆黃釉錐拱海水雲龍紋碗,宣統朝僅得三年,御瓷生產甚少,故有「咸豐宣統賽乾隆」之說。該碗內、外施澆黃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壁腹部錐拱二雲龍趕珠紋,近足處錐拱海水江崖紋。造型規整,釉色均勻,紋飾清晰,堪稱宣統御窯澆黃釉瓷器中的代表作。


本次「皇家氣象——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被稱為是中國大陸私人藏家首次以序列形式收藏和展出明清御窯黃釉瓷器,序列基本接近完整,展品來源清晰,流傳有序,精、真、美、雅俱全,為民間古瓷收藏帶來一道靚麗色彩;同時,本次展覽純粹學術交流,不涉商業行為,所有藏品只供同好共賞。


據悉,為配合這次黃釉器特展,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專門組織一場「明清景德鎮御窯黃釉瓷器鑒賞」講座,講座將於5月13日下午16:00-18:00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講座由北京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所所長呂成龍先生和自得堂主人馮瑋瑜女士主講。呂成龍老師將從專業的角度梳理黃釉瓷器的脈絡,探討其美學價值;馮瑋瑜女士將從藏家的角度鑒賞黃釉瓷器和分享個人收藏黃釉瓷器的心得。

您可能感興趣

淺談哥釉器上的歲月之弦
傳世量相對更少 單色釉器價格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