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察言觀色」多指揣摩別人的心意,歷史上有「東郭察言觀色知伐莒」的典故。春秋時期,齊桓公與大臣管仲商量要伐莒,但還沒有商量出結果,此事就被國人知道了,齊桓公有些奇怪,便問管仲。管仲說:「國內必有聖人!」


齊桓公嘆了一聲,說:「今天我到城牆上巡視在下邊幹活的民工,有一個拿拓水杵的人一直向上注視我,估計就是他吧?」於是命令衛士去找。一會兒,衛士帶上來一個叫東郭的人。管仲說:「是您說我國要伐莒的嗎?」他說:「是的。」管仲說:「我沒有說過要伐莒的話,您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東郭回答:「君子善於謀斷,小人善於揣測。這是我暗中推測出來的。」管仲說:「我沒有說要伐莒,您怎麼去推測呢?」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東郭回答道:「我聽說君子有三種臉色:悠閑自得、宴享喜樂的時候,是鐘鼓之色;愁悶悲傷、清靜無為的時候,是喪服之色;勃然奮發、躊躇滿志的時候,是兵革之色。那一天,我望見國君在城台之上,臉色勃然滿志,這是兵革之色。國君嘴動而不發聲,表現出的是「莒」的口形;國君舉手臂而指,指的方向與您口中的同樣是莒國。我私下猜測現在我們周圍未臣服的小諸侯國只有莒國,所以這樣說。」


「色」,會意字。《說文解字》:「色,顏色也。從人,從卪。」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色」的本義為臉色,如色喜、色淚、色庄、喜形於色、和顏悅色、察言觀色、談虎色變等,後引申的字義指顏色,如白居易在《賣炭翁》中有「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又指景色,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李白《悲秋賦》中有「荷花落兮江色秋,風嫋嫋兮夜悠悠」;王安石《春夜》中有「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還引申指姿色、美色、女色,如《孟子·梁惠王下》:「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淮南子·時則訓》:「去聲色,禁嗜欲。」成語有年老色衰、絕色佳人、國色天香等。白居易《長恨歌》有「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楊貴妃與唐明皇。圖/《王朝的女人》劇照


「色」還是佛學中的一個專用名詞,佛教把有形質的、能使人感受到的東西稱為「色」,把精神領域的稱為「心」。《心經》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出了「色」與「空」是相互聯繫、互為因緣的。「色塵事物,一切皆空」「有形之物,皆不離空」,任何堅固、奢華、偉大的東西,都沒有實體性,只是因緣組合的現象而已。人只有超越執著,才能得到心靈的解放。這些就是「色」字的基本字義。「色」的義、形、音包含如下的哲理:


好色是人的天性。色的金文、篆文都是兩個人性交的形狀,體現了人的生理本能。色,指色彩、景色、美色。好色,好即喜好、愛好、嗜好。好色自然就是喜愛美景美色了。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說不管美景還是美色,人人都喜愛。陰陽交合,雌雄相配,才會衍生出種類奇多的萬物生靈。男歡女愛,本來就是天經地義之事。人會喜愛美景,怎麼會不喜愛美色呢?孔子說:「食色,性也。」又說:「男女,皆好色之徒。」不愧是聖人,很有見地。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周潤發《孔子》劇照。


好色乃是人之本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把人的衣食住行性作為人最基本的需求;弗洛伊德認為人最原始的快感是色,即性慾,認為性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潮州有一句俗語:「拼生拚死,全為了性慾和口齒。」「色」的金文和篆文都體現了人的一種本能行為,人好色是正常的,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其實都一樣,只是男人表現得更為主動而已。


如果人不好色,就成問題了。對多姿的色彩、景色、美色不喜愛或沒有興趣,世界將難朝著美的方向發展。雌雄不互相吸引,進化速度緩慢,地球上的生物將很難進化到高級階段。倘若男女連美色都不嗜好,夫妻不恩愛,又何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經典情話呢?又何來梁祝化蝶、鶯鶯張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千古絕唱呢?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吳奇隆、楊采妮《梁祝》劇照。


色字頭上一把刀。簡化的「色」字從刀,從巴。「刀」為利器,懸於頭上,危在旦夕;「巴」為蛇的象形,蛇纏於身,情勢危急;意為「色」是危及生命的尖刀和纏繞於身的毒蛇。好色本來沒有錯,但假如放縱,缺乏理性的節制、道理的約束而色膽包天,變成色鬼、色狼,陷入色情,必然害人害己。「色」字和「爭」「危」一樣是刀字頭,「爭風吃醋」必然「危及生命」。


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氣血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色,是少年第一關,因為氣血未定,筋骨未堅,如縱慾過度,元神耗散,必然傷精、傷氣、傷神。年齡大了,血氣已衰,假如縱慾,同樣耗神耗氣,加速衰亡。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銅雀台》劇照。


古往今來因為縱慾而失敗和招致殺身之禍的事例不勝枚舉,三國時曹操的第一次慘敗就是「色」惹的禍。曹操一生中歷經大小數百次的戰役,但是他的第一次慘敗卻是因為自己的風流導致的。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進攻張綉,在軍隊到達淯水(今河南白河)之後,張綉聽從謀士建議,率軍投降。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張綉叔叔張濟的妻子鄒氏,十分有姿色。曹操聽說之後,好色的本性顯現出來。他想方設法,將鄒氏據為己有。張綉非常氣憤,奮而起兵。當曹操還在和鄒氏溫存的時候,張綉掩襲曹操。戰鬥的結果,張綉大勝,曹操大敗,差點性命不保,並折損多員大將。為了一個女人,這損失可大了。


同樣的,權臣董卓因為好色而喪身,其下場就更可悲了。


董卓手下有員幹將呂布,十分了得。王允府里有個叫貂蟬的歌女,長得美麗如花。王允決定使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一天,王允把呂布請到府中,指著貂蟬說「:我想把她給你做妾,選個良辰吉日,送到你府上。」呂布見貂蟬長得美麗,很喜歡。幾天後,王允又讓貂蟬在董卓府中唱歌跳舞,董卓亦被貂蟬迷倒,王允馬上把貂蟬送給了他。呂布知道董卓搶走了貂蟬,很生氣。一天,呂布見董卓外出,便抱起了貂蟬,董卓回來見狀,一刀刺向呂布,呂布逃走。後來,呂布想殺董卓報仇,就假意請他當皇上,董卓沒上完台階,就被呂布殺了。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呂布與貂蟬。圖/2010年《三國》劇照


色要加以節制。「色」音近「嗇」,意思是對色要吝嗇。色不但是「危」字頭,也是「負」字頭,縱慾是負債、負累、負疚,負人負己。因此,必須用理性加以節制。大唐名相狄仁傑可以說是一個典範。


狄仁傑少年時讀書刻苦,心定如鐵。有一年,他到京城趕考,住在客棧,客棧的主人是一個年輕寡婦,見狄仁傑長得俊美,萌生愛意,便來傾訴心中寂寞之情。狄仁傑愣了一下,馬上轉為心靜氣和,對少婦說「:夫人,您這樣年輕貌美,難免會讓人怦然心動。幸好以前有位高僧提醒過我,不可貪色犯淫,我牢記不忘,心就恢復理智和清醒了。」少婦就問有什麼辦法能讓人克制自己。


狄仁傑說「:高僧教我三種方法,可以制止慾念。第一種方法,把男女當親人想,大的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姐,小的是弟妹或子女。第二種方法,把男女當邪惡想,這人是在引誘我失節,是盜賊虎狼、毒蛇惡蠍。第三種方法,把男女作不凈觀想,當遇到美色時,馬上想到俊男美女的皮膚下,是一團糊糊的血肉,到了生病時,容貌枯乾憔悴,死了之後,屍體潰爛流膿,滿布膿血蛆蟲,令人噁心。」少婦聽了狄仁傑的一番話,面露慚色,流著眼淚說「:你的勸誡,讓我保全了名節。如今我照你教的方法觀想,果然內心就清凈了。」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劉德華版狄仁傑。


不貪戀片刻歡愉,通過觀想控制心念,培養出風正清明的舉止,這才成就了後來的一代名相狄仁傑。好色是人的本性,也是人性的弱點。我們不可能「坐懷不亂」,但可以防止被他人「坐懷」,對於色誘,要學習狄仁傑息欲,節慾。


凡從色取義的字大多與顏色有關,如「色」加「豐」為「艷」,艷麗;「色」加「糹」為「絕」,意為在千絲萬縷包圍內的「色」,必然使人拍案叫絕。

如果人不好色,文學將失去一半以上的經典



本文選自顧易著作《漢字密碼》。

您可能感興趣

未來的某一天,我將因邪淫失去這些,沒有比這更慘的了
如果沒有好身體,生命就失去了一半的精彩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就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
你以為不可失去的人,原來並非不可失去
對一個人最好的就是放下,無論再想念也不會去打擾。終有一天你會知道,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如果不是一千年前的一次失眠,我們將失去這首絕妙好詩
如果你總以為失去的才是最好的,那麼最好的還會失去。
不要等到情失去了原本的色彩,諾言也就一文不值了
一時的疏忽,沒想到就這樣失去了它
有一條她做的如此酷炫的假肢,似乎失去一條腿也不是那麼不幸的事情……
有緣無分不如無緣,遇見不如不見,我們總在不經意之間失去了所擁有的
離開你之後眼淚幾乎佔據了我所有,我可以失去愛但我不能失去曾經擁有你的世界
誰的人生,不是一邊失去,一邊擁有
我失去的只是一個不愛我的人,而你失去的卻是一個全世
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遇到這樣的男人,請好好珍惜,做了三條以上的絕對是真愛,不要等失去才悔悟!
就算失去了一切,我們也不能失去自己的貞潔
如果不想失去他,就不要那麼在乎他
如果地球上失去了它,人類將會活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