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直插雲霄的大報恩寺當年有多輝煌

直插雲霄的大報恩寺當年有多輝煌

本文作者黃強


經過多年復建,南京中華門外的大報恩寺已經對外開放。雖然也比較熱鬧,但是其影響無法與明清時期的大報恩寺相比。


南京的大報恩寺是什麼?在明代,它是中世紀七大奇蹟之一,中外聞名,可惜原塔在100多年前毀於戰火。

直插雲霄的大報恩寺當年有多輝煌


【圖99,老外畫的大報恩寺】


大報恩寺,原址在南京城南中華門長干里一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東吳時期。公元247年,東吳大帝孫權在長干里修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為江南塔寺之始。清代乾隆朝兩江總督高晉等撰《南巡盛典名勝圖錄》記載,報恩寺「在聚寶門外,古大長干里也。向有阿育王塔。即以名寺。吳時寺、塔並廢。晉大元中掘得舍利,即其地建塔焉。南唐時復廢。宋祥符中重建。天禧中改名天禧寺。明永樂間增至九層,賜名報恩。嘉靖中大殿毀。國朝康熙三年重修。塔高百餘丈,五色琉璃,照耀雲日。篝燈百二十有八,佛火霄然,光徹遠近。我皇上親瀝宸翰,一層各賜一額焉。」


直插雲霄的大報恩寺當年有多輝煌

【圖100,大報恩寺殘跡】


北宋端拱元年(988),僧人可政得唐三藏玄奘大師頂骨舍利,於長干寺建塔瘞藏;北宋天禧元年(1017),重修後的長干寺改稱天禧寺,寺塔易名「聖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詔改天禧寺為「元興慈恩旌忠教寺」,改塔名為「慈恩塔」。永樂十年(1412)明成祖朱棣為紀念生母石貢妃,重建大報恩寺,明成祖同時要求「造九級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


大報恩寺建築規模宏大,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標準營建。明宣德三年(1428)完工,重建工程歷時16年,僅建塔一項費用耗銀248.548萬兩。其建築有金剛殿、四天王殿、大殿、正佛殿、大禪殿、左右觀音殿、左右伽藍殿、無梁殿、祖師殿、法堂、藏經殿、鐘樓、神堂、韋陀殿、左右畫廊等,僧寮房多達140房。


直插雲霄的大報恩寺當年有多輝煌


【圖101,大報恩寺塔頂覆蓮盆】

明代葛寅亮《金陵梵剎志》記載:「至浮屠之勝,高百餘丈,直插霄漢,五色琉璃合成,頂冠以黃金珠寶,照耀雲日,夜篝燈百二十有八,如火龍騰焰火數十里,風鐸相聞數里。」


清代黃之雋《登報恩寺塔絕頂》描述了大報恩寺塔的壯麗景象,詩云:「到眼無埃壒,蒼茫入素秋。萬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金碧翔霄表,虯龍壓石頭。長安稱雁塔,此亦舊皇州」。清乾隆道光年間江寧詩人周寶偀登臨長干塔,作《九層琉璃塔》:「九層長干塔,琉璃點綴工。頂常磨白日,鈴慣響天風。絕蹬雲痕鎖,飛檐鳥道通。登來高縱目,身在畫圖中」 。


琉璃塔上的長明燈最為耀眼,「九級內外,篝燈一百四十有六」 ,「一日夜費油六十四斤四兩零,月大一千九百三十一斤四兩,月小一千八百六十六斤一十四兩,歸內府撥送。燈盞蜊殼製成,內置油盤,燈芯直徑盈寸,附有機栝,燃時引入檐內,既則旋機使出,不勞攀援也」。


用鬼斧神工來說大報恩寺塔一點不為過,因為寺塔修建的宏偉壯麗,被稱之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


直插雲霄的大報恩寺當年有多輝煌

【圖102,復建的大報恩寺】


九級琉璃塔,蔚然屹立,登塔望遠,則視野開闊,近看城南一片景色,遠眺大江、牛首、紫金諸山。


「俯視金陵城闕,旭日飛甍,參差可見。西瞰大江,南望牛首,東面蔣山。紫雲、丹巘出沒,煙霧郁作龍蟠。近眺秦淮、青溪三十六曲,才若一線,雲逢逢起腋下,鳥俯其背。忽憶唐諸公詩,塔勢如湧出,連山若波濤,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也」(王士正《游金陵城南諸剎記》)。「四顧群山大江,關阻旁達,無遠不在。近觀宮城、廨舍、陸衢、水道、民居、巷市、人物往來動息,罔不畢見。飛鳥流雲,常俯視在下矣」(陳沂《報恩寺琉璃浮圖記》)。


飛鳥流雲均在琉璃塔下,可見琉璃塔之高。雖是文人的誇張筆法,卻可以想像當年琉璃塔高聳入雲的氣勢。

大報恩寺在明代屬於大剎,下轄次大剎能仁寺、弘覺寺兩座,又下轄中剎十四座,分別為高座寺、永寧寺、永興寺、西天寺、普德寺、碧峰寺、崇因寺、外永寧寺、祝禧寺、花岩寺、祖堂寺、清福寺、福興寺、建昌寺等。


然而,好景不長,清咸豐六年(1856)太平軍內訌,史稱「天京事變」,大報恩寺和琉璃塔被太平天國的炮火毀滅。歷經四百年輝煌、四百年讚譽的中世紀建築的奇葩——大報恩寺、琉璃塔,在炮火中轟然坍塌。後來雖然也曾修繕,但是規模不及鼎盛時期的百分之一。民國時期,大報恩寺舊址改造成學校,佛殿改作課堂,當時是市立米行街小學。


明代能工巧匠們用智慧、汗水、熱血,乃至生命鑄造的大報恩寺,逃過了一次又一次雷火、暴雨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卻沒有逃過炮火的劫難。


經過多年的等待,南京復建了大報恩寺,5月1日期間可以去看看,票價比平時優惠。


說明:本文系黃強的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侵權已委託今日頭條律師團隊負責處理。聯繫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研究,已出版《老明信片·南京舊影》、《文人置業那些事》等著作13本,專說南京老景點的著作《消失的南京舊景》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您可能感興趣

直插雲霄!「廣東第一天梯」,五月一日,橫空降世
央邁勇,似利劍直插雲霄,這不就是心中的人間仙境嗎
蘆芽山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劍直插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