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廣州少年和他鏡頭下舞者朋友們
我是一個和現代舞者們一起工作的攝影師,認識現代舞編舞二高近四年以來,我們記錄了自己和身邊朋友台前幕後的生活。對於我來說,我只對舞者舞蹈之外的生活感興趣。圖為佳傑和二高,佳傑馬上就要離開廣州,那天晚上下了大雨,二高和她在路邊各有心事。文圖/古天長 編輯/王中傑 (來自:騰訊大粵網)
我強烈的好奇心和他極大的包容使我有機會直面他和其他舞者們台前幕後的生活。第一次拍攝就是拍裸照。二高在家不怎麼喜歡穿衣服,完全允許我掃描他身體的任意部位。這次拍攝使我們建立了身體上的熟悉和信任,也讓日後的拍攝得以鬆弛。 (來自:騰訊大粵網)
因為在劇場看演出相識,從觀眾變成他們的攝影師,後來太相愛,乾脆一起工作了,做過二高表演一年的前台,拍照、接客、打掃衛生、帶狗,甚至做了他們的演員。我們就像一個很家庭式的作坊。這個女孩後來成為了漢秀的女主角,這是她離開二高表演一年後,我們在北京再次相見。 (來自:騰訊大粵網)
當時,我們在巨大的廣州城裡住得很近,幾乎可以算是鄰居,見面拍攝的機會很多。我開始接觸他身邊各種各樣的朋友和舞伴,了解到不同藝術工作者的生活狀態。我看到了舞者們匆匆忙忙地擦著汗在後台換衣服,也跟著他們去菜市場買菜。 (來自:騰訊大粵網)
曾經有段時間,我幾乎天天跟拍二高與他的團隊。時間長了,我發現舞蹈表演背後,往往是長時間的枯燥排練和細節的反覆修改。相處下來,舞蹈之外舞者們的個性更吸引我。圖為演出前舞者在後台忙碌。 (來自:騰訊大粵網)
曾經,哪怕在病床上,二高也還是個舞者。 (來自:騰訊大粵網)
生活里二高是一個普通又好玩的人,愛臭美。 (來自:騰訊大粵網)
二高家有時候會很像一個青年旅館,來自不同地方的舞者會住在二高家。羅小姐是二高的朋友,每次我見她,她都是住在不同的地方。據說她在成為一名現代舞者之前,做過很多普通白領的工作,她奔放的性格也許通過舞蹈才能釋放。圖為曉薇在朋友家。 (來自:騰訊大粵網)
三年前,我拍攝過《二高舞蹈之外的生活》。之後,我去了一個太平洋的小島潛水,做過船工,本可以想辦法留在那兒,但還是想念二高,覺得緣分未盡。回來後,我繼續拍攝,只是不再限於二高一個人,而是開始拍舞蹈團里的每一個人。圖為亞男在《來來舞台》,她今年已經搬去紐約了。 (來自:騰訊大粵網)
Lisa,2兩年前跟著做廚師的丈夫來中國發展,兩個人年紀也都不小了,差不多把他們法國老家的家產賣掉了跑過來。Lisa來了中國也是從頭開始她的舞蹈事業。 (來自:騰訊大粵網)
小黎姐,是二高的發小,兩個人從小學就認識了。後來分隔十年未見,重新相遇的時候,二高已經成為了一位舞者,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小黎也成為了編劇。兩人又開始重新相愛。 (來自:騰訊大粵網)
左邊的女孩叫盧曉薇,澳門人,應該算是北京舞蹈學院最胖的舞者了。但她靈活自信,我們都愛他,二高一次又一次地找她合作。放假回到澳門老家,家裡人都說她性格完全變成北方人的樣子了。右邊的女孩是盧詩雅,她很小就已經去英國上學了,曾經就讀於牛津大學數學系,後來退學回國做藝術策劃人。遇到二高後,我們相愛併合作。她現在是我們的一個製作人。 (來自:騰訊大粵網)
阿妮,94年出生,剛剛大學畢業,從武漢來到廣州發展,遇見了二高。圖為她在二高舞蹈電影《這是一個雞場》片場。 (來自:騰訊大粵網)
二高,認識太久了,反而不知道怎麼介紹。他出生的地方有大海,我們有個工作室,他做了很多的作品是和性別有關的,最近還拍了一部舞蹈電影叫《這是一個雞場》,裡面有很多雞。 (來自:騰訊大粵網)
二高早就想拍舞蹈電影了,因為現代舞太小眾,現在的人沒幾個會去劇場里看戲。我們嘗試去用舞台演出之外的方式來做舞蹈,這樣更有趣。而且不單純局限於專業出身的舞者了,很多非專業的身體的也可以很純粹和特別。圖為二高導演的舞蹈電影《這是一個雞場》殺青。 (來自:騰訊大粵網)
二高在舞蹈排練的現場會一改平日里的隨和,目光變得挑剔而銳利,舞者們任何動作的失誤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圖為二高在廣州大劇院演出《登高不能自拔》前,獨自在空蕩的劇場里發獃。 (來自:騰訊大粵網)
二高有一隻狗、兩隻貓,和一堆朋友。他的愛犬叫Panda,和主人有著不少相像之處,隨遇而安,幾乎跟任何人都相處得很好。 (來自:騰訊大粵網)
這群人有非常不一樣的背景、個性和年齡,我能想到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這麼多年以來,他們一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來自:騰訊大粵網)
曾經,一個和我一樣大的96年美籍華裔女孩跟我訴說了她在廣州的地鐵站突發奇想跳舞,卻被路人冷眼相待,被保安驅逐的故事。在我們的社會裡,雖然有不少冷熱暴力,但仍然有許多人堅持著他們自己的生活和創作方式,探索生而為人最大的可能性。圖為張典凌,來自重慶曾在法國旅居多年的舞者,這是她在《海蜇體》演出前的劇照。 (來自:騰訊大粵網)
這些「舞者家人」改變了我,無論他們曾經怎樣,正處於怎樣的境遇中,未來又如何,舞蹈會一直陪伴他們。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和限制,卻能在自己的身體中發現自由。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特別的,都是他與世界交流的一個介面,這是一個人從外界的影響中難以獲得的東西,也是這段生活、這些朋友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來自:騰訊大粵網)


※鏡頭下的90年代:上海大街上的新潮女孩,北京火車站春運回家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80年代的中國!大人喜歡打撲克,小孩喜歡練武術
※鏡頭下的緬甸另類人群「朋克青年」
※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小朋友
※鏡頭下的快樂童年
※鏡頭下:國界線上的中巴友誼
※鏡頭下:青年流向城市,小村子只剩兩人與家禽為伴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東京眾生百態:流浪漢醉酒者躺街睡覺
※鏡頭下:遊戲中的快樂童年
※實拍:鏡頭下,農村老漢將親生兒子囚禁12年!
※鏡頭下:尼泊爾農村未成年少女新娘的婚禮現場
※肖全20年前鏡頭下的楊麗萍!她劈腿打電話、長城上跳舞
※鏡頭下:東北人「炕上的幸福」時光
※鏡頭下:山崖上的鄉村醫生,為了採藥,曾多次摔下山崖
※鏡頭下:8張催人淚下的老年夫妻幸福瞬間
※香港攝影師鏡頭下「蝸居」的人們
※美國大兵鏡頭下70年代越南人的生活,走在街頭的美麗女人
※鏡頭下:花樣游泳的姑娘們,泳池裡的8年童年,痛並快樂著
※鏡頭下:90年代農村年輕人最潮流的打扮,你別噴,當時大家都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