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帥哥?公主下嫁是不違親命還是自由戀愛?
【「呂志勇看歷史」之漢唐公主99(3期)】
【圖:衛長公主】
可能誰也想不到,一個公主,貴為皇帝和皇后的千金,卻嫁給了一個方士。並且,特別喜歡她的父母,還將封建社會極有利潤的產鹽之地封給她。
論說起來,這個公主算是比較幸福的。她就是漢武帝和皇后衛子夫的大女兒衛長公主。
一、公主特殊的稱呼
這個公主的稱呼有點特別。一般的公主都是靠封邑或者丈夫的封邑來命名。可這位公主卻不是。至少她在宮內和下嫁後不是這樣稱呼的。而且,西漢時,一般情況下,皇帝的女兒稱呼為「公主」,皇帝的姐妹才可稱「長公主」。衛長公主越級稱長公主,可見其待遇遠超她的其他妹妹。當然,並非絕對不可以。地位特別崇高、受到尊崇的公主,也可以以「帝女」而封長公主。衛長公主作為武帝朝唯一封為長公主的女兒,可知她受父母寵愛的程度。
她嫁給了平陽侯曹襄。按說應該稱呼其為「平陽公主」。但這中間有個為難之處。她的母親衛子夫,早年曾在曹襄父親曹時(老平陽侯)府中為奴,主子正是「平陽公主」(這個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大姐),可能就是出於這樣的尊敬,衛子夫為了懷念舊日的主子,考慮到自己姓「衛」,女兒又是長女,所以稱呼女兒為「衛長公主」。
【歷史營養瓶】:雖然這個公主依舊沒有留下名字,但至少她的稱呼已經算是改革了。從這個側面也可以看出,「感恩」二字不僅僅適用於普通人,也適用於皇后。衛子夫始終承認自己曾經為奴的身份,也反映出她為人良善的一面。
二、公主年齡及婚齡
衛子夫於建元二年春(公元前139年)入宮。在《漢書》記載中,衛子夫入宮一年多,才得到漢武帝再次寵幸,過了幾年後始懷孕。因此推測,衛長公主的生年不會早於公元前137年。
漢初,劉盈(惠帝)執政期間,國家剛剛經歷戰火洗禮,人口銳減,為了鼓勵生育,政府明確規定了女子出嫁時間表。《漢書·惠帝紀》曾記載,公元前189年,劉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這就是說:年齡在15至30歲之間的適婚女子如果不出嫁,將被罰款,罰款的金額是「五算」。
「算」,是當時計徵人頭稅的一種計量單位,是開國皇帝劉邦在建國後第四年定下的稅收辦法。15歲以上、56歲以下的國民,都要繳納人頭稅,每人稅款金額是120錢,稱為「一算」。「五算」的罰款標準,在當時並不算低。以整個西漢的糧食均價每石100錢上下的標準來算,600錢可以買到六七石糧食,至少是一個成年人一年的口糧。
皇帝的女兒雖然不會受罰,但至少要做個表率。所以,照此計算,衛長公主出嫁應該在公元前120年左右。
曹襄去世是公元前115年。也就是說,公主出嫁後不足5年,丈夫就去世了。而這時,公主只有22歲左右。多麼難熬的時光啊。慶幸的是,兩人生育了一個兒子曹宗。
【歷史營養瓶】:婚姻可以選擇,生命卻不可以選擇。無論丈夫是正常死亡還是另有原因,二十多歲守寡的時光,確實是非常煎熬人的。每個女人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面臨兩難境地:走還是留?
可是,無論走到哪裡,牽掛兒女的心,是永遠走不遠的。
【圖:漢朝結婚場面】
三、這一次,我來選擇:再嫁方士
守了3年寡後,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選了一個好苗子:欒大。
這個人是個方士。
父親漢武帝提出這樣的請求,是因為他比較寵愛這個人。當時,由於技術、醫療條件的局限,皇帝雖然可以掌控天下,但他卻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所以對這類自稱能延長壽命的術士非常鍾愛。
父親提出這門親事後,衛長公主確實要想一想,是坦然接受還是婉轉拒絕。
最後,她選擇了接受。
父親和母親很興奮,為了讓少年寡居的女兒更高興,將喜事升級:將產鹽之地封給公主作為封邑,並將封地改名為「當利」。這是膠東半島最富裕的地方。她也成為東西兩漢唯一受封鹽邑的公主。
二十多歲守寡,又是父母最鍾愛的女兒,將她嫁給方士,一定是徵求過她的意見的,也一定是她最喜歡的。由此看出,衛長公主是個性情恬淡的人,喜歡自由、暢快的生活。類似於今天的「驢友」族,她大約厭煩了宮廷中的生活和爭鬥。
【歷史營養瓶】:由此看出,漢朝的女子不但可以再嫁,而且,完全可以打破常規。公主嫁給方士,就是一個例證。第一次婚姻的不幸不是自己能選擇的,但再次的選擇,卻是必須要自己做主的。
四、方士當是鳳凰男
公主為什麼願意嫁給方士呢?
我們來了解一下方士這個職業。
方士,又稱「方術士」、「有方之士」。從今天的角度理解,就是科學家或者愛鑽研學術的人士。東漢後稱為「道士」。
「方士階層」的身分構成也分三六九等。既有專業人士也有兼職人員。從格調情趣來說,有「高雅」、「卑俗」之別;從活動性質來講,有的是致力於命理研究的「學究派」,有的則是賣技斂財的「江湖派」。他們的身分地位和家庭出身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出身高貴之門,有的來自下里巴人。如果把西漢以來的方士進行分類,則大致可分為「學究」、「隱士」、「僧道」、「食客」、「生意人」、「江湖術士」等不同類型。
而皇帝需要的方士,一般為遵崇神仙思想而推奉方術的人士,目的是為了長壽。《史記·秦始皇記》稱:「方士欲煉以求奇葯。」這些人創造出如「行氣吐納」、「服食仙藥」、「祠灶煉金」、「召神劾鬼」等多種派別,行走廟堂。
【圖:方士煉丹】
能夠讓漢武帝相中並選為女婿的欒大,定是位風流倜儻、道骨仙風的儒雅男士,否則公主不可能相中。方士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鳳凰男」。公主正值年少,寡居之後心情鬱悶,這樣的能言善辯、又通玄學的男人,足以俘獲女人的芳心。
【歷史營養瓶】:自古才子多風流。如果不是風流倜儻,想必也不會贏得公主的青睞。
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口才好、形象佳的男人,自古就容易贏得女人的青睞。儘管大家都愛說「郎才女貌」是婚姻的絕佳標準,但「郎貌」一樣重要。畢竟,養眼嘛!
五、面朝大海,恬淡生活
儘管這次婚姻,公主自己是同意的,但還是沒能擺脫政治婚姻的宿命。
當欒大所謂的法術未能奏效時,漢武帝大怒,將他腰斬。——多麼殘酷的父親,完全不顧女兒的感受。
對於強權的父母來說,他們認為,他們的感受和他們做出的決定,永遠是正確的。
「當利公主」在丈夫去世後,不再奢求幸福的婚姻,獨自住在膠東之地,享受著豐厚的封邑貢獻,安安靜靜地躲開宮廷爭鬥,直至終老。這何嘗不是皇室公主又一種幸福的結局啊!
【歷史營養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大約是「當利公主」生活狀態的最好描述。
「農夫、山泉、有點田」是很多人窮其一生的夢想。她雖然不會成為那個愜意的農夫,但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至少讓她安安靜靜地度過了餘生。她的姐妹們和兒子,卻在不久的將來,捲入太子蠱惑事件中,死於非命。
捨得之道,或許就在這輪迴之中。
有關此事的歷史記載如下:
《史記·曹相國世家》
陽侯窋,高後時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為侯。立二十九年卒,謚為靜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謚為簡侯。子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癘,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謚夷侯。子襄代侯。襄尚衛長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謚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國除。
《史記·孝武本紀第十二》
帷帳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衛長公主妻之,◇集解孟康曰:「衛太子妹。」如淳曰:「衛太子姊也。」蔡邕曰:「帝女曰公主,儀比諸侯。姊妹曰長公主,儀比諸侯王。」駰案:此帝女也,而雲長公主,未詳。齎金萬斤,更名其邑曰當利公主。◇集解地理志雲東萊有當利縣。
《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
而子夫後大幸,有寵,凡生三女一男。男名據。






※親生兒子導致父親命喪黃泉,原來只是因為它!
※尾田說母親會阻礙冒險,海賊王中好母親命總是不長
※寶寶吃飯跟要親命一樣難?聰明媽媽支招給你
※兒子和父親命運懸殊,《無心法師2》顧基結局竟如此悲慘!
※哪位志願軍將領陣亡後毛澤東親命必須搶回遺體?
※可別裝錯了要親命!10年老馬桶「嘭」的一聲自燃主人損失過萬!
※哪位志願軍將領陣亡後毛澤東親命必須搶回遺體
※劉鑾雄首度講述,曾向傭人借錢出院病房痛哭,以母親命名7億遊艇
※把中國士兵視頻當朝鮮後,美國人感嘆:要了親命了!
※中越戰爭許世友親命兒子打造棺材 稱戰死就用
※遭熟人慘下黑手,12歲少女與殉職父親命喪同一礦井!
※歷經60多個小時,終於是到了,一路高反+暈車,要人親命啊。幸好有一大波美食等著我
※勳章以蔣介石母親命名,有人提案修改,國民黨攔下
※拳頭趕緊刪了ADC吧!這件裝備改動對ADC簡直要親命了!
※教宗批美國:殺人武器 不配以母親命名
※要了親命的「advanced 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