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非遺活態展演——「蠟畫」

非遺活態展演——「蠟畫」

安順蠟染被譽為「東方第一染」,安順素來就有「蠟染之鄉」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安順蠟染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染液便隨著裂縫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像冰花,像龜紋,類似瓷釉之"開片"極具藝術效果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後,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蠟染分為畫蠟和染色兩大步驟。畫蠟是用銅刀(蠟畫工具)醮上高溫加溶的蜂蠟,在白布上信手畫出,花鳥魚蟲,江河湖泊,唯妙唯哨,栩栩如生,然後繪畫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種顏色即成。染色是將畫好的作品通過防染,煮沸、去蠟、漂洗、花現。加之,神秘莫測的冰紋,使蠟染更具抽象畫派的韻味。蠟染在安順苗族布依族婦女中,頗為盛行。苗族圖案帶有史書性質,似鎧甲,象文字,或寫意、或抽象,任隨馳騁;布依族大多是圖騰圖案,有太陽紋,有雲雷紋、有回紋、有銅鼓紋,連續對稱,古樸典雅。蠟染布料常用作衣裙、圍腰、床單、背扇、帳檐、挎包、帽子、時裝。目前各種蠟染工藝品已是中外遊客追求的時尚。

蠟畫是在蠟染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將畫蠟這一步驟獨立出來,進行藝術提升和發展傳承。銅刀為筆、溶蠟為彩,用豐富的顏色和多樣化的圖案、線條進行藝術化的創作。創作完成後不再進行漂染,保留蠟畫的原有風貌。其多樣的畫風,不拘一格,給予了畫蠟藝人更大的創作空間,其豐富的顏色,時尚大氣,也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蠟畫表演集觀賞性、藝術性和科普性於一身,讓人在觀賞畫蠟的同時,即可以觀賞到以銅刀為筆、溶蠟為彩,以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為依託的別樣畫風,也可以體會到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的交融,還可以感受到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可以讓更多的人走上畫台,親身體會這一別樣還悠久的文化藝術,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蠟染、愛上蠟染、愛上豐富而多彩的豐物質文化。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非遺文化藝術遺產展演策劃價值的若干思考
龍泉青瓷展演非遺魅力
內視及其發展演變歷程
上海市主要展演、展播、展覽和文藝活動
重慶雜技藝術團走進鯉魚池小學 精彩展演驚艷全場
火爐里誕生的鞋 經久不衰的奇蹟單品—帆布鞋的發展演變史
崇善地禮樂文化展演之「其它類」
程嶺大鼓書參加首屆梆劇曲藝匯演精品劇目展演
威海:石岛管理区举办健身秧歌比赛和展演活动
崇善地禮樂文化展演之「經典類」
黎錦入村培訓展演 傳承三亞「非遺」文化
「視頻展演」樊華︱保留腎上腺功能的腹腔鏡雙側嗜鉻細胞瘤切除術
原創 第九屆廣西體育節南寧主會場開幕活動,全民健身項目精彩展演
遼寧非遺展演開玩,全民狂歡三天!師徒同台亮絕活
「我是小小兵」軍訓周會操展演活動
戲文系原創作品入選三星堆戲劇節展演單元
「視頻展演」周景師 ︱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在胰島素瘤治療中的應用
國慶節來大草坪,看嘻哈和搖滾雙主題音樂展演!
因為不同,所以精彩——訪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主創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