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渡江戰役毛主席是要這樣打的,好在有奇人指點一招改歷史
1949年3月底原本準備開始渡江作戰,但因為國共進行和平談判,渡江時間後延。4月中央軍委電告總前委和二野、三野:「和平談判決以4月20日為期限,……該日以後我軍必須馬上渡江。」16日8時,軍委致電總前委:「你們的立腳點應放在談判破裂用戰鬥方法渡江上面,並保證於22日(卯養)一舉渡江成功。當時毛澤東對渡江戰役很擔心,一再詢問 「我軍能否再推遲3天渡江。這種推遲是否會對我軍士氣及渡江任務之完成上產生妨礙」,「渡江準備情形,渡江把握程度及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全軍渡江等項」。
接軍委電報後,鄧小平、陳毅立即找指揮員進行商談,並於17日1時以總前委名義報告軍委並告二三野:「我們一致認為,以確定養(22日)夜開始,不再推遲為好。而且奪取北岸敵橋頭堡及江心洲,必須與正式渡江緊密銜接,不宜停頓,否則將給敵人以調整部署的時間,增加我們的困難。」「在政治上無絕對必需的條件下,務必不再推遲至有日(25日),因為前方困難甚多,延長一天時間增加一分困難,不但影響士氣,人民不安,特別是把我們各個有利渡江的地點都暴露了。」這些意見和態度,實際上是總前委、三野前委和兵團三級的共同看法和態度。由此可以看出,上到軍委主席,下到兵團領導人,對這場戰爭勝負是極其關注、極其慎重的,字裡行間均體現出他們嚴謹認真的態度和高度負責的精神。
當時習慣於夜間工作的毛澤東,以軍委名義於17日3時複電:「你們應按原計劃,確定於22日渡江不要改變,並必須爭取一舉成功,是為至要。」






※解放軍渡江作戰以來的第一次慘敗,毛主席大為震驚,原因只有倆字
※她是渡江戰役中「渡江第一船」的掌舵人,毛主席請她吃飯給她取名
※這種長江里的「大熊貓」,讓二野渡江時心有餘悸,至今僅剩一千頭
※渡江戰役後四野最大的敗仗,一個主力師幾乎被桂軍打殘
※著名戰役演變來的消費品,渡江戰役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渡江戰役前,中英怎麼會上演了一場長江炮戰?
※解放軍渡江戰役後唯一一次整師全軍覆沒,葉飛不聽粟裕命令遭慘敗
※當陽之戰如果劉備沒有攜民渡江,可能就沒有赤壁之戰了
※項羽並非不想渡江,而是受刺激改變了主意
※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故事可信嗎?看看這個!
※母親預產期提前,渡江時產下我,水中陰氣重,竟招來了厲鬼
※項羽為何要烏江自刎?因為他知道渡江也是死,還不如死得慷慨些!
※赤壁之戰時曹操為何非要拼水戰而不是選擇渡江陸戰?
※如果你是項羽,你會渡江嗎?
※此開國中將不賣軍長的賬,渡江跟王近山鬧掰,毛主席多次教誨他
※他是「渡江偵察記」最高領導 當年點了齣戲所有人目瞪口呆
※渡江戰役中他一人逼降三個營,曾任國防部長、生活卻非常節儉
※母親渡江時產下我,水中陰氣重竟招來了厲鬼!
※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通訊員傳錯命令,成就了「渡江第一船」